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沒有想象中的好,但為何移民的人都不回國?

來源: 紐西蘭這點事

本文轉載自紐西蘭這點事,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

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一位移民的中國人,將自己和朋友的移民經歷寫出來,讓更多人看到。因為移民根本沒有他想象中的好。

這是我構思時間最久,卻越來越不想下筆的文章。怎麼說呢?寫出來吧,可能我構築出來的天堂將出現永遠無法彌合的黑洞。

不寫出來,我並不希望永遠粉飾這個天堂,因為,這也僅僅是華人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還有許多未能用筆墨所記錄下來的真實生活的全貌。

給大家講講A的故事吧。她和我差不多時間來的澳洲。在上海,她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在海關里做點小官職,長袖善舞和領導、客戶關係都非常不錯,在機關里也是個上、下都搞得定的人。

離異帶著個十來歲孩子的A認識了才從澳洲回來的同學,交往後,非常投機,最後兩人決定結婚,A嫁雞隨雞移民

這麼著,她滿懷著新的憧憬,帶著兒子登上了去往的飛機。

到了悉尼她才知道,丈夫的房子、車子都是貸款買來的。生活也完全不如她所想象地美妙、精彩。她的幻想破滅了。

丈夫忙著還貸,不停打工賺錢,少有時間陪同她。她人地生殊,言語不通,最要命的是連個說話的朋友都沒有,她只能在冰冷的屋子裡品味著困獸般的孤寂和無聊。

A的丈夫不甘心,妻子這麼無情無意就此一去不復返,氣憤之下寫了封信給A的領導,告訴他們,她來澳洲是結婚移民的事實。知道了真相的領導嚴厲處分了A,停職檢查。

澳洲是孩子的天堂,在小學里讀書象玩一樣,沒有任何負擔,3點鐘就早早下課了,學校還規定家長,孩子回家后至少還要玩耍2個小時。

在10000名高凈值人士移民背後,是更為龐大的中產階級准移民群體,在這次移民潮中,中產階級才是真正的主力。

A嘗到過甜頭的兒子怎麼能再適應上海繁重的學習生活呢?心高氣傲的A不能接受單位嚴厲的處罰,自己個人的人財兩失。

又架不住兒子不斷哭鬧著要回澳洲讀書,徹底罹患上了憂鬱症。她的母親非常擔憂精神異常的女兒,一直看護著她。

可是,一天,她告訴兒子要帶他回澳洲,乘看護的人不在,哄騙著兒子來到一家賓館,殺死了自己可愛的孩子,自己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未遂后,也徹底精神失常,瘋了。

很多人對於國外生活總有著異常美好的幻想,確實,從照片、影視中的國外確實很美,但是生活在其中的第一代華人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語言障礙,中國學歷不被承認,沒有什麼經濟基礎,所有的一切必須白手起家,重新再來。

為了擁有一個象樣的家,為了在同鄉面前尊嚴的活著,他們常常是幾份工一起做,沒日沒夜打體力工賺錢。

留學潮—家長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

很多曾經在中國叱吒風雲的人物,來到了國外,只能選擇忘記過去,面對現實,從最低處做起。錢賺得艱辛,也讓他們逐漸改變了瀟洒的個性,越來越看中金錢的重要地位。

慢慢的,人越來越狹隘,機械化了。華人中,喜歡的是比較,比房子、比車子、比孩子……好象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群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的時候,和他們交往,我真的覺得很沒有味道。好在,澳洲沒有那麼多人情世故,覺得談的來,就多往來;覺得沒有意思,就少來往。雖然常常參加華人聚會,認識形形色色的人,真正的朋友,少之又少。

