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難看呢?
網友曾評選出「古偶四普」諷刺小花顏值倒退。
古偶四普:楊紫、趙露思、虞書欣、白鹿
而任敏的造型,號稱是連她們看了都能鬆一口氣的程度。
鼻寬、臉闊,和王祖藍有點宛宛類卿。
扯唇角笑起來時,神態又像孫楠。
一到側臉特寫,缺陷更藏不住了。
雖不至於和洗綠那樣,山根一馬平川、下頜線直接消失。但因為走勢陡急,整張臉看起來也很倒三角。
就像我們批評古裝醜男一樣,演員既然演古偶女主,從扮相到儀態,不一定絕美,至少不能絕了人審美的情趣。
任敏在《玉骨遙》里的扮相,已經不是一個「普」可以涵蓋,大胆說丑也無妨。
可明明三年前在《清平樂》演徽柔公主時,她的扮相還嬌俏靈動,加上人設討喜,很受人喜愛。
其實,任敏的本錢並不算標準意義上的古典美人,也不容易駕馭古裝造型。
她問題在哪?
對比《玉骨遙》劇中的王楚然就知道了。
二人同框跳舞,王楚然艷壓任敏,先不論具體的五官和臉型,光是體態和線條就贏了,至少像盈盈起舞的樣子。
現代人扮古裝,達不到輕盈婉轉的體態,至少也應柔和勻稱。
看一張任敏近期參加《桃花塢3》照片,肩膀是寬闊的平肩,是更現代的力量美,跟柔和流暢的古典美人肩(溜肩)相去甚遠。
把她們放在現實片里,反添了性格稜角以及故事感。
但要去演考驗五官精緻度,長相給人舒適感的古偶女主,總顯得硬體不足。
她本是娃娃臉,在《悲傷逆流成河》《清平樂》時期,臉肉嘟嘟的,下頜線也比較圓潤,演少女毫不違和。
造型師好像對她的臉了如指掌,哪裡有短板突出哪裡。
先舉一個讓我眼前一黑的造型。
任敏本身上庭偏窄,造型師還給她額頭戴飾物,本身髮際線偏低,髮際線還壓得超級低。
給到臉部大特寫時,一整個哽住,造型師怕是為了自己省事,活生生把破碎感美女搞成了蒙面女山賊。
唐嫣屬於上庭過長,髮際線也偏高,如果額頭不遮掩,顯得腦門過大,五官不協調。
《仙劍3》里戴上合適的頭飾后,突出柳葉眉之下彎彎的笑眼,反增添了俏皮可愛。
紫萱的妝造主打一個劣勢變優勢,優勢更優勢。
但劇中的妝造還偏喜歡在額頭上做文章。
比如這種拯救髮際線的假髮片,楊冪用得上,到她這兒完全是多此一舉。
劉海從頭頂開始,不貼額頭,而是蓬起來,這樣視覺效果上髮際線上移,額頭變高,整個人的氣質就開闊了、高級了。
這才真正起到避短、修飾臉型的作用。
眉形就明顯配合了人物氣質在設計,乍看雖像沒有弧線的平眉,但從眉頭反向漸細的設計,是中國古典的羽玉眉、元眉等妝容中化用來的。
這種眉形能把眉眼的優勢放大,最後一點朱唇隱在下庭,顯得溫婉優柔。
但你看《玉骨遙》的妝容,統一的韓式大平眉、水光肌、嘟嘟唇,毫無古韻不說,還揚短避長。
《玉骨遙》里任敏的髮型,頭頂幾乎都是光禿禿,既無發包也不編髮髻,頂多在腦袋后高高扎個辮子。
這樣的髮型當然省事,可造成結果的就是上庭愈發顯得短窄,中庭又過長,很不協調。相比之下,《清平樂》精緻的髮髻和髮飾就能很好起到修飾作用,還能弱化五官的影響,即便本錢不精緻也帶得出氛圍美。
加上她本就比之前圓潤,衣服還把鎖骨捂得嚴嚴實實,整個膀粗脖短,168的身高看起來像155。
本來在《雲之羽》里有出色造型的女三盧昱曉,在這部劇里也平平無奇。
她贏就贏在硬體突出,氣質清麗婉約,不要太適合古裝。只要不動她的臉,披頭散髮也好、臉上髒兮兮也好,反愈發襯得她清麗。
甚至,古裝扮相妝造、打光、濾鏡等的重要性,一點不亞於演員本人的外形。
為什麼這麼說?
