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悉尼一系列郊區的房價飆升了至少 20%,其中包括備受追捧的內城區、縮小住房規模的熱點地區以及較遠且價格更實惠的地區。
Domain于周四發布的6月份房價報告顯示,房價普遍上漲,大多數區的房價都比一年前上漲,不過由於悉尼的上漲勢頭減弱,許多區的房價漲幅較為溫和。
截至6月份的12個月內,Burwood的房價上漲逾30%,中位數接近316萬澳元,Glebe的房價上漲至270萬澳元,Fairlight的房價上漲至366萬澳元。
Collaroy Plateau、Bondi Junction、Neutral Bay和Chatswood的房價漲幅至少達到20%。
遠離中央商務區的買家紛紛湧向價格較低的社區,如Bexley(上漲24%至155萬)和North Parramatta(上漲20%至133萬)。
Domain研究和經濟學主管Nicola Powell博士表示,在一些高檔區,高利率對富裕買家的影響與其他地方相比較小。
她說:「這些位置的房產受到嚴格控制,無論價格周期如何變化,人們都認為現在的時機適合自己,或者房子合適,所以決定採取行動。」
她還注意到中等郊區的房價增長,那裡的買家正在尋找他們能負擔得起的獨立式住宅,尤其是當現金利率長期保持在高位並給借款人帶來壓力的情況下。
「人們已經買不起很多區域的房子了,他們正在尋找更便宜的地方來買房。這本身就可能推高房價。」她說。
在公寓市場,買家青睞 Kirribilli(上漲34.3%至1,575,000澳元)和 Double Bay(上漲18.2%至1,956,000 澳元)的豪華公寓。
買家中介Henny Stier表示,由於生活成本不斷上漲,買家為了避免昂貴的抵押貸款,都在尋找比理想區更遠的地方買房。
OH地產集團聯合創始人表示:「人們被迫考慮住得比理想地點更遠——他們必須做出妥協。他們進行目標修正,因為不想承受巨大的財務壓力。」
她指出,除了受歡迎的內城區,房價上漲最快的地區還包括價格更實惠、但地處相對中心的地區。例如,Marsfield 位於Ryde以西,公共交通、購物、醫療保健和麥考瑞大學近在咫尺。
她將單位數增加的原因歸因於那些有能力支付高價購買豪華公寓、換小房的買家的需求。
房價普遍上漲給購房者帶來了壓力。
Krish Waje和她的伴侶Quincy Lim正從悉尼西部搬到藍山,以改變生活方式、擁有更大的房子和更好的性價比,並借入比他們預期更多的錢。
「我們一直都想去藍山,但最初我們希望在藍山下部找到一些離悉尼更近的地方,比如Springwood、Blaxland和Winmalee」,這位 26 歲的企業主說道。
「房子會被賣掉,它們的售價會比最初的掛牌價高一點或高很多。」
在競價中擊敗所有其他潛在買家,並擴大了預算后,他們在Mid Mountains找到了一處住所。她的伴侶還賣掉了他在Edmonson Park的第一套房子。
「悉尼的房價太瘋狂了。就我們購買的地塊大小而言,如果在悉尼購買,最低價格要300萬。所以我們非常感激我們不用付出高昂的代價就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她說。
Impact Economics and Policy首席經濟學家Angela Jackson博士表示,房地產市場超出預期,儘管利率上升,但價格仍在上漲。
她說,各區房價普遍上漲意味著,對於希望買房的年輕澳大利亞人來說,如果沒有父母的大力幫助,他們是不可能實現買房的。
她將房價上漲歸因於供需關係,因為新建住房不足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空巢老人傾向於繼續住在現有住房中,而不是縮小住房規模並轉售住房存量。她還指出,房地產作為一種稅收優惠的投資形式存在需求,並呼籲改革印花稅和資本利得稅。
「這個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嚴重。因此,現在中等收入者甚至高收入者在沒有父母銀行幫助的情況下進入房地產市場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她說。
*以上內容系網友FindAus自行轉載自每日地產ozreal,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