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本賣房、清空債務後走人!Mascot Towers業主獲得救命繩

2019年,在s公寓樓出現裂縫后,業主被緊急疏散,但至今仍有家不能回。如今,他們獲得了一根救命繩:政府提議取消他們巨額物業費債務和未償還的,讓他們可以在別處重新開始生活。

這意味著,大多數人最終將同意把自己的房子賣給一個新的商業財團,並承擔公寓的經濟損失,但這樣他們就可以擺脫多年來的法律噩夢。

建築專員錢德勒(David Chandler)正在參加一系列會議,向近五年前被迫撤離這兩座大樓的業主解釋這一方案。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我認為這是目前唯一的選擇,」他說。「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不用背負債務就直接離開,儘管他們會失去部分房產凈值。」

去年11月,新州最高法院駁回了居民終止他們的分契式產權計劃(這樣清算人就可以集體出售這兩座大樓)的請求,錢德勒提議「出售個別地塊」,並正在與分契式物業貸款提供商Lannock Strata Finance和提供大部分抵押貸款的進行談判。

新計劃的關鍵在於,超過75%的業主(按單元房權益計算)下月投票決定將公寓出售給第三方財團——包括Lannock在內的一個實體——該財團可能會支付修繕這棟已建成11年的大樓費用,然後轉售131套公寓。

每個業主將有權獲得尚未確定的銷售價格的一定比例,減去償還大樓的物業費債務——業主已經獲得1530萬的分契式物業貸款,用於支付一些修復工作和法律費用。

兩家銀行還同意對未償還自住業主貸款的欠款進行貼現,而政府同意補足餘額。但根據該提議,投資者將得不到同樣的幫助。

這項計劃將意味著那些擁有大額房貸的人最終將無債一身輕,而那些擁有小額房貸的人將還清貸款,並接受經濟狀況調查,以確定他們還能獲得哪些額外的資金。65歲以上或有特殊困難的人也將接受經濟狀況調查,以確定他們是否有資格獲得額外的補貼。

如果提案獲得通過,那些投反對票的人將有權留下來,但在與新業主談判期間,他們必須繼續支付抵押貸款和物業費債務。目前向流離失所的房主提供的所有租金支持將於6月終止。

一些業主對噩夢即將結束感到興奮,而另一些業主則對州政府沒有介入購買該建築感到憤怒。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安排,」店主之一、大學講師陳先生(Alex

Chan)說。「我知道我們會損失一些錢,但在這個階段,我不在乎。就像泰坦尼克號要沉了,當有人給你一件救生衣時,你不會拒絕他。政府主動為出售做了所有安排,這是件好事。如果是我們來做……(我們)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四到五年裡像這樣結束。現在我們就可以跳出泥沼,繼續我們的生活。」

錢德勒說,業主須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做出決定。「但這是他們第一次有機會離開,現在輪到他們來決定了。」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