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人頭條
今年的10月下旬,澳洲最大連鎖超市Woolworths承認在過去的10年中少付了將近6000名員工的薪水,總額高達3億澳元。這一消息引發了大零售商David Jones和IGA也對其薪資流程進行了審查。
不能合理支付員工的問題已成為澳洲大公司的頭等大事。最近幾乎每周都會曝出大公司少付工資的消息,這一「新常態」越來越令人感到不安。
澳洲廣播公司、澳洲航空公司、澳大利亞聯邦銀行、班寧斯、悉尼香格里拉和全球珠寶連鎖店邁克爾·希爾今年也相繼被曝出欠薪數百萬澳元。
擁有Rebel Sport和Supercheap Auto的Super Retail集團欠僱員的加班費高達3200萬澳元。
可能是今年以來最廣為人知的欠薪醜聞,是熱門烹飪節目Masterchef評審George Calombaris,他的酒店集團MAdE Establishment必須償還近800萬澳元的工資和養老金,以及20萬澳元的「拖欠費」。
此後不久,他和Masterchef的同行評審Matt Preston和Gary Mehigan退出了這場頗受歡迎的烹飪節目。
George Calombaris並不是唯一因欠薪而受到嚴格審視的名廚。在之後的幾個月,Rockpool酒吧和燒烤店老闆尼爾·佩里(Neil Perry)也不得不償還對員工160萬澳元的欠薪。
今年登上欠薪企業名單的還有數十個特許經營和連鎖店,例如Subway、7-11、Coffee Club、Sunglass Hut、Endota Spa Sydney、Merivale等。
根據工資服務公司Ascender的數據,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澳洲人的工資被錯付(28%),十分之二的澳洲人工資被少付(22%)。
工資專家協會負責人傑森·洛(Jason Low)最近在悉尼發表講話說,少付工資的原因是薪資部門的價值被公司低估。
他說:「我認為這裏最大的問題是資源配置不足。不幸的是,工資部門不是一個利潤中心,而是一個成本中心,我們所做的只是花錢,公司在盡量將這個部門最小化。」
他補充說,由於資源匱乏的工資部門忙於正確地支付工資的日常工作,因此沒有精力去反思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坐下來考慮是否存在工作上的漏洞,一切都在圍繞下一次的發薪進行,並且相信軟體無論如何都不會出錯。
根據Ascender的研究,有80%的企業打算在未來12個月內審查其薪資流程。
律師事務所赫伯特·史密斯·弗里希爾斯(Herbert Smith Freehills)的負責人邁克爾·貢斯基(Michael Gonski)回應了洛的評論,指出公司通常在為時已晚時才採取行動應對欠薪,從律師的角度看,這已經是事後的反應,而不是一開始就對問題有所防範。
在他看來,如果公司考慮事後反應的成本與最開始時的投資成本,不將工資部門或法律部門等視為成本中心,則不會有這些成本問題。到目前為止,公司高管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董事會會認真對待它嗎?是的,百分之一百。」貢斯基說。
他補充說,企業也開始採取更具預防性的方法,主動要求進行現場審核,而不僅僅是等待通盤審核。
普華永道對澳大利亞2020年經濟和商業挑戰的全面研究發現,企業每年少付給員工的薪水約為13.5億澳元。一個主要原因是工會的衰落,這意味著維持工資公平的重任現在很大程度上留給了澳大利亞公平工作委員會(Fair Work Australia)。
普華永道還認為,2020年將是增長緩慢的另一年,生產率增長速度下降是一個主要問題,同時也無法轉向低碳經濟。
普華永道的報告還詳細說明了整個經濟問題的嚴重性,分行業來看,員工被欠薪最高的行業是建築業(3.2億澳元),醫療保健和社工(2.2億澳元),住宿和餐飲(1.9億澳元)以及零售業(1.8億澳元)。
普華永道(PwC)估計,這大約佔「上述行業中21%的勞動力,或澳大利亞總勞動力的13%」。
難怪普華永道稱員工欠薪是「當今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而且企業需要問自己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普華永道認為欠薪金額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工資系統和流程的投資不足,並且「工會在澳大利亞工作場所的存在減少導致對某些行業員工權利的監管下降」。
雖然從微觀上看,欠薪成為企業的大問題,但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還有更多的挑戰。其中最主要的是,澳洲經濟繼續處於緩慢增長的新常態。
自1978年以來,澳大利亞的人均GDP每年平均增長1.7%,但在過去三年中,經濟平均增長率不到一半,為0.8%。現在已經有十年沒有超過3年平均增長率。
從企業的角度看,經濟增長緩慢的背景之下,還要面對來自政府監管的壓力,這使企業的生存環境變得更為嚴峻。今年7月,總理斯科特·莫里森表示,政府正在起草法律,將剝削僱員的行為定為刑事犯罪,將「明晰、蓄意和系統性」的欠薪視為刑事犯罪。
公平工作監察專員也一直在打擊僱主剝削簽證持有人或移民工人的行為,一些小企業主因此被罰款數十萬澳元。公平工作監察專員和稅務局官員則對企業進行走訪,以確保僱主履行其工作場所法律義務及納稅義務。
勞資關係部長克里斯蒂安·波特(Christian Porter)表示,刑事制裁將「向那些認為可以對弱勢員工的剝削的僱主發出強烈而明確的信息」。
文章來源:澳華財經在線 圖片來源:網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