有意思的是,很多的時候比較的結果往往是,看到的是自己的劣勢,聽到的是別人的優勢。於是,只能更加辛苦,更加努力賺錢、賺錢。

經常遇到幾個問題:子女的教育問題、父母隨遷能否適應當地的生活、個的發展問題。每個問題都可能毀掉原本美好的移民希望。

我現在學會計,學費差不多要一年3萬,生活費再怎麼省,在悉尼這種城市1萬5也是省不了的。

就說汽油的價錢吧,現在是151.99澳元每100升,大家自己算算吧,1澳元等於1.07美元。停車費,悉尼都是15澳元一小時起的。

她抱怨,大吵大鬧,丈夫無奈給她找了一份工作,做清潔工。在上海高高在上的A怎麼也沒有想到在異國他鄉居然淪落到如此地步。半年不到,她賣掉電腦,哄騙著兒子回到了上海。

澳洲的房子一般來說分為HOUSE(帶前後花園,佔地面積較大,國內普遍說的別墅)、UNITE(沒有前院、後院的花園較小),FIAT(普通公寓)。

我停過一次,以後就再也不敢開車進city了。房租更誇張,悉尼這裏留學生很多都租不起房間,甚至租不起客廳,只能兩個人共同share一個客廳,這樣還要100多澳元。

剛才忘了說了,澳洲這裏房租和美國不同是按照每周結算了,也就是100多澳元一周。現在澳幣兌人民幣漲得太凶了,買房這兩年估計夠嗆了。

悉尼不太遠的地方平均房價差不多70萬澳元,在澳洲只能排第三。

老公剛起步,我還在邊上學邊打工,估計過幾年才能考慮了。澳洲因為社會穩定,還有不斷的移民作為購房主力,房價過去100年的統計基本上是10年增長1倍。

不管二戰,金融危機都沒有動搖過這一規律,收益非常穩定,所以全世界很多基金都把錢投入

不過澳洲的政府和金融機構遠比美國同行負責,金融機構對於貸款買房非常嚴格,澳洲失業率又一直是世界上最低的,基本不會發生美國那種次債問題。

和中國房價比較的話:澳洲的房價和中國差不多,不同地區的房價會不同,如離CITY越近的地方房價越高。還有真正的富人區隨便一棟也是數百萬澳元。

一般來說45萬–100萬澳幣(上不封頂)左右可以買個HOUSE,當然還要根據地域和佔地面積談,35-45萬可以買到UNITE,FLAT要相對便宜點,但是如果換成是黃金地段可能會很貴。

所有的房子價格如果所住的區內有名校(這點和中國類似)、華人多、交通購物方便、近CITY的話價格都會比較貴。

為什麼說華人多的地方價格也貴呢,因為中國人多的地方一般都會把當地的房價抄高。

澳洲人均家庭年收入大概在5.5萬。國內所謂的OFFICE白領在這的收入並不是特別高,相反是那些含有技術工種類的藍領,這點和國內差別很大。

因為這的人少,所以人工成本極高,越是辛苦的活收入越高.比如:建築工人、開垃圾車、大型工程機械車、管道工、水泥工、木工等人群收入遠遠高於OFFICE收入。

作為新移民來說,如果不是國內很有錢的做生意那種人,買房子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包括澳洲本地的年輕人。因為現在的房價日益高漲。

新移民,沒有政府的住房補助津貼(除非是以難名身份進來的,比政府會給予難民補助津貼),要兩年以後正式拿到PR永久居留身份后,才能享受補助(如果不對,請了解的人補充)。

買房子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也不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洋人喜歡今天的錢今天用完,還把明天的錢提前支付享受,不像亞洲人有存錢的習慣。

在澳洲,由於人少,所以勞工力很貴,比如建築工人、水泥匠、木工、開大型機械工程車的人、管道工等,越是辛苦的工作收入越高,這點和國內大不同。

所以,在澳洲有TAFE的學校(類似於國內職業技術大專),有很多職業培訓,如理髮師、廚師、會計、烘培、環境保護等許多專業性的培訓。在國內是不承認這個學歷的。

那些早期的留學生大多是一方出來探路,一方成為「留守丈夫」、「留守女士」,又因大多是讀語言學校,自己身份都難保,何況伴侶和子女?

