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籌郊區Vaucluse引領著悉尼的房價增長。它在截至6月份的一年中增長了19.9%,達到600萬元的中價。
文章來源:Ozhome.com.au
在悉尼長達兩年的價格下滑之後,少數郊區出現了顯著的回歸,其中一些地區在過去一年中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緊隨其後的是一系列遙遠的地區,包括中央海岸的Avoca,上漲14.1%至105萬元,以及西悉尼的Box Hill郊區,上漲11.7%至80.75萬元。
根據本周公布的六月房價報告,總體而言,截至6月份的三個月中,全市房價中位數下跌0.4%至1,032,338元,這是自2018年12月房價開始下滑以來的最小季度跌幅。在過去的一年中,該市的房價中位數下跌了9.1%。
Pymble,Hunters Hill和Gordon的房價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1.6%至3.6%。
Domain經濟學家維爾特希爾(Trent Wiltshire)表示,儘管北岸情況好於悉尼的其他地區,但價格仍在下跌,收益不像墨爾本那樣明顯。
「悉尼的情況比較混亂。價格變動的最佳領先指標之一是拍賣清盤率,而在7月份,它們在一些高價區域表現得特彆強勁,表明復甦可能從更昂貴的郊區開始。」
在過去的一年中,各個地區的單元房價格表現也都有所不同:Rose Bay錄得最大跌幅之一20.3%,鄰近的Elizabeth Bay則看到了最高漲幅之一17%。
同樣,在內西區,Erskineville的增長率為1.7%,達到113.5萬元;但被Rozelle下跌16.1%至117.5萬元所抵消。
「悉尼新上市房屋的地理位置不像墨爾本那麼集中,」艾美特說,「[墨爾本]CBD有更多單元房,而在悉尼,中環的供應量更多,而且分佈更均勻。」
「中央海岸郊區的獨立屋表現確實很好,這表明對大悉尼外郊的需求依然存在,或許也反映出它們此前的價格未被高估。」艾美特說。
Belle Property Lane Cove負責人哈里森(Simon Harrison)表示,自大選以來買家活動一直在復甦。
哈里森表示,「缺少房源是支撐定價的原因。」他補充說,買家感覺到市場已經見底,便「吵著要」買入,有限的房源推高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