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延長期房印花稅減免政策!ASIC提醒小企業董事!澳洲紙幣流通量激增!4月失業率穩定在4.1%

新聞目錄

1.維州延長期房印花稅減免政策

2.ASIC最新發聲提醒小企業董事

3.紙幣流通量激增至1037億

4.澳洲4月失業率穩定在4.1%!

5.澳洲「家庭法」將迎來重大變化

1.延長期房印花稅減免政策

據澳洲九號台新聞報道,維州政府宣布將延長針對居民購買期房的印花稅減免政策。這一政策原定從去年10月起實施12個月,現在將再延長一年。

州長Jacinta Allan表示:「這項政策已經顯現成效。通過期房印花稅優惠,平均每人可節省2.5萬。我們站在民眾這一邊,希望建造更多房屋,為下一代創造更多機會。」

這項耗資6100萬澳元的政策將成為下周州預算中住房支出的一部分。

州政府還計劃為東南部和西部的兩個新區域規劃提供資金支持,其中包括1210萬澳元用於區域家庭住宅建設,以及2400萬澳元用於墨爾本公共交通沿線50個活動中心的發展。

然而,Allan政府正面臨來自反對黨的壓力。指責「沉迷於徵稅」,並希望取消明年計劃增加的停車場擁堵費。

反對黨領袖Brad Battin認為:「政府提出的擁堵稅只會阻止人們來到墨爾本。在當前生活成本上漲的情況下,這將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工黨還在努力解決去年宣布的消防服務費翻倍的問題。如果本周議會不支持這項提議,下周的預算將出現20億澳元的缺口。

工黨表示正在進行建設性的談判,但影子財政廳長James Newbury鼓勵跨黨派議員「堅持立場」。

他呼籲:「我們希望跨黨派議員為維州民眾堅持立場,告訴政府「不」。你們做錯了,我們不會支持你們。」

2.ASIC最新發聲提醒小企業董事

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近日發布公告,提醒小型企業的公司董事必須妥善管理公司資金與資產,始終以公司整體利益為出發點,切勿將公司資源用於謀取個人利益。

監管機構強調,董事一旦違反相關法律義務,可能將面臨包括民事賠償、刑事處罰甚至取消董事資格在內的嚴重法律後果。

ASIC指出,公司董事應當履行誠信義務,確保其決策符合全體公司利益,這可能涉及股東、客戶、供應商、員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反之,若董事擅自將公司資金或資產用於個人用途,將可能導致公司無力償債,影響員工工資、供應商賬款及稅務繳納,給企業經營造成連鎖衝擊,尤其會嚴重損害小企業債權人的現金流安全。

根據註冊清算人提交的數據,在2023至2024財年中,約36%的公司倒閉與財務控制不善有關,其中包括將公司資產挪作私用的行為。

ASIC特別提醒董事牢記,公司資產並非個人資產,公司資金不得用於支付學費、度假費用等私人開支。

公司董事在處理公司事務時,必須秉持以公司整體利益為核心的決策原則,及時履行對員工、債權人和稅務機構的付款義務。如遇對財務或合規責任的疑問,應及早尋求專業建議。

在2025年前三個月,ASIC已就董事濫用職權行為展開多項執法行動。其中一位建築相關企業董事被控不誠實地利用董事身份轉移公司資金至個人賬戶,用於私人開支,導致公司清盤並留下未償還的小企業債務;另一位飲料分銷公司董事則被法院判決有罪,原因是其挪用公司資金以支付個人破產撤銷所涉法律費用。

