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請願,讓正義不再因年齡打折!
澳洲的青少年犯罪,放在世界上都可以說是「惡名遠揚」。
未成年人的身份,成為了他們在澳作惡時最大的保護,讓他們做起惡來,往往是真的可以用「無法無天」來形容,且還在越來越甚,越來越狠。
過去可能不幸與他們遭遇,也就是飆飆髒話,整點小偷小摸那一套。
現在卻是動輒就是一頓拳腳相加,匕首、砍刀、甚至是槍,也是說來就來。
而更讓我們華人頭疼的是,就在最近,這些青少年團伙還將拳頭專門對準了我們這些華裔面孔,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實施暴力襲擊!
從Eastgardens的兒童公園到Redfern的街頭,從華人夫婦到留學生,暴力事件頻發,上萬人聯署請願,中國駐悉尼總領館連續發聲。
澳大利亞也真的是到了該和青少年犯罪做個了解的時候了!
01、華人夫婦被8名青少年圍毆
5月21日下午5點15分,Eastgardens 的 Oscar Place 小區外,42 歲的 E 女士和丈夫像往常一樣準備接孩子,卻在 Chauvel Green 兒童遊樂場附近遭遇噩夢。
一名 14 歲左右的少年突然衝上來辱罵E女士和她的丈夫,隨後一群年齡在 12-15 歲的青少年從四面八方湧來。
E 女士被從背後拽倒在地,頭部和面部遭持續腳踢,大概被她們打了2-3分鐘,據E女士表示:「她們用衣服蓋住我的頭,根本站不起來,而且人太多,根本無法還擊。
我感覺至少有 10 個人在打我。」
她的丈夫試圖護妻,卻被拳頭擊中眼睛和面部,直到一名遛狗路人喝止,施暴者才四散逃離。
經醫院診斷,E 女士手指骨折、全身多處淤青腫脹,視力受影響,丈夫也因腦震蕩需持續觀察。
「他們邊打邊喊髒話,路過的白人卻沒事,這就是針對華人的攻擊!」E 女士悲憤地說。
這件事也給她帶來了心理陰影,現在她特別害怕出門。
而像這樣恐怖的時間,在最近已發生過多次!
02、中國情侶、留學生接連遭襲
這場危機早已超出偶發範疇,多名受害者證實,同一夥青少年長期在悉尼東部作案,且目標明確針對亞裔。
1. 留學生夜歸被踹臉致腦震蕩
5 月 16 日晚 11 點 23 分,悉尼大學留學生 Ami 騎行至 Redfern 時,被 6 名青少年從暗處衝出踹倒。
「第一腳就踹在我臉上,留下了鞋印,接著他們圍著我踹頭。」Ami 倒地后被共享單車壓住,左眼受傷、輕微腦震蕩!
Ami事後回憶稱,襲擊者有6、7名,都是年齡在10到14歲的西人青少年。
報警后卻被告知:「未成年人即使被捕,少年法庭也可能無罪釋放。」
2. 情侶街頭遭亂石爆頭
5 月 18 日,Jay 和女友在 Eastgardens 的 Finch Dr 步行時,突遭一名青少年沖他們大罵,並且用鵝卵石猛砸兩人頭部。
「石頭砸在頭上發出『砰』的聲響,接著十幾個人衝過來,把我們按在地上打。」Jay 回憶,他們專攻頭部,導致他後腦勺腫起多個包,嘴唇撕裂出血,腿部淤青……
雖然Jay也報了警,但警察到場后只說:「下次再受到襲擊時應即刻報警。」態度十分敷衍。
3. 目擊者曝 「只攻擊中國人」 言論
據報道,以上所發生案例都是被同一群青少年襲擊,且攻擊目標都是亞裔。
在 Green Square 麥當勞,目擊者 Emma 看到這群青少年對華人豎中指、吐口水,甚至叫囂 「只對中國人動手」。
當她拿出手機錄像時,被施暴者發現了,於是對方對Emma說各種髒話,甚至
惱羞成怒扔椅子、鐵桶,「他們就是認準了我們不敢惹事。」
而且,「他們知道自己是未成年人,法律拿他們沒辦法。」
一名受害者無奈表示,許多人因擔心簽證問題不敢自衛,形成 「施暴者無忌憚、受害者不敢反抗」 的惡性循環。
03、華人社區萬人聯署請願
暴力事件在中文社媒刷屏,憤怒的華人不再沉默,一場聲勢浩大的維權行動迅速展開。
1. 線上請願掀高潮
在Change.org發起的請願活動中,截至發文前,已有 15,857 人聯署呼籲改革青少年法律,要求 「取消對未成年施暴者的過度保護,將種族動機納入量刑」。
請願者留言:「當『孩子』成為暴力的擋箭牌,法律就成了受害者的枷鎖。」
【請願鏈接:https://chng.it/FZWnrSJnTG】
2. 線下抱團織密安全網
數百名華人自發組建 「安全互助群」,在 Eastgardens、UNSW 周邊巡邏,分享實時預警。據網友分享的一段視頻顯示,當施暴者躲入肯德基后廚時,數十名華人聚集店外要求其出面。
