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爆 | 澳洲醫療大地震!38家醫院瀕臨倒閉,數萬醫護失業
據報道,澳大利亞第二大私立醫院運營商Healthscope負債16億澳元,處境艱難。
Healthscope向債權人發出求助,要求接管董事會並主導尋找新買家,以維持旗下38家醫院的正常運營。
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商業困境,更是一場牽動全國神經的公共衛生危機。
Brookfield資產管理公司於2019年以57億澳元收購Healthscope,意圖將其作為基礎設施型資產進行運營,並通過出售醫院物業獲取資金。
然而,隨著疫情衝擊和醫院運營模式變化(如住院時長縮短、日間手術增多),Healthscope的固定成本大幅上升,加之高槓桿債務,使其在財務上陷入窘境。
如今,Healthscope負債16億澳元,如果進入破產程序,38家醫院面臨關閉風險。
Brookfield向債權人發函,表達了交出控制權的明確意圖。
此次主動交接意在避免Healthscope破產,確保在償債能力尚可時完成控制權轉移。
Brookfield之所以做出此決定,是因為大部分債權人不願延長寬限期,不再給這家加拿大巨頭更多時間來籌措交易資金。
Brookfield顯然認識到,維持償付能力遠優於陷入破產清算。
若Healthscope最終破產,Brookfield不僅損失股權投資,還會在澳大利亞市場遭受信譽損失。
作為一家在澳大利亞擁有大量資產的投資管理公司,Brookfield顯然不願面對這樣的結局。
由於Healthscope旗下38家醫院遍布澳大利亞各州和領地,包括悉尼的威爾士王子私立醫院、墨爾本的Knox私立醫院及達爾文私立醫院等,任何停運或關停都會對澳大利亞醫療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若該醫院停運,將對當地醫療服務帶來巨大衝擊。
Healthscope的財務困境也讓員工憂心忡忡。
他們擔心裁員、醫院關閉,以及管理層動蕩影響醫療質量。
目前,Healthscope已經表示,其現金餘額為1.1億澳元,足夠維持所有權變更期間的正常運營。
這一決定被認為是避免醫院關閉和裁員的重要舉措。
由於疫情后私立醫院普遍面臨工資上漲、成本通脹及患者流量減少等挑戰,澳大利亞政府已對私立醫院行業的生存能力展開調查。
去年年底,Healthscope就宣布,計劃向多個醫療基金的成員收取「醫院設施費」,當天服務50澳元,隔夜服務100澳元。
該集團指,費用將用於彌補醫療保險支出與不斷上漲的醫院護理費用之間的差距。
不過兩間私人保險公司Bupa和澳洲健康服務聯盟(AHSA)拒絕支付,並威脅要採取法律行動來阻止收取費用。
Healthscope隨後表示,在對方拒絕支付醫院設施費后,被迫提前終止合約。
私家醫院行業機構Private Healthcare Australia批評,Healthscope向每位患者收取費用的做法是前所未見,是「美國做生意的方式」,但也指這是一個跡象,顯示保險公司對私家醫院的資金支持嚴重不足。
今年年初,Healthscope 關閉霍巴特和達爾文的產科病房。
當時,全國婦產科專科醫生協會主席 Gino Pecoraro 表示,Healthscope 的決定突顯了澳大利亞私營醫療保健行業日益增長的不穩定性,私立醫院運營商面臨的財務壓力加劇了這種不穩定性。
目前,有消息稱,加拿大私募基金HMC Capital已通過美國銀行出售了Healthscope部分貸款。
債務購買方包括加州Canyon Partners、Paul Singer的Elliott Management和倫敦Polus Capital,其中Polus現已成為最大債權人。
據了解,Healthscope的債務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為每澳元30至50分,若想整體收購公司,預計價格在3億至4億澳元之間。
如今,Ramsay Health Care、St Vincent』s Health、Epworth Healthcare等多家私立醫院集團,都對Healthscope部分資產表現出濃厚興趣。
Ramsay Health Care仍是最有可能接手Healthscope部分醫院資產的買家,但由於市場壟斷問題,面臨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的監管挑戰。
倘若Healthscope最終面臨關閉或破產風險,ACCC是否會在收購案中網開一面,尚未可知。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僑居澳洲資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