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剛落地澳洲就被騙走45萬!女子在南京買金條牽出大騙局

2025年07月09日 12:47

保護好自己和財產的安全!

#女子南京買金條牽出被騙#

這兩天是又登微博詞條,但這次一看卻有點一頭霧水,「南京」、「買金條」這和咱生能有啥關係。

仔細一看,也是萬萬沒想到,這該死的騙子,劇本是再度更新了,從一頭詐變成兩頭騙了。

也是讓一位咱來澳的留學生,剛落地就被騙走了45萬!

根據《北京日報》的報道,事情要源於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接到的轄區內一家金店的報警。

店員稱有一位女子行為可疑,來了之後不問價格不挑款式,也不問問有沒有優惠,上來就要買45萬元的金條,這就已經夠反常的了,且在購買時還神色很慌張。

接警后月牙湖派出所民警徐響很快到現場了解情況,郭某自稱和丈夫一起來南京旅遊,出來散步順便購買金條是想用於收藏。

本來就可疑,這麼一說感覺就更不對了,咱就說金條也不是南京的特產,出門旅遊弄價值45萬,4、500克的金條揣身上,重不重的先不說,它也不安全啊。

民警也表示遊客一般會購買小件黃金首飾,而這位女士直接購買大額金條,不符合常理,認為當事人很可能正在遭受詐騙。

結果一細問,果然發現了問題,民警發現其購買黃金的45萬元,竟然是在2小時前,才剛剛收到的。

經過民警的疏導,郭某終於吐露,稱何某是自己朋友,三年前和自己借了45萬元,這拿的就是何某還的錢。

還表示,手機里有何某的聯繫方式,民警隨即撥通了何某的電話,結果何某的說法和郭某的屬於完全不是一個版本。

何某稱不是自己還郭某錢,是郭某說需要錢,向自己借了45萬元。

雙方說法完全矛盾,警方推斷兩個人可能根本就不是什麼「朋友關係」,很可能就是被騙的上下級。

為了查明真相,民警決定轉換調查方向,從銀行轉賬記錄入手開展追蹤,迅速聯繫分局反詐中心,對該筆資金的來源進行調查。

反詐中心發現,該筆資金實際上是何某的父母轉給他的。

在聯繫到何某的母親孔女士后,真相才終於浮出了水面。

原來何某是一名19歲的留學生,幾天前剛前往了

何某稱學校需要家長轉賬,提供存款證明,保證家庭有經濟實力,孔女士這邊才給轉去了45萬。

最開始孔女士還以為是不是警方搞錯了,或者兒子的卡被盜取了,她讓兒子把存款信息發給自己看,截圖顯示45萬元還在賬戶上。

後來面對警方,非常肯定何某賬戶上的錢都已經轉到了其他人的賬戶,在多方求證之下,才發現該截圖竟是通過技術手段合成的。

何某的父母得知何某可能被騙后,第一時間想聯繫孩子,但此刻何某已不再接聽父母和民警的電話。

心急如焚的他們,最終通過澳大利亞的朋友,聯繫當地警方才終於在學生宿舍內找到了何某。

何某也終於道出了實情,原來在剛飛抵澳大利亞不久,就遭遇了詐騙。

由於欠費停機,何某重新買了電話卡,看著電話卡的包裝上貼有「客服電話」,他就打了過去,想了解之前為什麼停機。

電話接通后,對方稱何某涉嫌洗錢等犯罪,恐嚇何某會因此被逮捕,可能會被遣返回國,還給他出示了偽造的通緝令和大使館批文等。

留學不易,何某深怕會因此影響前程,就相信了對方的說辭,沒想到,卻是遭遇了冒充公檢法電信網路詐騙。

最新的各校二手閑置群都已建立,交易非常活躍!

在案情明朗后,秦淮分局反詐中心迅速對郭某的銀行卡賬戶採取止付處理,順藤摸瓜繼續調查,郭某為什麼要幫境外詐騙分子轉移資金。

沒想到一番調查后,郭某竟然也是個受害者。

郭某供述,自己是在某短視頻平台看到助農廣告后,就關注了助農「導師」。

在「導師」的指引下,郭某安裝了一個扶貧助農的軟體,「導師」稱,可以幫她申請到「精準扶貧」款項279萬元,但需要郭某前往外地購買黃金包裝一下。

這名「導師」給郭某轉了2900多元的費用,並讓郭某前往南京去買黃金。

面對巨大的誘惑,郭某早已沖昏頭腦,按「導師」要求提供的自己的身份證件和銀行卡,提前來到南京等待「指令」。

在收到了轉賬后,郭某按「指令」前往線下金店購買金條,並要求當場帶走。

警方深入調查后發現,這名所謂的「導師」就是一個詐騙分子,企圖通過黃金交易將贓款洗白。

經查,郭某的行為違反電信網路詐騙相關規定,被依法處以沒收違法所得並罰款,

警方表示,在本案中,犯罪分子實施的是「兩頭騙」,一方面冒充公檢法騙取留學生何某45萬元,轉入郭某銀行賬戶;另一方面,又誘騙郭某購買黃金實現線下洗錢轉移贓款的目的。

這種思路倒是和之前ABC報道的另一起案件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澳留學的,只是想幫個「小忙」,就被一下卷進兩起刑事大案。

Stella在社交媒體上認識了一個朋友,對方希望Stella能幫自己一個小忙,買一下電腦配件,並表示願意給她100作為酬謝費。

起初,Stella也並不相信這種網上認識的朋友,但眼看對方非常爽快地就打了一萬澳元到自己的賬上,先收到錢的Stella也就放下了戒心。

但此時,這位朋友卻改了一下計劃,稱不用買配件了,直接在悉尼把錢給另一位Stella並不認識的男子就行。

想著只是幫個忙,Stella也還是照做了。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舉動,就讓她被捲入了一場國際洗錢活動,自己中國銀行的賬戶也被直接凍結。

原來,她收到的那筆錢,根本就不是那個所謂的朋友轉進去的,而是另一名中國遭遇了詐騙的受害者轉的!

騙子先是說服了受害者,把錢存進了Stella的中國賬戶,接著又說服Stella將錢交給了其在澳大利亞的團伙。

因為這筆錢從始至終都沒有進過真詐騙分子的銀行賬戶,所以沒有任何的書面記錄,能把他們和這場犯罪聯繫在一起。

反倒是Stella,不僅被卷進了洗錢案,還有詐騙!!!

騙局的核心還是那套東西,但手法卻是肉眼可見的在進化,不斷的「推陳出新」。

騙子做戲做全套,除了電話威脅外,還用上了服化道。

即使偽造的文件看著依舊起疑,但再加上這種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虛假現場審訊視頻,也是很容易就攻克那些尤其是10幾歲剛出國的留學生,脆弱的心理防線。

同時,像這種兩頭騙、虛擬綁架,以及最近多發的「回國交保釋金」,涉及了不止一個詐騙對象,不止一個國家,也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留學生們在專註學習的同時,也要積極關注反詐信息,實時了解詐騙分子的新套路,避免上當,保護好自己和財產的安全!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留學圈,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