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開場
每個月房貸一扣
賬戶就「瘦身」得驚人
連帶著柴米油鹽
孩子學費、興趣班都要精打細算
過去兩年
澳洲家庭在高利率下苦苦支撐
媽媽們最懂那種
「什麼都漲,只有工資沒漲」的無力感
但今天
終於傳來一絲令人振奮的消息——
澳聯儲宣布降息
RBA官宣降息啦
NO.01
周二下午,澳聯儲悄悄丟下一個「重磅好消息」——自2023年5月以來首次降息!
官方現金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 3.85%,為兩年來最低水平。
這對我們這些在還房貸的普通家庭來說,簡直就是一口「久違的空氣」——
如果你的房貸是66萬澳幣
每月可以少還213澳幣一年下來,就是2600多澳幣
能交幾個月的學費、水電煤都綽綽有餘
那麼關於為什麼會降息?澳聯儲的官方解釋是:「當前通脹已回落至目標附近,經濟也趨於穩定,因此適度放鬆貨幣政策是合適的。」
說白了,就是通脹沒那麼嚴重了,終於可以不再勒緊褲腰帶。
不過他們也提醒:「經濟前景仍然不確定。」
所以這不是「放飛自我」,而是給家庭一點緩衝空間。也就是說,如果你正打算換房、賣房,這是個值得關注的轉折點哦。
未來的更多降息還在路上
NO.02
其實話說回來,之前咱們就有提到過,為了保護澳洲經濟,即使通脹略高一點,也不會再一味死盯利率不放了。
更重要的是
全球局勢也不安穩——
美中之間的貿易戰升級,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了145%的進口關稅,中國也對美國產品加了125%的稅。
這種局面,必然會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包括我們澳洲。
之前Westpac就有預計:5月一定降息
8月和11月可能還會再各降一次
畢竟只要CPI數據符合預期,降息就是水到渠成。
AMP首席經濟學家 Shane Oliver也提醒大家:之前三年,大家都在關注高通脹,但現在真正的大問題,是美中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調低了澳洲的經濟增長預期,預測因為貿易戰,澳洲可能損失130億澳元的經濟規模!
經濟下滑,消費疲軟,樓市也受影響,自然也帶動通脹降溫。
所以,現在保護經濟比控制通脹更重要了。
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降息,讓大家手上多點錢!
雖然整體經濟環境還是有點緊張,但降息總算能給家庭預算鬆鬆綁,讓我們在育兒、買菜、繳學費這些日常開銷上,稍微喘口氣~
大規模降息還得看下半年
NO.03
面對不斷攀升的生活成本,關於降息的預測無疑牽動著無數家庭的心。畢竟青菜再怎麼跌,也不如少換點房貸來的強!
就像剛剛辣媽說的:雖然整體通脹率有所回落
但核心通脹率依舊居高不下
生活成本的壓力依舊沉甸甸地落在我們肩上
無數媽媽們都在心中暗自期盼:什麼時候家庭預算能稍微輕鬆一點?
什麼時候我們
可以不用為每個月的賬單操心那麼多?
近幾個月,許多家庭收到了一些來自政府的電費補貼,這確實在短期內為電費賬單減輕了一部分壓力。
然而,這些補貼只是「救急不救窮」,一旦補貼到期,通脹壓力或許會再次襲來。
真實的情況是酒精和煙草的價格仍然在上漲。酒類價格上漲了3%,而煙草價格更是飆升了13.4%。這對一些家庭的預算可能會有影響,但好在這是生活成本中較小的部分。
住房和租金價格方面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很多家庭的決策。雖然租金略有下降,從7.1%降到了6.8%,但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
自住業主購買新房的價格也有所上漲,從0.1%至5.1%,這對準備購房的家庭可能需要多加註意。但是昨天RBA雖然沒降息,可市面上不少銀行都在暗戳戳的降利率,也算是間接幫市場在恢複信心!
財政部長Jim Chalmers聲稱經濟正在朝「軟著陸」的方向發展,但對於日常生活在柴米油鹽中的媽媽們來說,我們更關心的是:這樣的好消息能否長久?
補貼結束后,家庭的實際開支
是否會再度反彈?
總之,現階段,在政府、RBA、銀行和市場之間的政策拉鋸中,許多媽媽們或許感到無力,畢竟咱們能做的只是「乾等著下次降息」不是嗎…
The End
辣媽結語
最後呢,辣媽給到的總結就是
雖然一些生活成本依舊上漲
但整體物價的下降趨勢讓人感到一些寬慰
接下來
媽媽們可以繼續關注生活中的每一筆支出
合理規劃家庭預算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好消息
編輯:辣媽幫
來源:綜合整理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悉尼辣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