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清晨
近幾年來,在眾多公開表達觀點的專業人員當中,張文宏教授可能是最受大家敬重的。
其他專家什麼形象,各位想必也都看到了,按照《孫子兵法》的說法,就是「兵無常勢,屎無常形」,有些專家的身段就像屎一樣柔軟,他們會呈現出哪種形象,完全取決於處在哪段腸子里,在橫結腸,他們就是圓柱形,在乙狀結腸他們就是 S型,其變身之快令人咂舌。
但張教授始終能出於一個學者的良心提出最符合實際情況的醫療建議,我不能說張的全部建議都無懈可擊,但至少在我看來他從未刻意對公眾說謊。
維生素 C這個建議,我最初以為只是他的無心之失,但後來我發現他在不同的場合不止一次提起過,聯想到張老師讀大學的時間,我意識到這個建議應該是他從教科書里學來的。
我在2008年時寫過一篇《當醫生的寶寶遭遇感冒》,其中也提及了服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 C可以減輕感冒癥狀,當時發表在群博客上,在此文的留言區就有網友指出,這其實已經是過時的觀點了。
後來《醫生爸爸的365夜》出版時也收錄了這篇文章,我在後面做了補充說明。
所以,在近期的全網備葯的行動中,維生素 C泡騰片也是被很多人必須要納入囊中的藥品。
維生素 C對人體當然非常重要,但讓它在全世界備受矚目,以至於到了明顯超過必要程度,卻是源自一位著名科學家的嚴重失誤。
鮑林(1901~1994)是20世紀最偉大的化學家之一,曾先後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一次是在1954年因闡明了化學鍵的本質和分子結構的基本原理獲諾貝爾化學獎,另一次是在上世紀60年代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由於他在化學領域與和平運動方面的貢獻,他獲得的榮譽學位和獎項超過30個。
1970年,鮑林出版了《維生素 C與感冒》,大力提倡用維生素 C預防和治療感冒,由於他的巨星科學家這一身份,該書立刻暢銷全美,維生素 C也立即身價倍增遭到搶購,以至於超出了當時廠家的生產能力。
這個發生在50年前的景象,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兒似曾相識?
但鮑林的建議,並沒有科學依據,他只是把自己的假說當成了現實,並拒不接受來自醫學界的批評。
我在14年前被網友批評指正時,重新做了文獻檢索,我發現在2004年有一篇系統綜述收入了所有感冒應用維生素 C與安慰劑的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感冒癥狀初起后,應用維生素 C與安慰劑相比,癥狀在持續時間上沒有顯著差異。
如果鮑林能夠重視同時代醫學研究人員在維生素 C方面的研究,也許他就不會那麼固執己見了,比如1967年英國的蒂勒爾領導的感冒研究小組就對比過口服維生素 C與安慰劑的區別,結果發現維生素 C無效。
但鮑林完全無視這些研究,他發揮自己的雄辯天賦,對那些不符合自己假想的研究結論橫挑鼻子豎挑眼,什麼劑量太小啦,資料分析不當啦,總之,你們都特么是笨蛋,請聽我這個百年一遇的天才科學家的才對!
來源:李清晨
作者: 李清晨
醫學家們對鮑林的狂妄嗤之以鼻,行,你不是說我們原來的研究不嚴謹么?我們再來幾次,看你服不服。
最後,至少有16篇設計周密的對照雙盲試驗證明,維生素 C無明顯作用。
這裏面還有一個異常有趣的細節,因為盲法的要求,維生素 C片與安慰劑(乳糖片)在外觀和口感上是設計的沒有區別的,但有些淘氣的志願者居然試圖把藥片咬碎——我嘗嘗啥味兒的(維生素 C味道酸,人家本來就叫抗壞血酸嘛),猜猜我吃的到底是維生素 C還是安慰劑。
結果還真就有79人猜中,以至於在這部分人中,維生素 C似乎顯示出了部分效果,也就是說,當人們對一種藥物產生信仰時,就可以出現虛假的效果。
我們今天已經理解了信仰療法的產生機制,暗示和自我暗示可以緩解某些疾病的癥狀,信仰——宗教般狂熱的張力會創造出一種非常有利於治療的精神狀態,但也只有像鮑林這樣的超級巨星才有這樣的魔力,我要說讀書能治感冒戀愛能防新冠,也不可能有人當真啊。
在我們後人看來,這些試驗已經毫無疑問地證明鮑林是錯的了,再看不出來,那簡直就是傻子。
但鮑林就是不承認,他抨擊醫學界和藥廠完全是為了感冒藥的銷量才故意抹殺有利於維生素 C的證據——嘿嘿,這種陰謀論大家是不是也特別熟悉?
1976年鮑林再版了《維生素 C與感冒》,在核心觀點不變的基礎上,再增加兩章專門批評醫學界的——不聽我的,我就罵死你們。
讓你們不信我說的維生素 C能預防和治療感冒,我再出一本書說維生素 C還能治療癌症呢!
1979年,鮑林出版《維生素 C與癌症》,1986年,鮑林在《怎樣才能長壽與健康》一書中,更是把維生素 C捧上了天,說維生素 C可以增進健康,有助於防治心臟病、癌症和其他疾病,並且延緩衰老。
醫學界還像以前一樣,認認真真做對照試驗,對鮑林的胡說八道一一予以迎頭痛擊。
我們無法得知晚年鮑林的內心究竟是一個什麼狀態,他會很痛苦么?還是鬥志昂揚地與所有的反對者死戰到底?
但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歷史上著名科學家晚年誤入歧途的教訓比比皆是,鮑林是公認的傑出科學家,英國的 New Scientist甚至把他列為人類迄今最偉大的20位科學家之一,可與伽利略、牛頓和達爾文、愛因斯坦比肩齊名。
幸運的是,美國的醫學界沒有被他誤導,而是用一個又一個嚴謹的臨床試驗研究將他的謬說駁倒。
遺憾的是,鮑林的很多醫學建議早就已經影響到美國之外的很多國家了。
再偉大的人,也有犯錯誤的可能,維生素 C被長期濫用的教訓提醒我們,訴諸權威是一種很危險的思維方式,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只有堅持真正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才能保障人類世界健康發展。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也許,有些人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死晚了。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李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