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學生英文水平太差!?不到1%的學生獲得HSC高分…

究竟是誰還在HSC里栽跟頭啊?!

的HSC高考里,英語是唯一一門所有學生都必須選修的科目。

可最近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學生,尤其是普通中學的,正在做出一個可能影響他們ATAR成績的重要選擇:放棄英語進階課程(English Advanced)

轉而選擇標準英語(English Standard)

從2019年到2024年,選修進階英語的學生比例從35.4%下降到了33.8%;而選修標準英語的比例則從42.8%上升到44.2%,等於有2000多名學生選擇了「看似更容易」的那條路。

但真實情況是:選了標準英語的學生

拿高分的概率非常低

去年有近3.3萬名學生選了標準英語,最終能拿到90分以上(Band 6)的人,不到200人,也就是說連1%都不到;而在2.5萬名進階英語學生中,卻有超過3800人拿到Band 6,相當於每100人里有15人拿高分。

而且,超過一半的進階英語學生能拿到80分以上(Band 5以上),而標準英語的學生中,這一比例只有12%。

簡單來說,進階英語的平均分遠遠高於標準英語,而且在ATAR排名中更容易「拉分」。

那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學生,尤其是媽媽們的孩子,放棄了更有利的選項?

辣媽盤點了一下,原因可能有三:1️⃣ 誤以為標準英語更容易拿高分一些學生在12年級臨時轉到標準英語,以為可以「少讀點書、輕鬆應付考試」,但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努力也容易隨之打折扣,最終成績不理想。

2️⃣ 同齡人的「刻板印象」與壓力有的學生因為身邊朋友都選了標準英語,不想顯得太「裝」或「壓力大」,於是跟風選擇了標準。但回過頭卻發現,不僅內容差不多難,別人還會說「你們標準英語太簡單了吧?」

3️⃣ 對「科目加權(Scaling)」機制的誤解很多人覺得「進階英語能加分」,但又擔心學不好反而被「拉低」。其實專家指出:科目的加權效果,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神奇,真正拉分的,是你在那門課里的名次。

來自Grafton高中的英語主任Kane Piper也說:「標準英語和進階英語之間的差距,是HSC所有科目中最明顯的。沒有哪一門課,像英語這樣差距這麼大。」

還有教育專家指出,這種差距跟學生的家庭背景、學校資源密切相關。很多經濟條件較差、資源較少的學校,更傾向鼓勵學生讀「更容易過關」的標準英語。

也就是說,有些孩子從一開始就被引導到了一條「更安全但更低天花板」的路上。

但這真的公平嗎?真的利於未來的升學和發展嗎?

雙胞胎姐妹Clara和Laura Ebba就讀於Secondary College,去年選了標準英語,也拿到了不錯的分數(Band 5),她們表示並不後悔,但也承認,「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也許可以挑戰一下自己,嘗試進階英語」。

媽媽們應該怎麼看這件事?不要光看科目名稱里的「Standard」就以為輕鬆。這門課競爭激烈,高分稀少,孩子如果有能力讀Advanced,一定要嘗試。

跟老師多溝通,不要靠「朋友圈建議」來選課。老師比誰都清楚孩子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能給出更有價值的指導。

尊重但也要引導孩子挑戰自己。哪怕最後決定轉回標準英語,曾經嘗試過進階英語的過程,本身就會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越是資源有限的學校,家長越要主動介入。如果學校沒有開設英語擴展課程(Extension),也可以考慮通過遠程方式補上。

在這個所有人都必須讀英語的高考體系裡,選擇哪種英語課程,可能比你想象中更重要。

不是所有「簡單」,都能換來輕鬆的結果;

有時候,真正適合孩子的那條路,反而是那條開始看上去更難的。

為孩子選課的關鍵時刻,媽媽們,一定要多留個心眼。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悉尼辣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