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平穩,
最近多個大使館官宣
回中國將放寬限制了!
正當澳洲的小夥伴表示很羡慕時,
中國駐澳大使館也官宣了!
中澳關係緩解了一些,
但此前的軍演使兩國再度緊張,
澳洲甚至認為,
一旦局勢發生轉變,
澳洲將要受很大影響!
隨著疫情趨於平穩,回國的好消息越來越多了。最近,多個大使館官宣:中國再次放寬回國限制!
這對海外華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好消息,回國更容易了!
8月19日,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公布最新通知,留學生無需重新辦理赴華簽證即可入境。
同樣的時間,在8月20日,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也發布了《關於更新赴華簽證的通知》。
之前,申請商務、訪問簽證需要中國有關部門的簽證邀請函,簽證邀請函大的頒發主體是中央和國家機關、省級外事和商務部門,中央企業和地市級外事部門等。
但更新后的規定只需要憑藉國內生意夥伴或有關單位邀請就能申請。
還有對留學生非常友好的一點是,新通知中增加了一條關於留學人員的放寬政策。
千呼萬喚始出來,今天,我們也等到了這樣的一則消息,中國駐澳大使館在微信上更新了赴華新通知:
2. 持有效學習類居留許可的外國留學生無需重新辦理赴華簽證,可持上述證件入境。
儘管赴華條件比以往放寬了,但回家的交通工具還是個問題,熔斷航班依舊存在。
不過,相信未來熔斷航班會逐漸減少的!
2. 澳洲的發展離不開中國?
在澳洲新總理上台後,中澳關係比以往要緩解很多,兩國之前的貿易也有要恢復的跡象。
在今天,RMIT University的一份研究報告警告稱,如果南海局勢有變化,將威脅到澳大利亞90%的燃料進口,供應將在兩個月後耗盡。
原來,之前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演習,讓澳洲感到緊張,如果發生任何衝突,通往澳大利亞的重要航線將被封鎖。
他們估計,如果發生重大衝突將威脅到供應 90% 成品油進口的航線,這些進口來自韓國、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台灣、汶萊和越南。
而這些國家用來生產精鍊燃料的原油,包括汽油、柴油、航煤、船用燃料和煤油,大部分都要經過南海。
如果局勢變得不穩定,將迫使油輪選擇其他路線。
更長的航線將意味著更高的貨運成本和油輪短缺,從而影響澳大利亞經濟。
Matthew Warren教授說,缺乏懸挂澳大利亞國旗的商船和煉油廠的關閉也使澳洲面臨燃料危機的風險。
「沒有澳大利亞商船隊,所以我們非常依賴懸挂外國國旗的船隻。」
「近年來,煉油廠紛紛關閉,到我們現在只剩下兩家了。」
該報告強調了2019年工程專家研討會的預測,澳大利亞將在進口中斷的兩個月內耗盡液體燃料。
RMIT 的研究敦促澳大利亞當局通過多樣化精鍊燃料進口來源、提高當地煉油能力、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增加戰略儲備和讓民眾為潛在的短缺做好準備,來降低澳洲資源的不可控性。
國與國的發展息息相關,作為平常人的我們只能希望世界和平,也希望某國不要四處挑事了!
3. 澳洲或將出台措施,激勵購買電動汽車!
一方面因為俄烏衝突,現在的油價也是越來越貴了,另一方面汽油的燃燒加重了全球變暖的趨勢,很多家庭有購買電動汽車的想法。
但在澳洲,電動汽車普及方面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
有專業人士表示,如果澳洲取消附加福利稅以降低電動汽車價格,也許電動汽車的銷量會增長。
Climateworks 中心交通項目經理 Rachel Lynskey 說,澳大利亞的電動汽車銷量正在增長,但速度緩慢。
但在全球,電動汽車的使用率約為 10%,挪威高達 70%。
如果澳洲制定正確的國家政策,實現更高的電動汽車普及率確實是可能的。
這包括降低電動汽車成本和增加澳大利亞市場供應的政策。
「雖然我們落後于全球,但澳大利亞確實可以借鑒世界各地成功的電動汽車政策。」
她認為,降低附加福利稅至關重要,因為它削減了前期成本,因此可以幫助企業和政府車過渡到電動汽車。
她補充說,減免附加福利稅的範圍應限於零排放汽車,而不是混合動力車,而且澳大利亞可以向紐西蘭學習。
因為紐西蘭等地通過出台鼓勵和支持電動汽車進口的政策,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了非常高的電動汽車使用率。
聯邦汽車工業商會也支持政府的提議,但也鼓勵採取進一步措施。
「如果不提供更多激勵措施,鼓勵駕車者使用更清潔、更環保的個人交通工具,就不可能解決排放問題和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
如果澳洲未來出台措施激勵大家購買電動汽車,你會不會購買呢?
*以上內容轉載自微珀斯,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