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優雅這個詞,所有人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人,一定是奧黛麗·赫本。
她已經成了優雅的代名詞,一生充滿著無數傳奇色彩。
人們說,她的美是上帝的傑作,落入人間的天使。
近百年來再無一個女人可以超越的頂級美人。
完美,是奧黛麗·赫本身上的標籤。
她真正詮釋了女人應該怎樣優雅的老去。
她說:「在年老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雙手能解決很多難題,一隻手用來幫助自己,另一隻用來幫助別人。」
年輕時,她優雅動人,老去時,她天使降臨。
息影后的一生時間幾乎都用在了貧困地區,把滿腔的慈愛獻給了全世界的兒童。
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銀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與愛戴。
全世界都記住了她的盛世容顏,也刻鐫了她那天使的瞬間。
1989年,赫本到達非洲的蘇丹,參与了聯合國的「蘇丹生命線」工程。
探望在蘇丹內戰中飽受顛簸的孩子們,這一年她還走訪了同樣貧困的孟加拉國。
對於「蘇丹生命線」這個項目,赫本說:「即使這個行動只能達到它一半的目標,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因為它不只拯救了幾千條生命,而且給了蘇丹希望。」
來源:1號嘮嗑員
當時同行的攝影師回憶說:「她看到那些瘦小無助的孩子們,就上前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抱在懷裡,她就像傳說中的花衣魔笛手,孩子們到哪兒都圍著她,跟著她。」
1989年,赫本在日內瓦發表了一篇著名演講《和你在一起》。
她回憶了所有貧困兒童的苦難生活,和與他們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
她呼籲所有人應該關心這些兒童,關注他們的生命。
1990年她去往越南,探望那邊山區貧苦的孩子。
還和越南當地政府討論關於接種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和純凈水引用的愛心計劃。
這一年,她也已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
1990年,她用自己影響力,繼續著關心世界兒童的呼籲。
為女作家莫海德的《背叛——關於今日世界中兒童暴力問題的報告》一書作序。
「愛可以治愈、可以修理、可以改進世間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變得完美。」
1992,索馬里戰爭不斷,赫本決定前去探望那邊飽受戰亂摧殘的孩子。(當時她已患上癌症,骨瘦如柴,但仍半蹲在地上喂孩子們吃飯。)
等她到了索馬里,她一下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陷入絕望和痛苦之中。
因為戰爭,大量孩子死在了飢餓和傳染病中。
她說:「我彷彿走進了噩夢裡」。
1992年末,赫本在走訪索馬里后不久,被診斷出結腸癌。
她被接回瑞士在這人生的最後階段。
這也成了她人生中最後一次為了愛心出訪探望。
1992年赫本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當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雷莎修女獲悉奧黛麗·赫本病危的消息時,她命令所有的修女徹夜為奧黛麗·赫本禱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復。
就算在生命最後一刻她還在牽挂著這些兒童。
最後的彌留之際,兒子問她還有沒有什麼遺憾?
她說:「沒有,沒有遺憾……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赫本之子西恩回憶赫本去世前一天的情景)。
1993年1月20日,一代世紀佳人,人間天使赫本在瑞士托洛徹納茨的住所,永遠的離開了人世。
享年63歲。
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無限努力。
她是獲此殊榮的唯一一人。
她說:「女人的美麗不在於外表,一個女人真正的美麗在於她的靈魂深處。在於她給予的關懷,愛心,和她的激情。」
人們說,她是個為愛而生的女子。
她的愛心與人格,如她的生命一樣燦爛。
這個落入人間的天使,會永遠被世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