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脹數據創下多年新低、市場普遍預期降息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民眾對經濟前景仍然持悲觀態度。
近日,Westpac發布的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澳洲人的信心依舊「躺平」在悲觀區間。指數雖略有回升,達到92,但距離象徵樂觀的100還有不小差距——而這一低迷狀態,已經持續了整整三年。
為什麼經濟數據在好轉,消費者的心卻還懸著?
AMP經濟學家My Bui給出了解釋:「2024年初以來,確實看到通脹在下降,勞動力市場也保持穩定,大部分消費者本應從中受益,但現實是——信心恢復得很慢,幾乎原地踏步。」
此前,ABS發布的數據顯示,儘管通脹在整體上有所緩解,但生活成本的實際上漲幅度卻超過了通脹本身。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核心通脹率降至2.9%,而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為2.4%。
然而,同期家庭的實際生活成本卻上漲了多達3.5%。ABS指出,除了自籌養老金的退休人群外,大多數家庭的生活成本增長遠超通脹,醫療、能源、住房和保險等支出成為主要壓力來源。
ABS價格統計代理負責人Neel Tikaram表示:「在過去一年裡,抵押貸款利息、保險費用和食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是造成所有家庭生活成本走高的主因。」
Tikaram解釋稱,抵押貸款利息的增加,主要是由於住房債務水平走高,以及大量固定利率貸款到期后被迫轉換為更高的浮動利率所致。
他還補充道:「RBA今年2月進行的首次降息,其影響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才會逐步體現,原因在於現金利率調整通常存在一定滯后。」
儘管如此,市場仍預計更多利好措施即將出台。普遍預期RBA將在下周再次下調利率,年內第二次降息基本板上釘釘。
市場數據顯示,出現「罕見雙降」的可能性接近五五開。如果成真,RBA的官方現金利率將從當前的4.10%直接降至3.60%。
My Bui認為,消費者信心疲軟本身就構成了進一步降息的有力理由。「目前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均處於脆弱狀態,這意味著GDP復甦之路將充滿挑戰。今天的數據進一步強化了RBA年內繼續降息的必要性,我們預計5月和8月將分別再降息25個基點。」
雖然市場普遍預計RBA將在5月再次降息,但專家指出,這對多數家庭來說可能難以帶來即時緩解。
Equifax執行總經理Moses Samaha指出:「即便利率下調,節省下來的利息很可能會被其他生活成本迅速抵消。」他補充道,以當前澳洲平均房屋價值150萬澳元來計算,若想實現每年約2萬澳元的節省,至少需要五次各25個基點的降息,預計這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實現。
他還指出,即便月供降低了,其他生活成本的上升也可能吞噬這部分節省。「關鍵在於消費者如何分配這筆『省下的錢』——是用來提前還房貸?還是支付日常開銷?這取決於家庭的優先事項。」
Roy Morgan首席執行官Michele Levine表示,目前有99萬澳人正面臨極高的拖欠貸款風險。相比三年前,這個數字增加了64.4萬。
儘管如此,也有積極信號出現:越來越多澳洲人通過再融資緩解負擔,信用卡和個人貸款的活躍度也有所提升,反映出消費信心在逐步修復中。
通脹數據的改善和降息預期本是經濟回暖的信號,但在房貸、生活成本、債務結構等壓力長期未解的背景下,澳大利亞家庭的悲觀情緒依然根深蒂固。真正的「鬆一口氣」,或許還需時間與多輪政策協同,形勢才會緩解。
素材來源:9NEWS、NEWS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最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