此外,2025年第一季度內34位中小企業董事因未能配合清算程序而遭ASIC起訴,涉及67項違規罪名,累計罰款高達24.45萬澳元。

除了ASIC自身的調查與執法,公司董事還可能面臨其他機構的追責,例如澳大利亞稅務局(ATO)在特定情況下可對未繳稅款直接向董事個人採取行動。

如果公司進入清算程序,清算人有權調查公司倒閉原因,並可在董事涉嫌違反職責時提起民事索賠。ASIC也會支持清算人對未配合提供賬簿記錄的董事採取法律行動。

ASIC 鼓勵公司董事在不確定其法律義務或對公司財務狀況存在疑慮時尋求專業建議以避免出現問題。

ASIC強烈鼓勵所有小型企業董事密切關注企業財務狀況,依法誠信履職。若有疑問,應儘早尋求專業建議。

此外,ASIC 的網站設有小型企業專區,其中包含幫助小型企業公司董事了解其作為公司董事的義務的信息。

3.澳洲紙幣流通量激增至1037億

據澳洲九號台新聞5月15日報道,澳洲儲備銀行(RBA)公布的最新資產負債表數據顯示,目前澳洲流通中的紙幣總額高達1037億澳元,幾乎達到了疫情高峰時期的記錄水平。

這一數字令人瞠目結舌,引發了人們對澳洲是否正在成為無現金社會的討論。

支持現金使用的倡導組織Cash Welcome創始人Jason Bryce指出,澳洲紙幣流通總額的歷史最高紀錄是在2022年12月創下的1039.9億澳元。

他認為,紙幣流通量的增加證明澳洲遠未成為無現金社會。

然而,事實上越來越少的澳洲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實體現金。

那麼,這些紙幣究竟去了哪裡?答案可能出人意料——大部分紙幣可能被藏在床墊下,而不是在超市收銀台使用。

(圖片來源:澳洲九號台新聞)

澳聯儲去年對疫情后紙幣需求的分析發現,實際用於日常交易的現金比例自疫情結束以來下降了約4%,目前約為13%。

如今,只有9%到26%的紙幣用於其原本的用途——合法的日常購物。

分析還發現,有5%到9%的流通紙幣可能已經丟失,另有7%到11%用於所謂的「影子經濟」,即非法或犯罪交易。

然而,澳聯儲估計,絕大多數紙幣(約55%到80%)正被囤積。

RBA在分析中表示:「紙幣需求強勁與交易使用減少之間的矛盾表明,紙幣正被囤積,可能是出於儲值或預防性儲蓄的目的。」

澳聯儲指出,指向囤積的一個強有力線索是高面額紙幣的需求。自2007年以來,通常用於日常交易的低面額紙幣(5元、10元和20元)的增長率僅為年均1%,而同期50元和100元紙幣的流通量每年增長約5%。

然而,澳洲並沒有成為一個囤積者的國家,更可能是少數澳洲人扭曲了數據,持有了所有這些現金。

澳聯儲2022年的消費者支付調查發現,60%的受訪者在錢包之外不持有任何現金。

(圖片來源:澳洲九號台新聞)

大學商學院副教授Andrew Grant表示,儘管持有大量現金的人有時被描繪成偏執狂或末日準備者,但這種趨勢背後有合理和理性的原因。

他指出,高調的網路攻擊案例導致人們對銀行和其他機構缺乏信任,而電子支付系統曾經出現的故障也顯示了依賴銀行卡和手機的危險。

Grant說:「我認為人們確實覺得即使是我們的電子系統也並非萬無一失。」

Grant還提到,經歷過疫情的澳洲人也深知,當絕望來襲時,社會和經濟結構是多麼容易崩潰。

他說:「我們看到人們在超市裡為了衛生紙打架。我們離變得不文明並不遙遠,我想。」

Grant同意澳聯儲的評估,即社會本質上正被分為兩個明確的群體——持有現金的人和不持有現金的人,

儘管年輕一代更傾向於使用電子支付方式,Grant表示,現金對許多人來說顯然仍有實用價值,特別是那些通常更脆弱的老年群體。

4.澳洲4月失業率穩定在4.1%!

