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公布關鍵礦產戰略!欲打破中國稀土礦供應壟斷

周二,承諾提供數億的新資金,以挑戰對關鍵礦產供應的扼制,同時與盟國合作,使電動汽車、清潔能源和先進軍事武器的供應鏈多樣化。

澳洲資源和北方地區部長金(Madeleine King)周二發布了政府的關鍵礦產戰略,其既定目標是使澳洲成為全球重要的關鍵礦產生產國。

中國控制著世界上80%以上的稀土供應,這17種元素被用於包括智能手機和武器在內的先進位造業。而中國也是澳洲約97%的鋰的出口目的地,這種元素被用於生產電動汽車等科技產品的電池。

關鍵礦產戰略承諾從澳洲北部基礎設施基金(Northern Australia Infrastructure Facility)中撥出5億澳元支持開發關鍵礦產項目(開採與加工)。

該戰略說,一個關鍵目標是增加投資及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包括與國際夥伴合作,建立安全、有彈性和可持續的供應鏈,減少市場集中度」。

一些關鍵礦物已探測到的全球最大儲量均位於澳洲,但本地礦企需要獲得數十億澳元的資金來開發這些關鍵礦物的礦場和加工設施。

澳洲已是全球最大鋰生產國之一,並在鎳、鈷、錳礦和稀土生產國中名列前茅,但幾乎所有的產品都被運往亞洲加工成增值產品。

政府也正在審查澳洲指定的關鍵礦產清單,這意味著它們可能成為公共財政支持的目標。這些礦物的定義是「對現代科技、經濟或國家安全的運作至關重要,且其供應有可能遭到鉗制」。

澳洲的關鍵礦物清單包括用於電池的鈷和石墨,用於核能的鋯,以及用於電氣元件的鎢。目前的清單包括26種礦物,但實際上只有8種是商品——鋰、稀土、鈷、石墨、錳、硅、釩和鋁土礦,且後者僅用於生產高純度氧化鋁。美國和歐洲在其清單上包括了更多的商品,歐洲甚至包括了焦煤。澳洲不太可能複製這種做法,但鋁、銅、鎳和鋅生產商一直呼籲制定一份更廣泛的清單。

阿爾巴尼斯政府在2022年聯邦大選中承諾從其核心承諾——150億澳元的國家重建基金(National Reconstruction Fund)中拿出10億澳元用於「資源增值」,另外撥出30億澳元用於可再生能源和低排放技術項目。

它繼承了政府20億澳元的關鍵礦產基金,但其中15億澳元已經通過一筆12.5億澳元的貸款給了Iluka Resources用於開發一座稀土加工廠,加上向Renascor Resources提供1.85億澳元用於其在的石墨項目,以及向EcoGraf公司在的電池陽極設施提供4000萬澳元。

5月僅在4年內增加了5710萬澳元用於「促進國際關鍵礦產合作夥伴關係」,並另外拿出2340萬澳元用於關鍵礦產政策的制定。

有跡象表明,政府將尋求簡化關鍵礦產項目的環境審批程序,這將受到該行業歡迎,但該戰略沒有為這一過程設定時間表,也沒有做出明確的承諾。

金說,增加關鍵礦產和能源轉型礦產的出口,到2040年可以創造超過11.5萬個新的就業機會,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712億澳元。

金女士說,如果澳洲建立下游精鍊和加工能力,並確保更大的貿易和投資份額,那麼到2040年,就業人數可以增加26.26萬人,GDP可以增加1335億澳元。

*以上內容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Max說澳洲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