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國之聲
繼上周在昆士蘭大學校園與中國學生因一場聲援香港示威集會而發生衝突后,約70名澳大利亞學生7月31日仍在校園參与一場反中共影響力集會。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上周爆發中國學生與挺「反送中」學生間的暴力衝突,而兩國政府也就此做出回應。本周,支持香港示威運動的學生再次於該校舉辦反中國影響力的和平集會,除了一名學生遭警方帶走外,現場並未發生暴力衝突。
原本一場在昆士蘭大學舉行的支持香港「反送中」集會,因為中國學生與香港跟澳洲學生發生激烈衝突,意外在上周成為國際關注的重要事件之一。中共駐布里斯班總領館7月25日發布聲明,表示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在昆士蘭大學舉行反華分裂活動,因此引起包含中國大陸跟香港在內的中國學生的憤慨與抗議,而中共總領館也同時稱讚中國學生自發性的愛國行為。
然而,中共總領館的聲明也引起澳外長佩恩(Marise Ann Payne)的反彈。她於7月27日強調,澳洲絕不容忍別國駐澳的外交官干涉言論自由。她說,即便涉及敏感話題,言論自由以及和平合法抗議都是在澳大利亞受到保護的權利。
雖然上周因在昆士蘭大學舉辦「反送中」集會而與中國學生發生衝突,一群該校的澳洲學生依舊在7月31日舉辦了另一場反中國影響力的和平集會。但在過去幾天,其中一名主辦活動的學生,卻在社群媒體上表示自己收到了不少威脅。派夫洛(Drew Pavlou)7月28日在推特上表示,他與家人自上周的暴力衝突后,陸續收到死亡威脅,因此他必須退出7月31日的反中共影響力集會。德國之聲無法單方面證實此說法的真實性。
即便如此,其他參与策劃反中共影響力集會的學生,仍於7月30日與昆士蘭大學負責校園保安的部門見面,討論7月31日集會的確切地點。然而,其中一名女學生泰勒(Maddy Taylor)告訴德國之聲,校方堅持不讓他們在昆士蘭大學校內的天安門事件紀念匾額附近舉行集會,而建議他們將集會地點移到校園內一個安靜的草坪區。她告訴德國之聲:「校方代表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堅持在天安門事件匾額附近舉行集會,而現場發生衝突的話,我與其他學生代表必須負全責。」
此外,原先預計出席集會的維吾爾人與香港學生,也分別因為安全考慮而被迫退出集會,導致原先預估會有500人出席的集會,最後只剩大約70人左右。另一名主辦集會的學生戴維斯(Ji Davis)告訴德國之聲:「原本有些香港學生希望能參与集會,但他們在最後一刻因考慮目前昆士蘭大學校園內緊張的氛圍,而決定退出。」
最終,這場反中共影響力的集會仍順利在昆士蘭大學的天安門事件紀念匾額附近舉行。然而,活動現場一名學生因疑似拿著上面寫有「中國是法西斯國」的標語,被主辦方與警方勸他離開現場,但在他屢次表明拒絕離開現場后,警方以違法干擾集會(unlawful disturbance)的罪名,將他逮捕並帶離現場。
泰勒向德國之聲表示:「我在活動前跟這名學生說,現場有不少人認為他的標語過於激進,會模糊今天這場集會的焦點,所以我勸他離開集會,但他仍堅持留下,所以只好換在場的警方與他溝通。在他屢次不願配合警方后,他最終被警察逮捕並帶離現場。」
戴維斯告訴德國之聲,7月31日這場反中國影響力的集會,除了是部分學生要向昆士蘭大學校方表達他們不滿學校處理上周暴力衝突的方式外,也是要讓校內其他學生意識到中國政府如何透過孔子學院等機構在澳洲的大學校園內擴展其影響力。他說:「雖然事前有耳聞中國學生可能在7月31日舉辦另一場集會來抵制我們的活動,我們仍希望能透過舉辦和平集會與澳洲社會分享香港示威活動的最新情況,以及中共政府如何透過各種方式來試圖影響澳洲國內的情勢。」
昆士蘭大學因為委任中國駐布里斯班總領事徐傑出任該校孔子學院的訪問教授,引來外界諸多質疑。昆士蘭大學校方表示徐傑出任的職位是非給薪職,而該校以往也多次做過類似安排。然而,該校部分學生仍認為昆士蘭大學並未對外詳細說明孔子學院的運作模式,所以決定透過一場和平集會,要求昆士蘭大學響應外界對孔子學院的諸多質疑。
學生代表泰勒也強調,這場反中共影響力集會並非針對該校的中國學生,而是要讓澳洲社會更了解中共政府如何透過各種管道來拓展其在澳洲國內的影響力,並試圖影響澳洲的局勢。她告訴德國之聲:「我希望這場集會能讓昆士蘭大學或澳洲社會開始探討與中共影響力相關的議題,而我們也會持續透過各種方式將相關信息分享給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