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oles買的肉末竟然有大坑,
2公斤的肉末,
煮熟以後出了300毫升水…
網友吐槽,
為了賺錢,
底線都不要了!
#01:
肉末裏面全是水
Coles又遭吐槽
澳洲現在的生活成本高昂,大家都在想辦法省錢,偏偏超市卻成了大家省錢道路上的最大絆腳石。
近日,Coles的一個離譜操作被曝光,無數網友憤怒了。
家住Tamworth的寶媽Jo Meredith最近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日前她在Coles購買了一份2公斤的肉末,原本是準備做意大利麵的肉醬。
可是在第一個環節就出現了問題。
這一份在Coles花費21.15澳元購買的肉末剛剛放入鍋中就開始出水,短短几分鐘時間出水量就已經非常明顯。
這一幕也讓Jo Meredith非常憤怒。
為了驗證這些肉末究竟出了多少水,她直接拿出了計量杯,將鍋里的水全部倒出以後,竟然有足足300毫升。
雖然在肉末裏面確實會含有一定比例的誰,這也是肉質的天然產物,可是300毫升有些過分了。
她還表示,自己丈夫也從事過屠宰行業,之前一些屠宰場確實為了更高的利潤在肉品內注水,可是也不會有這麼大比例。
Coles這件事情確實做的過分。
明明現在生活成本高昂物價昂貴,結果Coles還在肉末內加入這麼多水分佔據分量。
Jo Meredith也表示,自己曾經也向Coles投訴過,但沒有得到什麼回應。
可隨著這篇帖子被更多人看到,Coles發言人也緊急回應:超市絕對不會為了利潤在肉內注水。
同時他也表示,肉品在烹飪過程中出水是正常情況,因為肉類本就含有水分,烹飪方式的不同,出水量也會有不同。
最後Coles還給出了這樣一個解釋:高溫烹飪,可以減少出水量,因為水分會被直接蒸發。
其實Coles最近被吐槽的不只是肉末出水,還有肉品造假以次充好。一位Coles顧客表示,自己在新州中央海岸的Cessnock無意中買到了劣質牛肉。
他在Facebook上寫道:「
前幾天在Cessnock Coles買了這個,顯然超市還嫌從我們這賺得不夠,我得到的是粘在一起的組合肉,與標籤上寫的不符。
」
這位顧客分享了自己花費9澳元購買的包裝肉的照片。「薄切牛肉片」上有大洞,包裝上寫著這種牛肉來自澳洲農場」。
組合肉是一種液態肉製品,與未加工的深色肉類相比,它含有更少的脂肪、色素和肌紅蛋白。
對於這個吐槽,有人認為Coles為了利潤已經開始不擇手段了,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肉的本身就有脂肪,這可能不是拼接肉。
但更多人則認為,這個肉的品質確實不算好。
最後
現在大家都在為了節約生活成本而縮減開支,超市的一些做法確實值得吐槽。
如果真的存在以次充好肉類注水的情況,或許有關部門需要介入展開調查,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微報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