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澳洲最新研發神葯,糖尿病人或將永久告別打針

//前言//

重磅!

科學家們,

又在醫學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這一困擾數千萬人的疾病,

有了重大轉機!

#01:

澳洲研發新藥物

糖尿病人或將告別打針

在澳洲,有超13萬人患有1型糖尿病,全球患者更是近千萬,該疾病可能導致多種併發症,包括腎臟問題、神經問題甚至失明、截肢,患者依賴定期注射胰島素維持生命。

對於許多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與胰島素注射器為伴早已是生活常態。

圖片來源:abc.net.au

反覆的穿刺不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生活質量。

但現在,澳洲的最新研究,卻讓一個聽起來像 「黑科技」 的場景正一步步向我們靠近——未來,或許只需吞服一顆小小的藥丸,就能替代繁瑣的注射流程!

圖片來源:9news.com.au

這一突破性進展來自澳洲本土生物科技公司 Endo Axiom。近日,該公司宣布,其研發的 「胰島素膠囊」 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並在澳洲開展人體測試。

公司首席執行官 Nicholas Hunt 博士難掩興奮:「我們即將驗證它是否真的對 1 型糖尿病有效,想到這一時刻的到來,我們無比激動。」

圖片來源:9news.com.au

這款即將進行臨床試驗的藥丸,絕非普通的口服胰島素,據研究人員表示,它更像是一種「智能胰島素」。

其核心技術依託納米技術,且已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安全有效。

從結構上看,藥丸擁有三層特殊構造,能大幅提升胰島素在腸道內的吸收效率。

更令人稱道的是它的「智能」之處:這種胰島素能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自動「開關」——當血糖升高時,它會主動發揮作用,而當血糖偏低時,又會自動停止工作。

正如Hunt博士所強調的:「這樣的組合,此前從未有人敢投入臨床試驗。」

對於研發團隊來說,這項技術不僅是一場技術挑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人生使命。

團隊成員Sophie Kang自身就患有1型糖尿病,對她而言,這項發明的意義遠超技術本身:「它能讓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變得更簡單,也有助於打破人們對糖尿病的偏見。

圖片來源:9news.com.au

據了解,這款 「智能胰島素膠囊」 將於明年初正式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該項目已獲得政府100萬的撥款,這筆資金將助力這項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現實,最終成為能切實幫助患者的產品。

而Endo Axiom也是14家獲得聯邦政府總計1200萬澳元資金支持的澳洲初創醫療公司之一,這些資金旨在推動新型藥物和醫療設備的研發。

聯邦衛生部長Mark Butler表示,澳洲的醫學研究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但過去,太多科研成果被送往海外,未能真正服務於澳洲民眾。

而此次對本土醫療初創公司的資金支持,正是為了改變這一現狀。

一旦實驗成功,未來這種藥物,將會全面改變糖尿病的治療模式,為患者帶來實打實的好處。

此外,在上個月,還有一項世界首創的糖尿病藥物試驗,在澳洲啟動。

#02:

世界首創藥物試驗啟動

全球近千萬人有希望了

今年4月底,一種旨在治療1型糖尿病根本原因的世界首創藥物人體試驗已在澳洲開始,可以減少注射胰島素的需要,甚至有可能完全阻止疾病的發展!

圖片來源:abc.net.au

這項突破性研究由Ranjeny Thomas花費超過25年研發,她解釋:「這種療法直接針對自身免疫疾病的根源。」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免疫系統開始將「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識別為「需要攻擊和摧毀的目標」,這是數十種自身免疫疾病之一,即身體開始攻擊自身。

而這種名為ASITI-201的實驗性藥物旨在重新訓練免疫系統,使其不再攻擊產生胰島素的胰腺細胞(即β細胞)。

圖片來源:abc.net.au

該藥物通過皮下注射給葯,結合了1型糖尿病患者β細胞中的蛋白質片段和維生素D,以平息免疫反應。

Thomas教授表示,如果試驗成功,該藥物將首先用於新確診患者,以保護殘留的β細胞,並減少胰島素需求。

目前,這項首次人體試驗有36名參与者,將測試藥物安全性,同時監測其對免疫系統和葡萄糖耐受性的影響。

試驗仍在招募年滿18歲且確診5年內的患者,以外受試者參与者可獲得交通補助。

後續計劃納入兒童患者——他們胰島素依賴的進展更快。

圖片來源:abc.net.au

未參与試驗的糖尿病澳洲研究主任Grant Brinkworth教授評價:「若成功,這項研究可減少或消除患者終身每日胰島素注射的需求,降低糖尿病相關健康併發症風險。」

就在去年,全球醫學界還傳來了一個重磅好消息。

#03:

重磅好消息: 世界首例!

25年糖尿病患者被治愈

去年,中國上海一家醫院成功治愈一名有25年糖尿病病史的病患。

目前這名病患已經有33個月徹底脫離胰島素。這是世界首例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治愈糖尿病獲得成功的病例。

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幹細胞來源的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成功治愈胰島功能嚴重受損糖尿病的病例。

相關科研團隊歷經十多年研究,利用患者血液PBMC重編程為自體iPSC細胞,並使用國際首創技術使之轉變為「種子細胞」即內胚層幹細胞(Endoderm stem cell, EnSC),最終實現在體外再造胰島組織(E-islet)。

被治愈的男病患今年59歲,有25年二型糖尿病病史,並發展為終末期糖尿病腎病(尿毒症),且2017年曾接受過腎臟移植。不過由於他的胰島功能近乎衰竭,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島素。

他於2021年7月19日在上海長征醫院接受了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治療,手術后的第11周,他便開始完全脫離外源胰島素,口服降糖葯也逐步減量,並在第48周和56周實現徹底撤葯,目前他已徹底脫離胰島素長達33個月。

殷浩表示,這是國際上首次使用自體衍生胰島治療胰島功能受損的T2D患者的人體組織替代療法。

此外,醫院也說,該聯合團隊也成功開展並治愈了多例脆性一型糖尿病患者。

未來團隊的重點,會放在幹細胞來源再生胰島組織的相關研究,進一步開發出無須免疫抑制的「通用型」再生胰島組織,讓廣大依賴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有新的療法可以選擇。

最後

越來越多的技術進展,

讓糖尿病患者減輕治療負擔,

甚至讓治愈變成了可能。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澳洲的家一,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