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ID:rmrbwx)、錢江晚報(ID:qianjiangwanbao)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吃海鮮容易導致痛風,所以美食當前也都注意控制。但是,還有一種常見的食物也會造成痛風,卻被很多人忽略了。
最近,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接診了一位16歲的痛風患者。這個男孩小小年紀發生痛風的原因,竟然是每天喝果汁!
16歲男孩查出痛風
每天果汁不離身
最近,浙中醫大二院風濕免疫科李霄鵬醫生接診了這樣一位年輕的痛風患者。上初中的16歲男生小利半夜裡突然出現左腳大拇指紅腫熱痛,趕到醫院,檢查下來發現尿酸高於600μmol/L,男性正常的尿酸值是149~416μmol/L,雙能CT顯示在左腳大拇指中有許多尿酸鹽結晶,被確診為痛風。
痛風一般是中老年男性多發,十幾歲的男孩怎麼會得這個毛病?住院治療中,李霄鵬醫生仔細詢問了他的病史、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等情況,發現他的痛風很可能與他長期喝果汁有關係。
不喝酒,也不愛吃海鮮,但是小利有一個從小就有的習慣:渴了不愛喝水,愛喝甜的飲料。因為覺得一般飲料都有一定的添加成分,所以家裡人只讓小利喝一些果汁類的飲料,或者把水果榨成汁給小利喝。所以平常小利很少喝水,基本都用果汁代替,一天少的時候喝一杯,多的時候四、五杯。
得知自己的痛風跟長期喝果汁有關係,小利很納悶,感覺果汁應該是挺營養,挺健康的,怎麼還會誘發痛風?
果糖攝入過高
腎臟對尿酸的分泌被抑制
為什麼喝果汁會誘發痛風?
李霄鵬醫生解釋說,有研究表明,果糖攝入過多是導致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果糖代謝第一步就會涉及到嘌呤的生成,因此果糖攝入越多,體內嘌呤含量也就越高,嘌呤會最終代謝為尿酸。如果果糖攝入持續過高,則腎臟對尿酸的分泌過程也會被抑制,從而導致血液尿酸增高,誘發痛風。
果汁中富含果糖,一個是因為新鮮水果本身含糖量就高,一旦榨成果汁,大量纖維素都被當成渣滓丟棄,而其中的糖卻充分被釋放。另外果汁類飲品在加工的時候往往還會添加糖分和其它添加劑。
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記得「尿酸大於420μ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這樣一個診斷標準,提高高尿酸血症的知曉率,防治高尿酸血症,遠離痛風,醫療界將每年4月20日定為「全民關注痛風日」。
控制痛風,關鍵在於減少體內尿酸合成,增加尿酸排泄,而飲食控制是防治痛風的重要手段。那麼,除了限制果糖攝入之外,痛風患者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2016 中國痛風診療指南》對痛風飲食做了如下建議:限酒;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減少果糖的攝入;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
高嘌呤食物包括動物內臟、大部分海鮮、肉類、老火靚湯等。指南中說的都是「減少」或「增加」,沒有想象中的「絕對禁食」或「絕對是好食物,可以放開隨便吃」的字眼。那麼,對於各類食物痛風患者到底該怎麼吃呢?
李霄鵬醫生自編了一篇痛風飲食口訣,方便大家記憶:
三分葷要七分素,吃肉不喝湯。
啤酒海鮮不相見,吃蟹不吃黃。
飲料果汁不要碰,豆腐可以嘗。
戒煙更要把酒限,飲水兩千量。
肉類
痛風要忌肉,忌的主要是指豬牛羊等紅肉。可以選擇吃雞鴨魚蝦等白肉,同時要盡量選擇瘦肉。另外,後腿肉、裡脊等屬於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可以適量食用。每天肉類攝入量不超過150g,同時注意血尿酸、痛風控制情況,如果不達標,可以再把肉量減一點。
海鮮
大部分海鮮、河鮮等水產因為嘌呤含量過高,痛風患者應當避免食用。不過也有嘌呤含量很低的海鮮,比如海參、海蜇皮,可以適量食用。海參每100g嘌呤含量42mg,甚至比某些蔬菜還低,而海蜇每100g含量93mg,海蜇皮則低於50mg。
優質蛋白質
痛風患者可以正常攝入包括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在內的優質蛋白,如雞蛋蛋清、脫脂牛奶、減脂乳酪、穀物類、豆類等等。
痛風患者不是不能食用豆製品。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植物蛋白以及某些嘌呤含量稍高的蔬菜,如黃豆、豌豆、菠菜、菜花等,並沒有增加血液中尿酸的風險。
另有研究表明痛風患者進食豆腐(黃豆製品)后,尿酸雖會升高,但因尿酸清除及排泄也同時增加,所以尿酸的增加非常輕微,因此認為豆腐與痛風的發作關係不大。
飲水
每天的飲水量應在2000ml以上,喝水要養成習慣,而非渴了才喝。
維生素C和鉀
維生素C有助於降尿酸;鉀可以減少尿酸沉澱,有助於尿酸排出體外。它們可以從蔬菜水果中補充,比如香蕉、白菜、青菜等。另外,你還可以每日添加500mg維生素C補充劑。
酒
不能喝啤酒、黃酒、白酒等,特別是在痛風發作期間應避免飲酒。至於紅酒,在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指南中爭議較大,風險尚不明確。
推廣
版權聲明
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僑居澳洲資訊平台澳洲熱門新聞 | 政府政策更新 | 社區消息 | 分享
廣告、商業合作請微信:zhenyan1999、Angela
意見反饋請微信:DynamicQI
投稿郵箱:qiaojuaunews@qq.com
微信號:o0NewsTal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