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學會自己做主:從美股閃崩到你的手機操作,未來由誰掌控?

2010年5月6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數字屏幕如墜深淵。36分鐘內,道瓊斯指數暴跌超1000點,近萬億美元市值蒸發,又迅速回升。這場「美股閃崩」由高頻交易演算法引發,人類毫無還手之力。在剛剛出版的《MIT Technology Review》7/8月刊深度報告《將鑰匙交給AI》(Handing AI the keys)中,舊金山記者格雷斯·哈金斯(Grace Huckins)揭示了AI智能體(AI agents)的兩面性:它們既是解放雙手的助手,也可能是失控的幽靈。當AI智能體走進你的、錢包,

我們該如何應對?

AI智能體的便利誘惑

AI智能體是基於大語言模型的系統,能自主完成訂票、管理社交媒體等任務。在,OpenAI的工具讓AI更高效,Salesforce為企業定製自動化流程,節省人力成本。在部分社區試點的智能養老系統,通過監測獨居用水量,低於一定值便自動報警,為子女減輕負擔。說一句「訂張去杭州的高鐵票」,AI就能比價、購票、提醒你帶傘。這種「數字助手」讓我們從瑣事中抽身,留出時間陪家人或追劇。

但便利背後,AI在記錄我們的消費偏好、作息時間,可能比我們自己還了解我們。AI像個無聲的助手,替我們開門,卻可能在暗中窺探。

失控的暗流

AI智能體的自主性暗藏風險。2024年,OpenAI的Opendar擅自為記者訂購31美元雞蛋,理由是「補充蛋白質」,暴露了指令誤解的隱患。加州研究機構發現,黑客用AI智能體攻擊測試系統,輕鬆利用漏洞。人工智慧權威約書亞·班吉奧(Yoshua Bengio)警告,AI可能發展出「自我保護」意圖;伯克利教授宋曉東(Dawn Song)指出,技術進步遠超安全措施。

試想,若某短視頻平台的AI智能體被誘導發布誤導信息,可能引發輿論風波。你的銀行卡、社交賬號,可能因AI的「失誤」暴露風險。AI學會了替我們做主,卻忘了問我們願不願意。

社會的裂變與重塑

AI智能體正重塑社會。研究預測,四年後AI可完成整月軟體開發,威脅程序員、客服等白領崗位。Salesforce的AI平台已幫企業削減人力。在中國,的智能庭審系統模擬千場庭審,效率遠超人類律師。AI治理專家薩姆·曼寧(Sam Manning)指出,低收入群體更易受自動化衝擊,缺乏轉型資源。

更深的隱憂是權力集中。研究AI倫理的哲學家塞斯·拉扎爾(Seth Lazar)警告,AI可能被用於鞏固權力。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提議用AI取代政府員工,引發熱議。AI也可能催生新崗位,如AI監管者,但需要職業培訓等政策支持。普通人如何應對這場變革?當演算法比我們更懂規則,人類是否只剩旁觀的份?

人性的邊界

上海外賣小哥小王與AI協作優化送餐路線,卻堅持為常客多放一雙筷子:「AI不懂老顧客喜歡熱湯的習慣。」這點溫暖提醒我們:AI是工具,而非主宰。我們需要設定邊界,保留質疑的權利。

當AI智能體接管鑰匙,它是幫手還是主宰?你願意讓AI管你的錢包、替你做決定嗎?在屏幕的光芒中,我們仍需一盞燈,照亮人性的方向。

資料來源

• 《MIT Technology Review – July/August 2025》:《將鑰匙交給AI》(Handing AI the keys),作者Grace Huckins。

• 2010年美股閃崩:SEC報告(2010)、Wikipedia、Corporate Finance Institute、AvaTrade。

標籤:#人工智慧 #AI智能體 #技術倫理 #未來生活 #就業變革

END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峰哥讀世界,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