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搖搖欲墜的Mascot Towers,絕望業主們認為,將大樓出售給商業財團的和解方案實際上是一種剝削,許多業主表示,他們感覺自己不得不被迫接受一交易。
在一份聯合聲明中,一群Mascot Towers公寓業主呼籲州政府提供更多的財政援助和更多的溝通。
新州建築專員錢德勒(David Chandler)給了自住業主們一個選擇:他們可以把尚未償還的物業債務和抵押貸款一筆勾銷。
根據和解協議,公寓業主將虧本把房子賣給包括物業貸款提供商Lannock Strata Finance在內的商業財團。作為回報,他們將擺脫自近五年前公寓開始出現裂痕以來一直困擾著他們的法律噩夢。
但該計劃需要75%以上的業主在2月15日投票贊成。而少數業主可能會選擇留下來,與新業主一起湊錢修復大樓,碰碰運氣。
然而,許多塔樓居民表示,這些提案只對那些沒怎麼償還房貸的自住業主有利,而投資者和那些已經還清了房貸的人則賠得棺材本兒都不剩。此外,65 歲以上的老人將接受收入與財產評估,以確定他們是否有權獲得額外補償。
退休夫婦克里夫頓(Clifton Baker)和維羅妮卡?貝克夫婦(Veronica
Baker)多年前賣掉了家庭住房,直接付清了110萬澳元的現金買下了一套Mascot
Towers公寓。夫婦倆現在已經80多歲了。他們擔心,根據現有提案,他們將沒有資格獲得任何經濟援助,他們將賠上終生積蓄,只能在出租房中度過餘生。
如今,他們的生活已然跌入谷底,只能蜷縮在Blue Mountains女兒家樓下車庫裡的一張床位上,健康狀況一落千丈,還面臨著財務危機。
夫婦倆的女兒凱特(Kate Baker)說,即使把有問題的公寓賣給Lannock,回報也不會超過30萬澳元,而在Mascot Tower在撤離住戶的一個月前,他們的房產估值225.8萬。老倆口都有養老金,也沒有資格獲得額外補償。
她說:「就這麼點錢買不了新房,他們也太老了,不可能再出去工作,80 歲也沒有貸款資格了。我父親在軍隊工作了27年,我父母工作了一輩子,省吃儉用還清了房貸,他們不是超級富豪,但他們不太可能通過收入與財產評估。」
凱特說:「這個方案完全不合理,而且具有剝削性。他們需要擴大方案的範圍,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都包括進來。」
貝克夫婦是塔樓131個單元的業主之一,許多人都對解決方案表示強烈不滿。
根據該方案,公寓業主德里克(Derek Williams)將損失80萬澳元。雖然這位62歲老人得以免除28萬澳元的房貸,但他仍將損失數十萬澳元。
他的妻子瑞秋(Rachel
Williams)說,在聽取了Lannock的情況介紹后,他們夫婦倆感到壓力很大,似乎不得不接受這些建議。她說:「因為如果你不接受,你就會被迫成為那剩下的25%的業主,然後不得不拿出一筆可能是無底洞的錢來修繕大樓。Lannock無法告訴我們修復大樓需要多少錢,需要多長時間,甚至最終能否修復——選擇出資修復風險巨大。」
自住業主特雷西(Treacy
Sheehan)說,即使房貸得以免除,她也將一無所有,餘生只能租房了。55歲的她和6歲兒子一直居住在新州政府資助的替代住所中,但被告知這項資助將於4月底結束。她說:「我工作了40
年,卻一無所有。他們提出的方案不正確,也不公平。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