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每次6000元 中國留學生每周3天極限往返山東墨爾本

為上一節課,在三天的時間內往返山東德州和,這是過去三個月許光利幾乎每周都要經歷的「瘋狂」活。許光利自稱「國際走讀生」,表示在身體和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年輕人要勇敢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早上7點從德州出發,上午11點從濟南遙牆機場起飛,下午2點落地廈門,晚上10點多再次起飛,十幾個小時后的當地時間上午9點半到達墨爾本。

當地時間晚上7點半開始上課,次日當地時間中午12點左右起飛,北京時間下午6點落地廈門,晚上8點落地濟南,隨後回到德州。這是許光利過去3個多月每周的行程。

他把自己稱作「國際走讀生」。28歲的許光利在8年,本科學的是遊戲設計與開發,研究生主攻藝術管理。

10月底,他剛結束了自己的研究生課程,也暫時告別了「國際走讀」的生活。

11月11日,記者聯繫到許光利,他表示,萌生「國際走讀」的想法是源於一同在墨爾本留學的女朋友率先完成課業回國,「我自己一個人在墨爾本,感覺生活有點枯燥。」

因是研究生生涯的最後一個學期,每周只有一節課,許光利也想多回家陪陪家人,於是做出了走讀的決定,「正好回國玩一玩,也看看國內的就業環境,想想未來的打算。」

許光利將自己國際走讀的行程拍成了視頻,發布到了社交平台。最熱門的一條視頻已經收到上萬條評論,超十萬次轉發。評論區不少網友好奇往返費用。

許光利告訴記者,其實自己走讀的費用跟留在的費用差距不大。從7月到10月底3個半月的時間,許光利往返德州和墨爾本11次,「平均算下來每次往返的花費約6000元。」而許光利以前在的費用每月是一萬元,再加上日常開銷,差距不大。

許光利說,自己比較獨立,所以當自己決定走讀時,家人並沒有干預,女朋友也支持,「身邊朋友知道后,都覺得好酷,還有人評論說『東西南北中,好腚在山東』。」第一次開始國際走讀時,許光利比較興奮,但對時間的規劃不夠完善,「整個過程下來會覺得有點累。」

隨著走讀次數的增多,許光利對時間的規劃越來越完善。不過在路程中,難免會遇到突發情況。比如有一次遇到颱風天氣,飛機在上海延誤了五六個小時,好在後續時間追回了一些,比預計到達墨爾本的時間晚了一個小時,沒有耽誤上課。

許光利說,走讀的機票自己一般會提前兩三天到一周購買,每次的航班和中轉地都不同。他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次回國時在越南中轉,「那次我基本3天沒睡覺,因為對飛機質量、各方面服務包括餐食等,都不是很適應。」不過好在這11趟往返的行程,總體來說還是順利的。

通過將自己的經歷發布到社交平台,許光利發現,原來也有一部分留學生在用「國際走讀」的形式過著留學生活。

許光利覺得,只要自己喜歡,自己覺得可以,即使是一些別人看來很瘋狂,很可笑的事情,自己就可以去做,「年輕人在身體和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去做一些看似很瘋狂的事情,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不要被他人定義,不要束手束腳,要勇敢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齊魯晚報,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