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有可能在本周再次見到中國外長王毅,這再次表明澳洲和中國願意繼續談判,以嘗試使兩國關係正常化。
澳廣(ABC)獲悉,官員們一直試圖組織兩國外長在本周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進行會晤。
兩位部長將在未來幾天舉行一系列類似的會見。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ABC,黃英賢與王毅會晤的細節仍在談判中,但它可能在本周晚些時候進行。
如果這樣的話,這將是兩位部長在不到12周內的第二次會面,他們在今年7月的G20外長會議后首次在巴厘島會面。
第二次會晤將表明,中國政府仍然願意與阿爾巴尼斯政府保持高層接觸,儘管自工黨5月上台以來,兩國在解決基本分歧方面進展有限。
阿爾巴尼斯政府對中國採取了謹慎和有分寸的語氣,並表示它一直在努力穩定兩國關係,但在核心國家利益問題上不作任何讓步。
這次會晤將涉及廣泛的困難和微妙的爭端。
聯邦政府一直在就中國對待被監禁的澳洲記者成蕾與作家楊恆均的問題向中方施壓。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也多次呼籲中國政府取消對一系列澳洲商品和產品實施的懲罰性貿易制裁,作為重建善意的第一步。
同時,中國抱怨澳洲在北京爭取加入11國CP-TPP自由貿易協定方面的談判進展過於緩慢。
前莫里森政府曾私下裡嘲諷中國加入該協定的努力,認為北京在經濟報復之後還要求澳洲支持未免荒謬。
中國還呼籲澳洲採取「具體」措施來修復關係,建議澳洲取消對中國投資的限制,同時警告堪培拉不要對新疆的人權問題或日益緊張的兩岸關係發表意見。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黃英賢和王毅還將討論兩國如何紀念澳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50周年的微妙問題,今年12月是兩國建交50周年。
上周,助理外交部長瓦茨(Tim Watts)告訴澳中商會(Australia China Business Council),兩國已經為建立新的平衡關係採取了初步措施,同時強調澳洲不會放棄其國家利益。
「我們已經採取了一些初步措施,但我們也認識到這將需要時間,」他說,「這並不意味著無視我們之間的分歧。但在一些領域,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共同合作。如果中國與澳洲進行直接和建設性的接觸,我們將做出相應的回應。」
澳洲駐華大使傅關漢(Graham Fletcher)在同一集會上說,自聯邦選舉以來,中國也對澳洲採取了更加「建設性」的語氣。
但他強調,雙方仍在談判,以找到「可行的參數,使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能夠互動和相處」。
澳洲亞洲協會(Asia Society Australia)政策執行主任莫德(Richard Maude)告訴ABC,黃英賢和王毅會面的前景表明,中國仍然有興趣追求「一種不那麼敵對的關係」。
他說:「中國沒有表明其動機,但澳洲剛剛換了新政府、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以及與美國結盟的夥伴和四國集團在印太地區加速平衡中國力量所引發的擔憂,都可能是因素。」
但莫德強調,雖然「偶發的高級別政治對話比沒有對話要好得多」,但它「離阿爾巴尼斯政府尋求的更穩定的關係仍有很大距離」。
「通往更穩定關係的唯一持久之路,需要的不僅僅是中國取消其任意的貿易制裁行動。中國還將不得不接受澳洲將繼續執行其反對的政策,」他說,「這既適用於當前的外交和國內政策設置,也適用於任何數量的未來決定,例如對中國個人和實體在新疆侵犯人權的行為進行制裁的可能性。」
「中國是否準備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展工作,這一點仍不明確。因此,這種關係中根深蒂固的利益和價值觀衝突將繼續拖累修復關係的努力。」
*以上內容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創夢AUS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