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用手機翻譯,小組討論直接飆中文!因中國留學生太多,墨大攤上事
班上大部分都是留學生,留學生不會英語,上課用手機翻譯,小組討論甚至直接飆中文,老師為了照顧留學生使用最基礎的英語教學……
近日,墨爾本大學被指控為了迎合日益增加的留學生,降低了曾經久負盛名的碩士學位的學術和英語水平。
在提交給墨爾本大學的正式投訴中,一位藝術學院的本地碩士生表示,他所在的專業超過90%都是留學生,主要來自中國。
為了能讓大部分同學聽懂,老師上課會儘可能使用簡單、基本的英語。
有些同學英語不好,課堂討論常常使用「散裝英語」,有些同學還會用翻譯軟體實時翻譯,更有甚者,他們說著說著就會換成中文討論。
「其結果就是,本地學生不僅需要在小組活動中承擔領導角色,重複和解釋老師的指令,還要積極翻譯活動內容和作業,」投訴中寫道。
「當每個班級的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學生,而課程設計是為了討論、合作和協作時,英語技能的缺乏會阻礙每個人的學習。」
這位同學在當初報考專業時並不知道他們將是幾百名學生中為數少數的本地人,他們認為,寬鬆的英語錄取標準導致留學生在課堂上不知所措。
數據顯示,在墨爾本大學,超過45%的學生都是留學生,不過墨大並未透露研究生中以及不同專業中留學生佔多少比例。
而在悉尼大學,約68%的研究生都是留學生,相比之下,本科生中留學生的比例是38%。
當然,不同專業有所不同。
熱門的商學院近90%的研究生、工程學院83%的研究生都是留學生,而醫學和健康學院只有15%的研究生是留學生。
悉尼大學提交給議會的數據顯示,中國留學生最多的碩士專業包括商業(4140名中國學生)、媒體實踐(616名)、經濟學(983名)和項目管理(981名)。
在新南威爾士大學,75%的研究生是留學生,而本科生約為30%。
新南威爾士大學和悉尼大學的校長在最近的一次議會調查中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在本科課程中保持較低比例的留學生。
目前,澳洲的大學要求非英語國家的留學生雅思(IELTS)成績至少達到6.5分,某些專業還需要更高的分數。
但澳洲大學導師協會首席執行官Mohan Dhall認為,用來證明學生英語能力的文件並不可靠,建議引入由監管機構管理的測試。
他說,有些學生雖然擁有學位和證明其英語熟練的文件,但在課堂上卻常常無法表現出相匹配的英語能力,「所以肯定是哪裡有問題」。
Dhall表示,老師們經常不得不改變他們的教學方式以適應那些英語水平低於預期的學生,從而導致學術標準下降。
澳洲的高校並不是唯一被指責為留學生降低學術標準的。
今年8月,包括牛津和劍橋在內的著名Russell Group的兩位學者在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發表了一篇匿名文章,警告碩士課程正在因學生缺乏進行討論所需的英語技能而受到影響。
「一個碩士班級的討論上通常是,四分之三的學生來自同一個國家,少數幾名留學生來自其他地方,還有一兩名本地學生,」文章中寫道。
澳洲前移民部副秘書長Abul Rizvi表示:「我不是[教學]專家,」但「班級主要由來自同一個國家的學生組成確實是個問題。」
對此,三所大學作出了回應。
悉尼大學副校長Joanne Wright表示,大學的高學術標準適用於所有學生,學校提供了針對性支持,幫助留學生蓬勃發展。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校擁有來自各種背景的多元化學生群體,所有課程和評估都用英語完成。
墨爾本大學表示:「學生們能夠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一起學習,這創造了一個豐富的環境。」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