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供應鏈消息人士透露,由於尚未解決的硬體難題,特斯拉已暫停其人形機器人 「擎天柱」(Optimus)的採購和生產計劃。此次臨時暫停是因為特斯拉工程團隊正致力於改進關鍵技術組件,該公司計劃在優化機器人設計並確定修訂后的量產時間表后,再恢復採購工作。
這一舉措讓人對人形機器人技術的成熟度產生了新的質疑。儘管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承諾到 2025 年底生產 5000 台擎天柱,但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如今看來愈發不確定。
6 月中旬零部件訂單暫停
消息人士稱,特斯拉大約兩周前停止了零部件採購。雖然該公司沒有明確取消現有訂單,但已將進一步採購推遲到硬體修訂完成後。設計重新校準階段預計將持續約兩個月。
截至 2025 年 5 月底,特斯拉已獲得足夠組裝 1200 台擎天柱的零部件,並已完成近 1000 台的組裝。然而,隨著生產現已暫停,業內人士對能否實現年底交付目標持懷疑態度。
特斯拉著手解決硬體難題
當前一代的擎天柱機器人正面臨幾個關鍵的硬體痛點,包括關節電機過熱、傳動機構壽命有限以及電池續航不足。
對此,該公司正在測試至少三家先進機器人手部供應商的樣品,希望能提升性能。與傳統工業機器中使用的僵硬抓手不同,人形機器人需要更靈活、更逼真的操縱器 —— 這是一個技術複雜的領域,整個行業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第三代擎天柱面臨重量與效率的權衡
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的最新版本有一個重大升級:高度靈活的手部,擁有 22 個自由度 ——5 根手指各有 4 個關節,手腕處有 2 個關節。
前擎天柱工程負責人米蘭・科瓦奇此前透露,特斯拉已經全面改造了機器人的驅動系統,將執行器移至前臂以提高精度。但這一舉措增加了額外重量,促使公司探索更輕的材料。特斯拉還採用了肌腱和滾珠絲杠傳動裝置,旨在提高機器人動作的效率和響應速度。
領導層離職引發疑問
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前工程負責人米蘭・科瓦奇上月以家庭原因離開了公司。但他離職的時機 —— 正值特斯拉暫停零部件採購並開始重大硬體重新設計之際 —— 引發了人們對機器人發展方向存在內部分歧的猜測。
科瓦奇的離職是過去六個月特斯拉一系列高層離職事件中的最新一起,這加劇了人們對擎天柱項目未來的不確定性。
行業觀點:高成本、低標準化
中國人形機器人供應鏈的消息人士稱,該行業仍在應對基本的技術挑戰。大多數人形機器人依賴專有、非標準化的組件,這推高了成本並使規模化生產變得複雜。
複製人類的動作,從跑、跳 to 承受摔倒,都會給機器人關節帶來巨大的機械應力。這需要高扭矩、高功率密度和持久的耐用性。
當前的電機技術正難以滿足這些要求,散熱、機械效率和整體重量等未解決的問題仍在阻礙其更廣泛的應用。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汽車產業前線觀察,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