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澳洲公司破局中國壟斷,重稀土提煉成功

(圖片來源:News)

一家製造之外實現了重稀土元素生產的全球性突破,分析師稱此舉是讓長期由中國主導的供應鏈實現多元化的關鍵一步。

新聞集團報道,Lynas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s)宣布,其在馬來西亞的工廠已成功生產出氧化鏑。這標志著該元素首次在中國製造之外實現商業化分離。該公司還計劃在未來幾周內,于同一地點提煉另一種重稀土元素鋱。

專家認為這一進展意義重大,但同時警告稱,這也凸顯了在為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關鍵材料構建替代供應鏈方面存在的廣泛挑戰。

稀土元素(REEs)包括17種金屬,應用範圍廣泛,從智能、LED燈到電動汽車電機和制導導彈均需用到。

釹和鏑對生產用於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汽車電池的強力永磁體至關重要。儘管名為「稀土」,但這些元素在地殼中相對常見,只是很少以具有經濟開採價值的濃度存在。

像鏑和鋱這樣的重稀土元素比輕稀土元素更稀缺,通常也更有價值。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目前主導著稀土行業,佔全球採礦產量的60%以上,精鍊供應的92%。

(圖片來源:News)

通過在馬來西亞生產氧化鏑,Lynas已成為中國以外唯一商業化分離重稀土的生產商。該公司未披露提煉了多少鏑。

基準礦物情報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高級分析師Neha Mukherjee表示:「這是一個重要里程碑。Lynas的進展標志著一次真實且及時的轉變,儘管它並未消除對更廣泛的全球多元化努力的需求。」

這一消息發布之際,正值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出口管制和許可延遲給全球稀土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Stormcrow Capital總裁Jon Hykawy警告稱,應客觀看待這一成就。

「Lynas開採的礦石中重稀土含量相對較少,因此其產量不可能太大。Lynas可以生產鋱和鏑,但產量不夠,還需要更多。」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很大程度上源於其長期的產業政策,這通常涉及低成本、破壞環境的開採方法。

在環境法規更嚴格的國家,中國的做法更難複製。Hykawy表示:「生產成本更高,因此它們需要價格上漲才能獲得可觀的利潤。」

Mukherjee補充稱,價格壓力仍然是一個重大障礙。「一年多來,價格一直無法支持新項目的開發,」她說,「在當前價格水平下,大多數非中國項目難以實現收支平衡。」

Lynas已在其馬來西亞工廠調試了額外產能,該工廠旨在每年生產多達1500噸重稀土。

如果專註于鏑和鋱的生產,這可能佔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該公司還在得克薩斯州建設一座加工廠,儘管成本上升已引發人們對其可行性的質疑。

*以上內容系網友勇闖自行轉載自大,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