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澳洲的藥房,你是不是也被那一片片醒目的黃色或粉色促銷標籤吸引?
貨架上到處都是「Great Value」或「Lower Prices」的字樣,讓人感覺彷彿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折扣賣場,不買就虧大了。
然而,你看到的「折扣」真的存在嗎?一項最新調查揭示,這些花花綠綠的價格標籤,可能正在「誤導」消費者,讓你以為自己享受了優惠,但實際上並沒有……
1、大多數人都上當了
澳洲消費者權益組織Choice最近發布了一項針對澳洲主要藥房價格標籤的研究。他們調查了1000多名消費者,詢問他們是否能分辨Chemist Warehouse、Priceline和Terry White等大型連鎖藥房里,那些通常是亮黃色或粉色的標籤,是否代表著比常規價格更低的折扣。
結果令人驚訝:絕大多數受訪的購物者表示,藥房里過度使用明亮彩色的標籤讓他們感到困惑。
更具體地說,三分之一的購物者表示,他們很難確定商品是否真的打了折。
Choice的調查人員還發現,在這些大型澳洲品牌藥房中,許多產品的價格標籤使用色彩鮮艷的超大尺寸標籤,這些大標籤甚至會遮擋住下面顯示相同價格的較小貨架標籤。
這意味著,一些顧客以為自己享受了折扣,但實際上這樣的折扣根本不存在。
Choice的高級活動和政策顧問Bea Sherwood指出:「我們的新研究發現,消費者在藥房過道中經常遇到的那些黃色和粉色促銷標籤,非常令人困惑。」
2、心理學作祟:色彩觸發折扣聯想
為什麼簡單的顏色標籤有如此大的魔力?Swinburne University市場營銷學教授Sean Sands解釋說,零售標識可以通過微妙的心理暗示來影響消費者行為。
他表示:「明亮、醒目的價格標籤,特別是那些通常與折扣相關的顏色,比如紅色或黃色,即使沒有提供任何折扣,也能觸發消費者對『省錢』的假設。」
這利用了行為經濟學中所謂的「啟髮式加工」(heuristic processing)原理。在繁忙的零售環境中,消費者往往沒有時間仔細對比和分析每一個價格,而是依賴視覺上的「快捷方式」來快速做出購買決定。
當他們看到代表「促銷」的顏色(如黃色、粉色)時,大腦會迅速關聯到「折扣」、「優惠」,從而繞過了理性分析價格的複雜過程。
這種快速、自動的思考方式,雖然節省了時間和精力,但也容易受到誤導。在充斥著促銷色彩的藥房里,消費者的大腦更容易被這些視覺線索「綁架」,快速得出「這裡有便宜可撿」的結論,而忽略了去核實真實的價格信息…
澳洲國立大學市場營銷學講師Andrew Hughes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他的研究關注情感和情緒反應在溝通和營銷中的作用。
他認為,一些大型連鎖藥房使用了「不道德的營銷策略」,他甚至覺得這種策略「應該是非法的」。
3、「遍地便宜貨」其實是錯覺
Hughes教授指出,過度使用彩色價格標籤會在消費者心中創造一種情感反應,讓他們覺得自己在買東西時總是能獲得最優惠的價格,但現實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他形容這種現象已經達到了「每個過道都充斥著這種標籤,達到飽和的程度」。這種飽和感導致的結果是:「消費者會相信,在每一個過道、每一個品類中,都有便宜可撿。」
然而,問題在於:「我們沒有參考點來確保我們真的獲得了便宜。」
換句話說,當所有東西都標上了「促銷色」時,消費者很難區分哪些是真正的折扣,哪些只是常規價格穿上了「促銷外衣」。這種視覺上的「折扣轟炸」,讓消費者的大腦疲於應付,更容易依賴啟髮式加工,而非理性分析。
Hughes教授也提到,像這樣使用營銷手段不一定違法,使得監管變得困難。
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規定,企業不得誤導顧客,包括不能以一個產品從未以該價格銷售過的推薦零售價(RRP)來對比展示所謂的折扣價。然而,Hughes教授認為,構成「誤導顧客」的標準可能是一個「灰色地帶」。這個模糊的界限可以被商家用來對付消費者。
他直言:「在定價方面,你觸犯法律的領域非常少。」只要你沒有在定價上明確地「誤導」消費者(例如虛構原價),商家就知道消費者容易受到這種營銷手段的影響,並可能被利用。
4、行業普遍現象
Hughes教授補充說,這種營銷手段並非大型連鎖藥房獨有。一旦大玩家開始使用這種策略,其他商家就會覺得「我要麼跟著做,要麼就會失去生意」,於是也效仿同樣的定價模式,因為他們也想利用類似的營銷方式。
這形成了一種行業性的趨勢,使得彩色標籤的「折扣感」進一步泛濫。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Choice呼籲提高藥房標籤的透明度。他們特別關注「推薦零售價」(recommended retail prices)的使用問題,商家通過展示一個高於實際常見售價的推薦零售價,可能導致人們過高估計當前「折扣」的價值。
在Choice的調查中,Priceline藥房回應稱,他們的一種標籤,「Love Lower Prices」,確實代表了折扣。但另一種標籤,「Great Value」,則不代表折扣。
Choice已經聯繫了Chemist Warehouse和Terry White Chemist對此置評,但對方並未回復。
5、給消費者的建議
面對藥房里鋪天蓋地的彩色標籤「轟炸」,我們作為消費者應該如何應對,避免掉入「色彩陷阱」呢?
Andrew Hughes教授給出了一個實用的建議:在這些大型藥店購物時,放慢腳步,客觀地思考價格,這有助於消費者從營銷策略中分辨出真正的便宜貨。
具體來說,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不要僅僅依據標籤顏色判斷是否有折扣
· 彩色標籤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其背後可能沒有真實的優惠
· 仔細尋找原始價格或參考價格。如果彩色標籤旁邊或下方有更小的標籤,核對上面的價格是否與彩色標籤上的價格不同。如果兩者價格相同,那麼這顯然不是一個折扣。
· 關注單價或每單位價格。這能幫助你更客觀地比較不同規格或品牌的商品價格,不受花哨標籤的影響。
·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貨比三家。了解同一商品在不同藥房的常規售價水平。
· 警惕「推薦零售價」(RRP)。這個價格往往很高,商家用它來襯托當前的售價顯得很優惠,但商品可能從未真正以RRP出售過。
· 判斷優惠程度,最好是和近期或常規的實際銷售價格相比。
下次當你走進藥房,面對五顏六色的標籤時,不妨多留一個心眼,問問自己:這真的便宜嗎?還是僅僅是色彩在「騙」我?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澳洲小黃鵝,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