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Z世代已經開始「微退休」!職場規則或將改變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優先考慮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埋頭于無止境的工作。

來說,與其忍受長時間的加班、枯燥的任務和糟糕的職場文化,不如用「微退休」(Micro-retiring)的方式來調整生活節奏,享受當下。

然而,職場專家卻對此提出了警告,認為這可能會對年輕人的職業發展造成不小的影響。

關於職場的態度,各個世代一直存在爭議。

從嬰兒潮一代(Baby Boomers)到X世代,他們往往視「敬業」和「忠誠」為職場準則,習慣全年無休、超時工作,甚至在下班時間依然處理工作事務。

而Z世代的職場觀卻截然不同,他們不再願意為了一份薪水就無條件地犧牲個人生活。

相比之下,他們更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那麼,什麼是「微退休」呢?

簡單來說,就是不再等到60或70歲才來享受人生,而是在年輕時就開始計劃長時間的旅行或休假。

除了合理使用所有的年假外,Z世代還會主動爭取更長的休息時間,因為他們認為頻繁的休整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就像「微退休」踐行者兼內容創作者Adama Lorna所說:「與其等到年老體衰再去,不如趁年輕、精力充沛、身體健康時提前體驗。」

這一趨勢的興起,或許與現代職場的高壓環境息息相關。

Z世代用「微退休」來反抗過度勞累和職業倦怠,拒絕成為職場的「燃盡族」。

心理學家Christopher Fisher博士表示:「微退休讓個體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減少倦怠感,調整狀態,最終以更充沛的精力、更專註的心態回歸職場,讓自己變得更加高效和全面。」

不過,雖然「微退休」聽起來很美好,但它真的沒有代價嗎?

專家們擔心,這種模式可能會對年輕人的職業規劃和經濟狀況帶來負面影響。

頻繁的長時間休假可能會削弱個人的職業穩定性,而職業發展往往依賴於持之以恆的努力和穩定的職場節奏。

Fisher博士提醒:「如果缺乏職業上的連續性和結構感,可能會導致動力下降,甚至錯失重要的職業機會。」

那麼,如何在享受「微退休」帶來的自由感的同時,避免影響職業發展呢?

專家建議,如果你真的想嘗試這一趨勢,就要合理規劃這段時間,不要完全「躺平」。

利用休假時間學習新技能、培養興趣愛好或從事志願活動,確保這段時間對個人成長有所幫助,而不是單純地逃避工作。

你認為「微退休」是職場幸福感的福音,還是職業生涯的一場豪賭?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吃喝玩樂,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