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出手時就出手,京東外賣不甘落後。
外賣戰火升級,京東再砸百億參戰
「資本又做飯局害我,再喝下去我都可以出欄了。」
在一些網友嗦著免費奶茶的時候,外賣大戰再次升級。平台們打得難捨難分,已經徹底不知天地為何物了。
7月5日晚間,阿里和美團突然發放了大量高折扣的外賣紅包券,開啟新一輪的補貼大戰。
據悉,當天有不少美團用戶領到了「15-15元」「18-18元」「25-20元」的大額外賣券,還有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等品牌的0元奶茶券等等,有用戶一口氣下單13單,只花費了45元。
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淘寶閃購日訂單數超過8000萬,美團日訂單量直接突破1億大關。大量湧入的消費者,甚至把美團的系統都擠崩了。
圖源:美團外賣微博
一時間,商家爆單、騎手瘋跑,網友們在狂歡之餘,還不忘喊話京東「別愣著啊」「留給你發券的時間不多了」。
據了解,此前美團曾宣布,將在餐飲行業三年投入1000億,綜合覆蓋消費者補貼、商家助力金、優質商家獎勵金、食安基建費等多個方向。
圖源:美團
近日,淘寶閃購也再度加碼,表示要在未來12個月內,用500億直補消費者和商家。
圖源:餓了么
兩大巨頭的強勢發力,讓外賣市場空前火熱。一些吃瓜網友也都在等著看京東外賣會怎麼做,是否會奉陪到底。
而事實證明,京東想要做好外賣的決心還是很堅定的。
7月8日,京東外賣重磅宣布:正式啟動「雙百計劃」,投入超百億元真金白銀,扶持更多品類標杆品牌銷量破百萬。
圖源:京東黑板報
具體而言,平台將通過流量扶持、營銷補貼、爆品運營、優質配送和專屬售後的5A級商家服務體系,幫助更多品質餐飲商家實現線上生意的可持續增長,並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
與此同時,京東外賣也透露了上線4個月以來的戰績,表示目前已有近200個餐飲品牌在京東外賣銷量破百萬。
且有第三方調研機構數據顯示,在品質外賣市場,京東以45%的份額位居行業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外賣還在文中強調,自己深知「好生意,不靠「燒」出來,更不靠「刷」出來!可持續,才是真增長!」還表示要「反內卷,無套路」,認真做好品質外賣。
圖源:京東黑板報
這些表述,也被部分網友認為有點「陰陽」的意味,疑似是在內涵友商的行為。
外賣大戰的最大贏家,已經出現了
外賣大戰打到這份上,不少人都在好奇:誰才會是最大的贏家?
如果只從目前來看,或許比起花費了那麼多真金白銀的外賣平台,茶飲企業才是第一波受益者。
畢竟,平台們要燒錢補貼用戶,利潤自然就少了,反映到資本市場,股價難免隨之下跌。
7月5日和7月6日的外賣大戰後,7月7日(周一),美團、阿里、京東股價開盤齊跌。
其中,美團一度跌超4%,阿里巴巴跌超2.6%,京東集團跌近2%。截至午間收盤,京東集團回升翻紅,美團、阿里巴巴仍然飄綠,但跌幅有所收窄。
與之相對的,是茶飲企業的股價上漲,如茶百道直接漲超10%,古茗、奈雪的茶、滬上阿姨、蜜雪集團等也均有較大漲幅。
圖源:中國基金報
此前,據第三方報道,奶茶咖啡訂單過去在主要外賣平台佔比通常為10%~15%。外賣補貼戰後,京東奶茶咖啡訂單佔比超過50%,餓了么茶飲訂單佔比增加到25%。
在多個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網友曬出冰箱囤滿奶茶的照片,感慨自己實在是喝不下了。
圖源:小紅書
至於奶茶店更是忙成一片,小票長得只能貼牆上,「一天把半年的庫存都賣光了。」
圖源:小紅書
還有網友爆料,現在做奶茶的已經不只有店員,而是老闆和騎手齊齊上陣了。
從平台披露的數據來看,茶飲咖啡的表現也確實亮眼。
例如在京東上,瑞幸、庫迪、蜜雪冰城等成為京東外賣首批銷量破億品牌。霸王茶姬、古茗、塔斯汀、華萊士等超10個品牌銷量突破千萬。
圖源:京東黑板報
淘寶閃購此前也力推免單奶茶等活動,以此撬動更多消費。
此前,美團創始人王興也在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意提到:「最近行業中的大量補貼有效地刺激了更多需求,特別是對於像奶茶或咖啡這類飲料這種彈性消費類別。」
究其原因,相比其他餐飲品類,咖啡奶茶的客單價低、復購率高、出品快、適用場景廣泛,這使得消費者的決策成本更低。當平台使用補貼刺激消費時,能夠更直接地帶動銷量。
而且,近年來各大茶飲咖啡品牌都在迅速擴張,連鎖化率高、門店也多。藉助這些連鎖品牌的規模優勢,平台「燒錢」引流的效果更好,轉化效率更高。
即時零售大戰,何去何從
外賣大戰打到現在,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巨頭們瞄準的其實是外賣背後的即時零售。
而這恰恰是一塊必爭之地——對於淘寶和京東而言,這是它們為了穩固自身市場地位必須拿下的地盤。對於美團來說,這又是其切入電商市場的關鍵渠道。
所以,三大平台誰能笑到最後,已經很難說了。
畢竟三方都是底子雄厚的巨頭,有長期博弈的底氣,又有「必須要做」的決心。
看他們目前這副瘋狂撒錢搶市場的架勢,恐怕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京東外賣和淘寶閃購的入局,也帶來了更多新的用戶。
據了解,今年年初,整個外賣市場總量大約是日均1億單。而隨著外賣大戰聲量的擴大,市場規模在此次被稱為「瘋狂星期六」的補貼大戰前,已經逐漸上漲到日均1.5億單左右。
7月5日,借勢美團和淘寶閃購的大動作,整個市場的日單量已經至少衝破2億。
可見,隨著蛋糕的做大,三方想要實現共贏,並非沒有可能。
總的來說,有序的競爭是行業的活水,能夠為其注入更多的生命力。也能給消費者、商家和騎手帶來一定程度的優惠。
不過,我們也要警惕這場競爭的失控。從目前來看,花團錦簇下,也有隱憂。
如一些商家雖然單量暴漲,但由於利潤微薄,其實增長不大。暴漲的訂單,甚至讓一些商家的店鋪難以運轉。
又如騎手雖然獲得了更多跑單的機會,收入大幅上漲,甚至有騎手達到日入1700多元,月薪過萬的也不在少數。但與此同時,工作量、工作時長、工作難度也都大幅上漲。
圖源:小紅書
有時由於點外賣的人太多,店鋪來不及製作,騎手還會因為「卡單」而影響訂單交付。
而且, 回顧國內外賣行業的發展,玩家們早已不是第一次打「價格戰」。而歷史的教訓也告訴我們,燒錢補貼帶來的增長是難以持續的。
補貼力度總有放緩甚至完全退潮的一天。屆時,那些受到補貼影響很大的非剛需訂單,將首當其衝,最先縮水。例如上文提到過的奶茶咖啡品類。
想要在這場馬拉松里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平台們還是要努力夯實自身能力,啃下「正餐」這塊硬骨頭,並藉助外賣業務帶來的流量,推動非餐飲品類訂單的增長。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電商頭條,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