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悉尼
本篇內容為轉載/翻譯內容,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體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前兩天,悉尼熊貓外賣送餐員被撞后不幸身亡的消息震驚了不少人。
在異國他鄉風吹日晒地賺辛苦錢本就不容易,
再加上又是在中秋節前夕出的事,
著實是讓人為之心痛不已。
圖源:網路
而據澳媒報道,在這位送餐員出事之前的同一周里,(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旅遊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還有一位Uber Eats的送餐員也在悉尼街頭被撞身亡。
這兩件事被曝出以後,引發了熱議。
一周內發生兩起送餐員被撞身亡事故
日前,《悉尼先鋒晨報》報道的一則新聞十分震驚,
9月27日,Uber Eats送餐員在Marrickville與汽車相撞后不幸身亡,
就在三天之後,
熊貓外賣的華人送餐員在Zetland與公交相撞後身亡。
短短一周內,悉尼就有兩家公司的送餐員接連發生事故后不幸去世,
引發了人們對外賣工作安全措施的新擔憂。
圖源:網路
隨即,工黨和運輸工人工會向政府發出呼籲,
希望能夠立即進行立法改革。
「我們與他們的朋友和家人同在,」 工會秘書Michael Kaine說,
「這是揪心的,是無情的,是殘酷的,因為本應保護這兩位已故工人的制度,竟然不知道他們已經身亡。」
圖源:Twitter
新州工黨MLC Daniel Mookhey表示,
政府應該明確行業法律,
零工經濟類的公司通常會把那些員工劃分為獨立的承包商,
因此,應該迫使這些公司在保障員工安全方面承擔更多責任。
圖源:SMH
在一份聲明中,Uber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
在公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他們立即通知了Safe Work NSW,
並積極配合當事人家屬,為其提供了支持。
「我們也向Safe Work NSW通知了這件事,並聯繫了新州警方,我們可以提供任何援助,」 這個Uber發言人說,
「按照規定,我們會向安全監管部門報告所有的死亡或重傷類事故。」
圖源:ABC News
另一邊,熊貓外賣在中文聲明中表示,
他們已經為出事送餐員的室友送去了支持,
並告訴其他員工在工作期間要注意安全。
據報道,
熊貓外賣也正在加強騎手們的安全培訓。
「我們藉此敦促所有外賣送餐員,在努力確保用戶優質用餐體驗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生命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一名華人送餐員通過翻譯對《先驅報》說,
其實有很多送餐員都沒有報告事故,
因為他們不知道澳大利亞的工作場所法可能會幫助到他們。
他說:「一般騎手們都會自己處理了,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圖源:SMH
不過,據《悉尼先鋒晨報》表示,
這些事故也再次激起了其他外賣送餐員的憤怒,
他們表示,自己在所服務的平台工作是遭遇了不公正待遇。
據《先驅太陽報》透露,
一位名為Mohammed的小哥是Menulog的送餐員,
他的一位同事在Randwick工作的時候遇到了種族歧視。
當時,那位同事被一群人圍毆和辱罵,
打到滿嘴是血,
但公司卻沒有給予其任何經濟補助來幫他補牙。
圖源:SMH
Mohammed表示:「他已經不能正常說話了,也不能正常進食。」
他說,後來當他們聯繫Menulog時,
卻被一封敷衍的郵件給簡單打發了。
「他們說,你只是個獨立承包商,我們對發生的事件感到抱歉,但我們無能為力,你必須自己買保險。」
圖源:SMH
據悉,這位受傷的送餐員由於擔心影響自己的收入,(澳洲第一大網紅抖音賬號「微悉尼」,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留學旅遊移民必備!請在抖音號搜「微悉尼」 ,我們在這等著你!)
所以不願透露姓名。
據他表示,事故后,他的精神受到了創傷,
而且,由於很難負擔得起數千澳元的牙科手術,
目前他還沒去接受治療。
在被《先驅報》聯繫后,Menulog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
公司正在與這位受傷送餐員進行聯繫,並會「努力提供支持」。
圖源:SMH
這些送餐員本就風裡來雨里去的,賺錢實屬不易。
還是希望他們能夠被妥善對待,
畢竟,一切都要以安全為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