在和同伴分享房子的同時,為滿足心理和生理等需求,走到一起來、住到一塊了。

於是,便有了「抗戰夫妻」的新移民經典名言,此後各自拿到身份,又把「另一半」辦過來,此中的悲歡離合以及由此生髮的故事,更是舉不勝舉。

當然,更多的是由留學生身份轉變為新移民,由臨時居住變為永居,並在這塊陌生的土地站穩腳跟,安居樂業。他們大多有一個較穩定的工作和小生意。

同時,他們還注重子女中華文化的教育,吸收中西方教育的長處,有望完成自己未了的夢想。

「海歸潮」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人太多,留不下。

2017年有三個數字都刷新了記錄。

2017年全年,中國海歸人數達到了48.09萬。

2017年全年,中國留學人數達到了60萬。

2017年全年,中國有10000名高凈值人士移民,成為全球富豪流失率最高的國家。

中國富豪移民海外最主要的原因連續4年都是教育質量和環境污染,其次是醫療水平、資產安全、社會安全等方面的考慮。這也導致2017年中國成為世界富豪移民率最高的國家,有10000名高凈值人士移民海外。

是的,史上最大的海歸潮、留學潮、移民潮就這樣不期而遇了!

有些人說

海外的世界就像一堵圍城

城裡的人想出去

城外的人想進來

可是真正的真相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告訴大家,是什麼樣的原因,在驅使著中國人做出這三種選擇。

歸潮

海歸潮——沒有身份 不得不

國外的體力工是實實在在的力氣活,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十小時工資不高,但是對於他們還有什麼其他選擇嗎?

「海歸潮」幾乎每年都在刷新著紀錄。而造成這個海歸人數年年增長的原因,一部分原因確實是因為中國發展越來越快,吸引了一部分海歸人才回國就業或者創業,同時國家針對這些群體,提供了一定的補貼。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國外移民政策的收緊和變化,導致大批留學生沒有身份繼續留在海外,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根據國內某海歸發展平台2017年出的「海歸人才發展報告」顯示,在做出海歸選擇時,

63.2%的人是受「國外移民政策影響」。

比如2017年8月,美國國土安全部起草一份計劃,要求外國留學生每年重新申請居留許可,以加強「國家安全」。此外,H-1B簽證改革及「旅行禁令」也使外國留學生面臨更嚴峻挑戰。對於申請者來說,獲得工作簽證比北京搖號還難。

正是因為留學基數過於龐大,其他國家無法接納這麼多人的移民申請,所以才促成了一年比一年更猛的「海歸潮」。

隨著中國家長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而中國本土教育進步緩慢,導致留學潮愈演愈烈。

2017年,美國US News(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發布了全球教育質量排名,本次排名沒有把頂尖高校因素列入進去,主要是從中小學教育質量進行對比,在列入考察的80個國家裡,加拿大獲得第一,中國排在第25位。

A工作效率很高,很快辦理好了移民手續,還辦理好了停薪留職,以及住宅出售事宜。同時她還兼顧自己,整了型,買了手提電腦,前前後後用了10萬元人民幣。

你會說中國的25位還屬於中上水平,教育質量還是不錯的。但這份排名是沒有包含頂尖大學因素的。這也是很多家長要在大學期間把孩子往國外送的原因。由於中國高等教育的長期落後,導致很多企業在招聘時更為看重外國文憑,這也是家長千方百計要把孩子送出去「鍍金」的理由。

除了「鍍金」,還有很多中國家長希望孩子離開中國的教育體系,接觸不同的文化、制度,在國外大學里對於社會問題、價值觀、世界觀的討論可以有很大的包容和自由度,這些東西在中國大學校園內,還是有不少的限制。

但真正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知識,就是要在自由和包容的環境中產生。這也是中國家長希望孩子擁有的能力,當這樣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滿足,留學潮自然而然成為了趨勢和必然。

移民潮—對生活品質提高的需求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擁有了全世界最龐大的中產階級和高凈值人群。他們對於生活品質的提高,有著強烈的需求。

他們在決定移民的時候,可能就是因為一次霧霾,一次爭學位,一次辦戶口,一次感覺不公正的對待等等,這些似乎沒有「非走不可」的理由。換在以前,可能會繼續忍受,但現在他們有了足夠的財力,能夠通過「走出去」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移民潮就開始了。

他們吃虧在於語言而非智力。但他們用自己的辛苦所得,買房子、換新車,以及調整自己喜愛的工作。

中國人對於生活品質日益提高的需求,必然要在一個地方實現,就是這次移民潮的真相。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