5月15日報道,澳洲失業率在4月保持穩定,就業人數增加了89000人,遠超預期。

報道中稱,經季節性調整后,上個月的失業率維持在4.1%,與3月持平。

就業增長幅度在女性中更為顯著,增加了65000人(0.9%),而男性就業人數增加了24000人(0.3%)。

(圖片來源:澳洲廣播公司)

女性就業增長主要集中在全職工作者,4月增加了42000人(1.1%),而兼職工作者增加了23000人(0.8%)。

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的就業人數增加了390000人(增長2.7%),這一年度增長率遠超15歲及以上人口的增長率(2.1%)。

(圖片來源:澳洲廣播公司)

就業的強勁增長使就業人口比率在4月上升了0.3個百分點,至64.4%,僅略低於1月創下的64.5%的歷史最高水平。

隨著正式失業人數(積極尋找工作的人)增加了6000人,4月的勞動力總數增加了95000人,使勞動參与率上升了0.3個百分點至67.1%。

5.澳洲「家庭法」將迎來重大變化

澳洲新聞集團5月15日報道,請注意,澳洲家庭法即將發生變化,這將影響分居糾紛的解決方式。寵物主人和財產所有者尤其需要留意。

這些關鍵的法律變化將在下個月生效,將對分居夫妻如何處置寵物、財產和經濟問題產生影響。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那麼,關於寵物方面有哪些變化呢?

通常情況下,分居的情侶應自行協商寵物的安排,而不需訴諸法院。然而,如果雙方無法就寵物的安排達成一致,可以向家事法庭申請裁決。法院會按照系統制定的具體清單進行考量。

在這些考量因素中包括:

-任何動物虐待行為,包括被視為家庭暴力的威脅行為

-每一方或兒童對家庭寵物的依戀程度

不過,法院也有一定限制,不能就寵物的共同所有權或共同擁有作出裁決。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如果關係結束,我的共同財產和財務如何處理?

通常情況下,分居的夫妻應努力就共同財產和經濟問題做出安排,有時可以通過庭外爭議解決方式。然而,若雙方難以達成一致,可以向家事法庭申請確定財產分割方案。

《1975年家庭法》(Family Law Act 1975)的相關變化包括:

-法院如何確定財產分割方案

-法院在決定財產分割時會考慮哪些因素,包括家庭暴力的經濟影響(如果相關)

這些變化適用於所有分居的夫婦,無論財產分割是由家事法庭裁定還是通過庭外協商。

法院會重點考慮:

-確定雙方的所有財產和負債(債務)

-評估雙方對財產積累及家庭福祉的貢獻

-評估雙方當前及未來的情況,家事法院將考慮諸如雙方年齡、健康狀況,以及子女的照料與住房需求等事項

-僅在考慮所有情況後作出公平合理的判決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網路)

家庭暴力

家庭法將家庭暴力定義為某人通過暴力、威脅或其他行為,強迫或控制家庭成員,或者使家庭成員感到恐懼。

重要的修訂包括:

-在對分居后的財產和財務作出裁決時,考慮家庭暴力的經濟影響(如果相關)

-經濟或財務虐待可能構成家庭暴力,尤其是某人控制了所有財務或支出時

保持不變的是什麼?

-家事法庭不能對從事家庭暴力行為的人進行量刑,家暴罪的起訴在各州和領地的刑事法院進行。

-針對家庭暴力造成的傷害,可能通過犯罪受害者賠償計劃或各州或領地民事法院的命令獲得賠償。

-州或領地法院可以制定或修改針對家庭暴力的保護命令。

財務披露義務有何變化?

分居的夫妻有義務向對方和法院提供所有相關的財務信息和文件。

從下個月開始,這項義務將根據《1975年家庭法》進行管理,而不再依據《2021年聯邦巡迴和家事法院(家庭法)規則》。

這適用於所有與分手后財務和財產相關的爭議,且被視為一種持續的義務。

如果不履行這一義務,可能會對分居的夫婦產生以下影響:

-在財產分割中會考慮不合規的行為

-施加制裁,如費用命令

-因藐視法庭而對一方處以罰款或監禁

-推遲或駁回全部或部分訴訟

保持不變的是什麼?

-現有的財務或財產命令不變,已有命令的人應繼續遵循這些命令。儘管變化適用於所有新程序和現有程序,但若已經開始最終聽證會的程序則不受影響。

-新法律適用於所有事項(除非已開始最終聽證會),即使申請是在2025年6月10日之前提交的。

-沒有律師的法庭當事人可以尋求法律建議以了解變化可能對其產生的影響。

-撫養費問題通常與家庭法財產分割分開處理。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澳洲商圈,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