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子辭去鐵飯碗出國留學,意外開啟澳洲代購之路

2023年11月29日 17:35

我叫黃琬雁,廣西壯族人,如今在定居。

18歲之前,我沒有離開過大山;18歲之後,我很少回到大山。大學畢業后,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可沒多久,我便辭職了,因為我不想過一眼望到頭的日子。

英國留學,,最後在澳洲做奶粉,賺得了第一桶金。正當要回國大幹一場時,疫情打亂了一切。

生意做不下去了,還接連被騙子欺騙,損失近千萬。

在低谷時,是家人朋友鼓勵我,支持我,後轉型做國際教育,漸漸走出困境。

(我想行萬里路,讓未來不一樣)

1979年12月我,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18歲之前,沒出過廣西,上完高中之後,才到桂林上了廣西師範大學,讀歷史教育學。

這個專業是爸媽幫我選擇的,事實也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為我開掛的人生埋下了伏筆。

我媽媽是教師,爸爸是廣西醫科大學的教授,他們都是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批工農兵學員,成為靠讀書改變命運的一代人,他們的拼搏給我打下深刻的烙印。

在他們看來,當老師是女孩子非常好的出路。雙休、寒暑假,工作穩定,薪資還高。於是,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他們建議我讀歷史學教育專業。

2005年大學畢業之後,我先在當地的一個私立高中教了半年課,後來憑藉大學期間講課比賽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廣西區重點中學–柳鐵一中,任教一年。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讀語言學校)

年紀輕輕成為教學骨幹,活成了爸媽想要的樣子。按照父母對我的人生設想,接下來應該是結婚生子,隔幾年評一次職稱,漲一級工資,分到一套好樓層的學校特供房,然後在那個潮濕的南方小城裡安穩地度過餘生。

可我卻對人生產了懷疑。穩定、人人想要的鐵飯碗,並不是我內心的渴望,我想出國。我不甘心過一眼望到頭的日子!

那時候我英語並不好,出國也會給家裡增加負擔,但也阻擋不了我探尋世界的激情,我要趁著年輕折騰折騰,任性一把。

為此和家人鬧得有點僵。他們無法理解,我為什麼要放棄穩定的工作去瞎折騰。儘管如此,他們看我義無反顧,還是同意了我的想法,給了我很大的支持。

為了節省費用,我選擇先到馬來西亞學習,再申請英國倫敦的布魯內爾大學讀研。

(這是英國讀書時期和同學在一起)

按照計劃,2007年,我到馬來西亞學習英語。全英文,高強度的封閉環境,終於讓我找到了出國學習的感覺。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學習了半年之後,語言過了關,我啟程去英國布魯內爾讀商科碩士,兩年之後,順利畢業。

當時英國移民政策非常嚴苛,工作簽證也很難獲得,畢業后留下來幾乎不可能,大部分同學選擇回國。但是,我的想法不一樣。

我要把這些年留學的費用,賺回來。剛去英國的時候匯率16:1,留學成本很高。如果回國,那留學成本什麼時候才能夠掙得回來?

有了這樣的想法,我特別留意有關就業信息。很快,機會就來了。

在網上,看到有一所國際學校,他們要開拓香港市場,急需招一個會說中英粵三種語言,同時又有教育背景的人,去開發香港市場。我一看,這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

(馬場和國際露營學校的學員)

我從小在粵語環境長大,粵語+英語+漢語+教育學歷,冥冥之中一切都那麼巧合,但巧合真的都是偶然嗎?只不過是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

當即我就投了簡歷,我成了他們唯一人選。應聘上之後,我和老公到澳大利亞去工作,順便辦理了移民。在別人眼裡很難辦的,難辦的我卻這麼順利的解決了。

公司在凱恩斯,是漂亮的大堡礁所在地,也是許多國人的旅遊打卡地,但卻是一個很偏僻的地方。

全城人口15萬,華人加起來還不足500人。整個鎮中心就是兩條主街,一路往北是廣袤的甘蔗林,綿長的海岸線,還有環繞的群山。

朋友們對我的選擇感到不解,一個英國大學研究生畢業,為什麼不去悉尼、墨爾本這種大城市?反而選擇偏僻的小城市呢?

(在這裏我學會了騎馬)

但是我覺得真正了解融入澳洲的生活,不能都往大城市跑。要想過和別人不一樣的生活,就得有不一樣的想法。

凱恩斯沒有倫敦的繁華,但優美的自然風光,使人身心愉悅。至今記得剛下飛機的那個下午,四目所及之處,除了山還是山,有那麼一瞬間,感覺又回到了廣西壯鄉的大山中。

公司山上有個馬場和一個國際戶外教育基地,當時急需發展市場。於是,我和老公被任命為中國市場專員,簽了兩年的工作合同,在馬場上班,負責中國市場還有日常遊客騎馬。

學校的員工來自四面八方,而我們是整個高原上唯一的兩個中國人。山裡沒有WIFI,也沒有手機信號,大家靠對講機聯絡。手機和電腦在這裏只能用來存儲照片,播放音樂。打電話需要步行到半山腰辦公室,用唯一的座機插卡通話。

(和熱氣球公司合作的宣傳圖片)

每天,我們從這個山頭到那個山頭,組織各種活動,一路賞花看鳥,過得像伊甸園的時光。與世隔絕般的生活,享受著遠離塵世的快樂。

吃住都在離城裡三小時車程的山上,一周下一趟山,終日與同事在山上工作、玩樂。最後離開的時候大合影,大家給我親手寫的留言,現在看還是很想哭。

2009年合同期滿后,我們到凱恩斯市區旅行社上班。這裡有了網路和手機信號,瞬間回到了那個喧囂的世界。

當時跟熱氣球公司合作,時不時帶遊客去坐熱氣球,與同事們一起坐熱氣球留影,每天上天入地下海地玩,過著神仙般的日子。

然而國內傳來的消息,把我拉回了現實。離職員工回去后買房、買車,工作也獲得了更好的發展。再看看眼前的草原和滿地馬匹羊群,碧空藍天熱氣球,一顆自由自在的心開始有點焦慮。我不斷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要的嗎?

