作者:Clay
據澳洲廣播公司報道,1994年,當時還是房地產開發商唐納德·特朗普表示,由於亞洲消費者的力量,風水是他所在行業「不能忽視」的東西。
在流行文化中,傳統上與中國古代文化習俗相關的東西包括放在門上的紅框鏡子,點綴在房子周圍的彌勒佛雕像,或者日本招財貓在商店櫥窗里向你揮手。
簡而言之,風水描繪了建築物中的正負能量來源,其原理旨在最大限度地增加家中或工作場所的氣或能量。
這被認為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幸福感,或者主導一個企業的發展。
這也反映在一些較新的澳洲住宅項目的設計中。在這些項目中,房地產開發商增加了對風水的使用,以迎合亞洲買家的需求,包括仔細關注建築的位置、外觀反覆出現的形狀和通道。
儘管Shen承認該項目不涉及風水大師的意見,但他表示項目建築師被要求最大化風水所要求的「感覺良好的因素」。
「底線是這些人都在尋找好的設計。」
儘管風水在澳洲的推廣似乎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但它的首次出現可以追溯到19世紀50年代。
墨爾本設計學院的非西方建築歷史專家Derham Groves告訴澳洲廣播公司,在維州淘金小鎮Bendigo有一個例子,有一座淘金時代建造的中國寺廟。
隨著亞洲移民從20世紀70年代湧入澳洲,帶有風水元素的建築,如寺廟和墓地,被重新引入澳洲城市。
然而今天,風水在澳洲的應用已經遠遠超出了精神意義的領域,現在中高密度的住宅樓甚至購物中心都在接受風水檢查。
Derham表示,忽視風水的澳洲房地產開發商很快就會感受到後果。
澳洲房地產開發商Golden Age Group參与了墨爾本城區的很多項目的開發,這些城區都有著高比例來自中國大陸的居民,他們認為風水是一種趨勢。
儘管該集團通常不從事風水顧問的工作,但他們的一些項目「向深深融入中國文化結構的五大元素致敬……金、木、水、火和土」。
一位發言人說:「Golden Age開發的每個項目都是為了迎合所在社區的需求,Box Hill和Glen Waverley都是亞洲人口眾多的地方,因此在設計中考慮文化差異非常重要。」
她說:「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中國人不會買以數字4結尾的房子。」
因為中文的「4」與「死」字諧音,但是Laird表示,「數字命理學與風水無關」,更多的是世代相傳的迷信產物。
然而,這種迴避已經運用到了Greenland Group的66層Greenland Centre項目中,該項目目前正在悉尼CBD建設中,將完全迴避了數字4。
屋頂花園的計劃也被取消,因為據稱與「不忠貞」有關。
但對Groves來說,運用風水原則不僅僅為了經濟上的成功,因為他指出了這種做法和西方儀式之間的社會文化相似之處。
他表示,像建築奉獻儀式、裝飾慶典和奠基這樣的傳統都反映了風水,因為它們強調建築居住者未來的幸福或生產力。
「本質上,風水的一個方面是操縱符號,我一直認為建築師的主要角色是操縱符號。」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努力確保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對你來說是最好的地方,這一切都是關於一種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