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舉債百萬送娃去澳洲!中式留學:家長節衣縮食,孩子紙醉金迷

都說東亞父母熱衷沒苦硬吃,但至少在教育上,父母寧願自己吃苦,也不願意苦了的教育。

無論家裡經濟條件如何,父母總會咬緊牙關,哪怕勒緊褲腰帶,也要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條件。

尤其是那些選擇國際化路線的家庭,懷抱著通過留學改變命運的夢想,把所有的壓力與艱辛留給自己,拼盡全力為孩子鋪設通向世界的道路。

但現實真的如他們所願嗎?

1 父母節衣縮食托舉孩子

據《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4版》數據顯示,培養一個孩子直至其大學本科,人均養育成本高達68萬。

這對於大部分普通中產家庭而言,無疑是一筆巨款。

報告中還有一組數據令人震驚,撫養一個孩子到18歲所花費的成本相對於人均GDP的倍數,中國達到了6.3倍,幾乎是全球最高的。

相比之下,是2.08倍,法國2.24倍,瑞典2.91倍,德國3.64倍,美國4.11倍,而日本則為4.26倍。

這些數據都反映了中國家庭在孩子教育和養育上的巨大投入。

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這些數據實際上還是太保守了。

尤其是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家庭,孩子的教育成本高得驚人。

僅每年輔導班的費用就可能高達3至5萬元,各類興趣班、夏令營、暑期研學等活動的支出更是居高不下。

一個暑假的費用甚至可能突破10萬元,還有各種看似零散的開支,加起來就是一筆巨款,讓人切實感受到「養兒不易」的艱辛。

更別提那些走國際路線的家庭,留學之路更是意味著一條燒錢之路。

在準備留學的過程中,家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國際課程的補習費、標準化考試的費用、培訓費、夏校的報名費以及各類科研競賽的費用。

這些費用在留學前期就可能達到數十萬元,而高達百萬的本科留學費用更是讓家庭的經濟壓力倍增。

今年,20多所美國高校集體漲價,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學費已漲至61,990美元/年,約合45萬元,斯坦福大學漲至65,127美元/年,約合人民幣47萬元,耶魯大學漲至67,250美元/年,約合人民幣48萬元。

加上不斷上漲的食宿費,一年的開銷至少在人民幣60萬元以上。

除此之外,活中還有許多隱形成本。例如,校外租房、醫療費、交通費、社交活動費等,這些日常開銷常常讓留學家庭的財務壓力變得飄忽不定。

即使面臨很多經濟壓力,很多家庭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依然選擇緊衣縮食,咬緊牙關,甚至不惜砸鍋賣鐵、抵押貸款。

2 留學生過上了父母想象不到的生活

家長們為了托舉孩子的成長,甘願承擔巨大的經濟負擔,希望通過出國留學的機會,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教育背景、開闊的國際視野,以及優質的人脈網路。

但留學的現實往往與他們最初的期待大相徑庭。

當孩子出國后,家長們漸漸發現,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甚至與之前的生活完全不同。

在社交媒體上,我們常常看到那些名校學生們曬出豪車、名表、名酒等奢侈品,留學生經常有機會出入高檔餐廳,頻繁參加各種派對和聚會,似乎出國留學成了一場紙醉金迷的盛宴。

在這些燈紅酒綠的生活背後,家長們卻常常一無所知,還以為孩子為了學業吃盡了苦頭。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身處異國他鄉,害怕他們遇到突髮狀況。

因此在經濟上,總是給多不願給少,零花錢的標準也隨之水漲船高,從幾千到幾萬不等。

在孩子們眼中,留學卻被當作是遠離父母的監管、享受自由生活的好時機。

對他們來說,無論是高檔餐廳的美食,還是時尚品牌的瘋狂消費,亦或是頻繁的狂歡派對,享樂和消費似乎成了留學生活的主題。

還有一大部分學生,雖然沒有過上奢靡的生活,但開支卻也相當可觀。

本著「苦了什麼都不能苦自己」的心態,他們的日常生活被各種社交活動填滿,學習和工作實習則被拋之腦後。

更有甚者,把作業交給代寫完成,考試臨時抱佛腳,學業成績差強人意。

四年時光一晃而過,許多學生回國時,並未能掌握任何實際的學術成就或職業技能。

可憐那些遠在國內的父母,仍一廂情願地以為孩子在國外吃苦受累,努力拚搏,忍受艱辛只為學有所成。

他們堅信孩子畢業后必將苦盡甘來,哪怕不能反哺家庭,至少也能為自己的未來鋪就一條光明之路。

當孩子回國后,家長才發現,百萬的投入換來的只是在國外待了幾年的孩子,視野沒有開闊,學術能力沒有提升,找不到高薪工作,更無法獲得移民所需的工簽。

留學,原本是通向更好未來的橋樑,卻在很多留學生的手中,成了一場空洞的追求與迷失的象徵。

3 苦了自己,為孩子一擲千金,值嗎?

今年年初一則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32歲的外賣騎手李凱越,因與青島中海國際社區的一名保安在小區大門口爭執,被對方持刀刺死。

這場衝突引發的震驚不止於外賣騎手的身份,更因為李凱越竟是一名海歸。

高中畢業后,他的父母四處籌錢、東挪西借,湊足了100多萬,送他前往,攻讀心理學。

但是李凱越從澳大利亞學成歸國,未能找到對口的工作。為了謀生,他先後做過木匠、自媒體,最終成為了一名外賣員。

李凱越的經歷折射出的是中國式留學背後,家長的苦心和無奈。

父母傾盡家財送孩子出國留學,夢想著孩子能在國外學成歸來,獲得體面的工作,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

但現實往往並不盡如人意。面對動輒上百萬的留學花費,許多家庭不僅難以收回成本,還陷入了債務壓力。

隨著出國留學人數的激增和國內就業市場的變化,留學不再是進入「上層社會」的保證。

孩子回國后,求職不順、薪資低下,留學的「回報」與投入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中國式留學,某種程度上不僅僅是孩子個人的選擇,更是一個家庭的賭注。

高昂的留學成本與不確定的就業前景,讓越來越多的家庭陷入困境。

每一個出國留學的決定,背後承載的都是家庭巨大的經濟壓力與對未來的無限期望。

留學到底值不值得?為孩子一擲千金的背後,是否真的能換來他們期待中的未來?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但中國式留學的現實,正在不斷敲響警鐘,提醒每一個家庭在做出這個重大決策時,慎重權衡利弊與風險。

這不僅關乎孩子的未來,也關乎整個家庭的命運。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Letsight,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