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生雞肉不要洗!沒有必要,還非常危險

不要再洗了

買回家的生雞肉,很多人在烹飪之前都會先洗一洗。

然而,這個看似乾淨衛生的習慣,其實是錯的!

最近,新加坡一位醫生Samuel Choudhury就發視頻科普:

生雞肉不要再洗了!

不僅沒有必要,還非常危險!

為什麼這麼說呢?

Choudhury醫生引用了農業部2019年的一份研究報告,其中提到,26%的人在清洗生雞肉時會將雞肉上的危險細菌——比如沙門氏菌——傳播到沙拉上。

你吃了這些沙拉之後,就有可能也感染細菌。

即便你不吃沙拉,細菌感染也同樣存在。

原因很簡單,當你在水龍頭下沖洗雞肉時,雞肉上的細菌會隨著四濺的水花飛向四面八方。

這些帶有細菌的水花最遠可以飛到水槽周圍80厘米遠的地方,污染周圍的其他食材,尤其是水果和蔬菜。

另外,很多人在清洗完生雞肉后,沒有把手徹底洗乾淨,之後你再用手去觸摸其他物品,同樣會造成細菌的二次傳播。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這麼多年都是這麼洗的,也沒見細菌感染呢?

怎麼說呢?

這是個概率問題。

以前沒有不代表以後也絕對安全。

雞肉上的細菌一般有兩種:多彎曲桿菌和沙門氏菌。

根據世衛組織的說法,多彎曲桿菌感染是引發腹瀉的最常見病因。

雖然多數情況下,多彎曲桿菌感染在一周左右自行緩解,但在兒童、老人或免疫系統弱的人中,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如關節炎或甚至是格林-巴利綜合症(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

沙門氏菌也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病原菌,通常在食品處理過程中傳播,特別是在家禽和雞蛋處理中。

沙門氏菌感染的典型癥狀包括腹瀉、發熱和腹痛,通常在12至72小時內出現,並可能持續4至7天。

有研究統計數據顯示:每年記錄的多彎曲桿菌感染多達22萬例,其中大約5萬例都直接或間接地和雞肉相關。

因此,不單是Choudhury醫生,很多專家和機構都建議大家:不要衝洗生雞肉。

比如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就此給出過明確的建議:不要清洗雞肉、火雞,或是其他禽類。

部門也同樣給出過相關的提醒。

比如,就曾專門發起關相關的食品安全宣傳活動。

甚至還為此專門製作了視頻版本的教育短片,提醒大家:永遠不要清洗生雞肉!

那麼,生雞肉應該怎麼處理呢?

Choudhury醫生建議兩種方法:一是直接用紙巾將生雞肉擦乾后再進行烹飪。

二是將生雞肉放入沸水中焯水,這樣可以有效殺死細菌。

需要注意的是,焯水后的水要倒掉。

除了不要洗之外,在處理雞肉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其他的事項。

比如在改刀或是待煮的過程中,不要讓雞肉流出的體液或是血水沾染其它食物。

在冰箱儲存的時候,也切記要生熟分開,並避免滲出液污染冰箱。

你學會了嗎?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