(澳洲買的第一所房子,代購創業的起點,女兒的出生地)

結果,悲哀地發現,自由舒適的日子過久了,與繁忙焦躁的日子過久了一樣,都是厭倦。不行,不能再這樣下去!

2011年,結束工作合同,我又義無反顧地離開小城,從凱恩斯移居到了布里斯班,這是一個溫暖的社區,在這裏我們買房買車生了孩子。

當時自己帶孩子,沒有辦法出去工作。我想,在家裡,自己能做些什麼?怎麼能居家帶孩子,還能掙錢,保持跟社會的聯繫,不脫節呢?

此時,又一個機會來了。

國內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曝光,需求量猛增,代購成了爆發的行業。國內許多親戚朋友都找我代購,這是個機會。

開始時,我自己在車庫打包發貨。慢慢做大之後,老公辭職跟我一起干。像國內的寶媽一樣,我在家裡面一邊帶娃,一邊接單,老公開車採購發貨。

後來我們成立了公司,租倉庫,請員工,最高峰的時候是十幾個員工。

(在新租的辦公室里憧憬未來美好前景)

疫情前,的學生帶貨也是很大的量,我們便在校門口開了一家店。賣奶茶,賣咖啡,做物流點,同時也賣貨。那個時候,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點多鍾才會收工也體會著「忙併快樂」的創業成就感。

生意越來越順。2018年,當時的湖南省政府商務廳的廳長到海外招商。因為國內剛開始做保稅。這一塊業務有些進口商品,可以暫時免征關稅和其他相關稅費。未來的跨境業務,都需要跟國外的供應鏈合作,當時就把我們招商引資回去。

2018年上海第一屆進博會,我們簽了合作合同,正式回國內。為了適應新業務需要,當時我聯合同行重新註冊公司。

2018年底回國,沒想到2019年疫情來了。也就是說,公司剛落地中國,就遭遇了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因為要全力發展國內業務,澳洲的公司已經關掉了,倉庫轉租出去,員工也遣散了。籌備國內的公司,花了我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政府減免了房租,算上前期的投入,我們還是虧了很多錢。

(2019年11月5日在上海進博會上跟湖南商務廳簽約)

我們陷入了迷茫,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結束,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貿易。再加上在國外待久了,對國內的很多商業規則不明白,接連遇到了壞人,好幾個生意失敗了。

當時投資了一家醫藥公司,前前後後差不多1000萬,顆粒無收。

有個合伙人在海南,打算做丁腈手套,說是出口美國的一個訂單,也遭遇了騙子。幾百萬的定金打進去之後,對方錢不給貨也不給,人還跑掉了。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回國三年,我產生了自我懷疑。明明之前創業都很成功,人生也蠻順利的。誰想到,沒幾個月,人生來了個翻轉。被騙不說,行業也做不下去了。

我很迷茫,一直在想辦法,不知路在何方。

(我們主辦的對接會,國家永遠是我們的堅強後盾)

不經歷失敗,怎麼見彩虹。現在想想,我們做進出口貿易,時刻都和祖國緊密聯繫在一起。能掙到錢,不是自己的能力有多大,都受國內的大環境的影響,自己只不過順勢而為。

另外,我的成功也是爸媽給我鋪好的路。媽媽是我創業的榜樣。

媽媽在大學裏面幹了三年之後,創辦了藝術類培訓班,教鋼琴、古箏、小提琴。後來又開設了自己的幼兒師範學校 ,為祖國培養了幾萬名幼教人才,投資了高中國際學校。

開始時,是在家裡辦學。由於教學質量好,學生越來越多。家裡坐不下了,就開始租教室。然後一間、兩間不斷擴張,一直做到現在。國內現在已經有了四、五家學校。這個過程中,媽媽積累了豐富的創業經驗。

所以媽媽不僅是我的榜樣,也是堅強的後盾。她讓我做事情比較有底氣,遇到什麼問題,她會給我分析、支持和鼓勵,讓我勇敢地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2011年我和媽媽在香港的合影)

開弓沒有回頭箭。面對疫情中遭遇的失敗,媽媽一直鼓勵我。再加上還有一群老客戶支持,又把醫療公司賣掉了,股份也轉掉。外貿公司經過了前期的陣痛期之後,從去年開始逐漸走出來了。

後來我們又重新成立了一家全新業務的供應鏈公司,開展了全新的業務,一切都在向好方向發展。

2022年回國來,我也在尋找新的機會。投資了國內當地的一所學校,做國際教育業務。現在學校在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悉尼、都有分校。

原有的貿易也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國際教育也有了更優的方案,還有跟國內的合作辦學項目,都在落地中。

(2011年我和爸媽背靠祖國的香港合影)

這一年多,我慢慢找到了新的方向,恢復了自信。加上女兒在澳洲成長的也特別的好,這也是令我非常欣慰的。焦慮,內耗逐漸消失。

今年11月我準備回國,因為學校跟國內的大使館,澳大利亞大使館以及和國內政府,有幾場聯辦和推廣活動進行。我相信,之前的那些損失慢慢的都能夠回來,自己要放平心態。

雖然移民了,但無論走到哪裡,祖國永遠是我的根。我要做中澳文化傳播的使者,為有需要的國內朋友提供最好的服務,不辜負祖國對我的培養。

*以上內容系網友AUS貝小主自行轉載自真實人物採訪,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