華人網友表示:「我們不是暴徒,但也絕不任人宰割。」
3. 受害者呼籲:別讓恐懼成為常態
「大家不敢自衛,怕影響簽證;不敢發聲,怕遭到報復。」Ami 指出,這種心理被施暴者利用,「他們知道我們顧慮多,才會變本加厲。」
目前,已有 數十名受害者加入維權群,更多人通過微博、小紅書分享遭遇,話題 #StopAsianHate 閱讀量超百萬。
04、總領館和澳洲警方緊急介入
事件引發中澳官方高度關注,但新州警方司法處理的滯后性引發爭議。
1.總領館連發兩條提醒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連發了兩條公告。
先是表示中國駐悉尼總領館對此事件高度重視,堅決反對並強烈譴責暴力行為,表示將盡最大努力,採取有效措施,保障領區中國公民正當權益。
同時,總領館提醒領區中國公民密切關注當地新聞和時事動態,留意所在區域治安狀況,強化個人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能力,盡量減少夜間出行。如遇突發情況,及時撥打澳大利亞警方緊急電話 「000」;如有需要,可聯繫駐悉尼總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澳大利亞報警電話:000(緊急情況);
澳大利亞警方求助電話:131444(非緊急情況);
中國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熱線:+86-10-12308、+86-10-65612308;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熱線:+61-2-95505519。
2.新州警方逮捕七名施暴者
這一事件引發強烈反響后,目前新州警方和政府這邊也終於都有了具體動作。
截至目前,已有7名涉案的青少年被抓!
新州議員李逸仙也對最近發生的暴力襲擊事件發表聲明,表示這件事引起了華人社區巨大的憤怒和不安。
他已與新州司法部長進行交談,對方承諾會高度重視此事。
李逸仙表示,新州政府非常重視社區安全,不允許發生針對任何人的暴力行為。
同時也提醒華人要合法保護自己,但還是要將抓捕罪犯的工作交給警察。
這場危機無疑暴露出澳洲青少年司法體系的深層矛盾:年齡豁免的爭議:根據《青少年犯罪法》,10-17 歲未成年人可享受司法豁免,輕則警告,重則拘留但不留案底。此次被捕的 12 歲女生,即便定罪也可能免於監禁。
種族歧視的隱形門檻:受害者需自行舉證 「種族動機」,但語言障礙、取證困難讓多數案件止步于 「普通襲擊」。
社區治理的缺位:Eastgardens 居民早有投訴,但警方長期未採取針對性巡邏,導致團伙做大。
05、華人自保指南:警惕、團結、維權
面對持續威脅,在澳華人需掌握以下生存策略:1. 危險區域預警
高風險時段:下午 3 點 – 6 點(放學后)、夜間 10 點后;
重點區域:Eastgardens 的 Oscar Place、Chauvel Green 公園、UNSW 校園周邊、Redfern George Street;
避險建議:避免單獨前往偏僻公園、公交站,購物選擇人流密集時段。
2. 遇襲應對三原則
不激怒,巧取證:保持冷靜,避免肢體衝突,暗中開啟手機錄像(優先拍攝施暴者面部、衣物特徵);
速報警,留證據:撥打 000 時清晰說明 「種族歧視攻擊」(Racial attack),要求警方記錄案件編號;
聯領館,尋支援:遇警方不作為,可聯繫總領館協助溝通,或通過華人律師協會(如 ACLA)尋求法律援助。
3. 長期維權路徑
參与請願:通過鏈接聯署,要求立法明確 「種族動機攻擊」 加重刑罰;
數據留存:建立 「反亞裔暴力」 資料庫,統計襲擊時間、地點、特徵,為警方和議會提供決策依據;
文化發聲:通過本地媒體、學校活動普及反歧視理念,打破 「華人好欺負」 的刻板印象。
總之,華人不惹事,但絕不怕事!當青少年暴力披上 「年齡」 的外衣,當種族歧視躲在 「未成年」 的背後,我們必須用團結和法律的力量捍衛權益。
最後,記得轉發擴散,讓更多同胞警惕危險;聯署請願,讓正義不再因年齡打折!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澳洲自行轉載自悉尼留學圈兒,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