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打擊下,澳洲代購出路在哪?

來源:

本篇內容為轉載/翻譯內容,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體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澳洲網元純靈10月26日綜合編譯消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下,澳洲近三成專營店面臨暫時或永久關閉的困境,營業額大幅下跌。然而,個人代購者和商家並沒有被困境打倒,他們開動腦筋,逐漸找到了應對疫情的方式,通過網路直播、品牌管理和分銷、在線銷售等方式再次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雖然澳洲部分奶粉和保健品公司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了打擊,但也認識到了代購銷售的巨大商業價值。

疫情打擊代購產業 三成代購專營店關閉

現年28歲的劉嫻玉一直以來都不願意伸手向父母要錢,但疫情來襲后,她別無選擇。劉嫻玉最近從(ANU)畢業,並找了一份餐館服務員的工作,但同時還繼續兼職做代購。她代購的產品包括嬰兒配方奶粉、保健品、化妝品,偶爾也代購奢侈品牌包。但自今年年初以來,客戶的需求一路暴跌。去年,1個月至少能賣300桶嬰兒配方奶粉,而在今年9月只賣出了50桶。劉嫻玉的年營業額也從去年的逾20萬元(稅前利潤約2萬元)銳減了一半。

網報道,「以前常常每天接單聊都來聊不過來,但是今年可能就是手機一直也沒有人會發信息,」劉嫻玉稱,「我非常想念我非常忙碌的時候。代購在消失中,但是它不會完全消失了。」

據悉,對於到底是哪一個因素讓代購產業遭受的影響最大,人們還不得而知,但入境者的減少,尤其是留學生的減少,絕對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在疫情來襲之前,澳洲估計有15萬人從事代購。雖然有一些人與劉嫻玉一樣專業從事代購,但許多代購都是臨時居民或遊客,小規模地為中國國內的朋友和家人代購商品。

但這不僅僅是遊客減少給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在新冠疫情后發生了變化。「他們覺得從海外來的包裹不安全,可能會攜帶某些病毒。所以他們寧願就是選擇中國當地的產品,」 劉嫻玉稱。

同時,新冠疫情顛覆了澳洲數十億元的代購產業,其影響不僅波及成千上萬的代購,也波及了澳洲的主要企業。澳洲各地大約有1000家實體店服務這一群體,然而其中許多家現已關閉。

Honeyroo是一家從事澳洲品牌與代購接洽的諮詢公司,主管傑羅姆·付(Jerome Fu,音譯)表示,代購專營店目前約有30%暫時或永久關閉。「即使在商店全都開門營業,也很少有人進店做代購生意,中國消費者購買進口產品的購買力下降……也是因為物流中斷,買東西的人不願意等那麼久。」

在疫情的打擊中,澳洲的個人代購和代購專營店面臨著營業額減少以及關門的困境。為了生存下去,許多人開始探索新的出路,通過直播、品牌管理、分銷、在線銷售等重獲盈利。

個人代購和產業如何自救?

個人代購和代購產業近日通過創新銷售思維,紛紛找到了贏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方法。

澳廣網報道,由於新冠疫情造成的破壞目前還看不到盡頭,代購也正在尋找適應的方法。為了維持生計,劉嫻玉目前找了一份餐館兼職工作,但她也在考慮利用品牌推廣技巧,將自己轉型成一名網紅。

而華瓏瓏等其他個人代購已經完成轉型。「今年3月我們整個業務是一個斷崖式的下降,後來我們在倉庫裝修了10個直播間,」華瓏瓏稱。華瓏瓏邀請個人代購利用她的工作室與中國消費者聯繫,推廣澳洲品牌。「中國的消費者非常地喜歡這種模式,所以我覺得這個肯定是一個機遇,」 她說。

對此,Swisse前業務主管亨特(Jeremy Hunt)稱,隨著代購行業在今年疫情期間面臨多年來最大的打擊,由代購作為網紅和品牌推廣者的商業模式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社交媒體共享和電子商務的時代已經到來,」亨特先生稱,「需求仍然存在,中國的消費者不僅渴望,而且已經習慣了澳洲生產的高品質品牌、產品和功效。」

除了個人代購通過直播自救外,代購公司針對疫情造成的困境也做出了業務調整。

《澳洲人報》報道,被稱為「代購女王」的王芃(Livia Wang)近日搖身一變成為品牌女王,「很多人仍然叫我『代購女王』,能和這個頭銜聯繫在一起,我感到非常榮幸,但我們真的在把業務轉到下一個階段,」她說。

下一階段是收購或管理品牌和分銷。目前,她的公司Access Corporate Group從分銷6個合作品牌發展到管理20個收購和投資的品牌,每個品牌的收入在500萬元至1.2億元之間。

王芃表示,她的業務發展是建立在代購和消費者之間同樣的信任基礎上的。

在疫情暴發后,代購公司AuMake將業務重心轉向在線銷售,數字銷售額增長130%,達到1470萬元。「我們新的在線平台將不僅僅在傳統意義上滿足零售產品交易,最重要的是通過合併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最新的電子商務趨勢,在澳洲開創一個新的網路時代,」執行主席Keong Chan表示。

代購產業開始自救了,但曾經依靠代購發達的澳洲部分公司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出現了被迫解僱員工,削減營銷支出的現象。

通過代購致富的面臨困境

隨著代購銷售市場的崩潰,其餘波也可能迫使一些通過代購致富的主要的ASX上市公司面臨銷售額下降,股價暴跌的慘境。

中國央視財經報道,受疫情影響,在澳洲,最受中國消費者喜歡的一款嬰兒奶粉目前也正面臨供應過剩的問題。

A2 Milk Company是澳洲首屈一指的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商,也是代購及其客戶的主要產品來源,首席執行官巴比奇(Geoffrey Babidge)在9月的經營報告中表示,其嬰兒營養產品在2021年的銷售額將繼續下降,部分原因是「代購渠道的萎縮」。該報告稱:「代購渠道的中斷影響了我們9月的銷售,目前預計將持續到2021財年上半年。」該公司的股價也一度下挫30%。由7月中旬19.90元的最高點跌至10月初13.98元的最低點,市值蒸發35億元。

因為代購停業受到重創的除了奶粉,還有澳洲的諸多知名保健品。

創立於1969年的自然健康品牌Swisse,今年上半年在澳洲和紐西蘭地區的銷售額下滑了36%,降至1.27億元。另一成立於1932年的上市天然營養品公司稱,今年以來在中國區的銷量也下滑了16%至1.03億元。

Blackmores在8月25日報告還稱,由於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凈利潤下滑66%,跌至1810萬元,它們不會再派發年終股息。6月至9月3個月的時間里,公司股價也一度下降近25%

澳廣網報道,針對上述情況,Swisse前業務主管亨特表示,新冠疫情迫使企業承認代購銷售的商業價值。「這是對代購行業的力量和成功的積極認可,儘管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影響非常真實——品牌企業和相關從業人員都因此受到了影響。」

一場疫情給澳洲的代購產業帶來了不小的打擊,中國消費者的暫時流失、漫長的物流等因素導致代購業務萎縮。為了拯救代購產業,個人和代購公司都在努力挽回損失,尋找未來的出路。隨著澳洲疫情的逐漸好轉,相信等到國際邊境再次開放的那天,一切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編輯:譚嫣麾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