先看一下周迅的理解。周迅時常提醒自己不要活在濾鏡里,濾鏡里的她是完美妝容、精緻打光、人設加持等的集合。
觀眾對她「美」「靈」的讚美,更多是對藝術效果的稱讚,卻不是真實自己的樣子。
就是說戲劇扮相和真實個人實際上隔了一段遙遠的距離。
這段距離叫審美距離
——
比如中國舊戲的角色花臉、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用歌唱的聲調,而不似平常說話。
故意以一種不近情理的方式把藝術表演扭曲化、誇張化,使其不在凡間。
這樣隔開一段審美距離,觀者才能逃脫功利地打量,才能專心致志地欣賞。
例如《妖貓傳》為了呈現楊貴妃的「回眸一笑百魅生」。
美術指導曹郁將幾十根蠟燭,放在演員臉的右邊和底下,演員的後面又加了個有LED燈的燈帶,讓她的整體皮膚呈現出一種LED的光澤,這還不夠,曹郁還找來能打特別小的光的燈,專用來照眼圈周圍的地方。
這樣拍出的楊貴妃只存在在夢境和想象中,她不會讓你想起現實中的任何俗物,因而抵達幻想的高境。
而《玉骨遙》的妝造,從髮型、劉海、妝容到服飾,都是一個模子套出來的。你不可能得到任何沉浸感,因為這劇的每個細節都在告訴你,這是現代工業產物,精細程度可能還不如有的列印店拍證件照。
圖省事既不貼合演員形象設計,也沒有任何新鮮感,充滿工廠流水線複製粘貼式的廉價塑料感。
連服裝都似曾相識,好像別的劇組穿過的衣服拿來改改的陳貨。
別人的紅衣大漠騎馬照出圈了,也想依葫蘆畫瓢,但審美、妝造跟不上,活脫脫東施效顰。
雖然有的厚有的薄,有的直一點有的彎一點,但無一例外都擋住眉毛、蓋住額頭,只露出眼睛,毫無古韻不說,還顯得低眉順眼、小氣又笨拙。
讀中學時覺著這種直戳眼睛的劉海才好看,總被媽媽嘮叨。等長大了才發現上一代的審美是真有點東西。眉眼、額頭都被遮掉,整個人的精氣神直接砍半,更透不出半點生命力。
可到現在影視劇還在沿襲這一操作,不考慮好不好看適不適合,統統粗暴地一剪齊。
單從《西遊記》里找,高翠蘭是螺絲狀劉海,突出無辜可憐的特質,孔雀公主的劉海像孔雀的尾羽,蜘蛛精的劉海形似蜘蛛網。
都是根據髮型、臉型、角色特點專門設計,足見用心用情。
這樣的劉海只點綴,不喧賓奪主,反而考驗演員的臉,但配上繁複的髮髻,就適宜多了。
從劇照明顯看出,頭上接了一坨疙瘩,就成一個髮型了,有夠粗糙敷衍的。
人有各色臉型,古典美人也不是只有鵝蛋臉。
《紅樓夢》里,探春是鴨蛋臉,寶釵是臉若銀盆,襲人是容長臉面,芳官是面如滿月。
長的圓的方的,不管什麼臉型,都有合適的髮型去配,這才是真的尊重觀眾。
不是現在的影視劇不比從前,只是用心被流水線作業蠶食,純粹敷衍不用心。
一些古風愛好者,條件肯定跟橫店沒得比,卻能做出非常古典審美的仿妝,質感比影視劇好太多。
例如87版《紅樓夢》元春仿妝;
仿明代肖像畫中貼珠翠面花的侍女,仿出了莊重慈祥之感。
流水線作業,除了粗製濫造,千篇一律的妝造還禁錮了觀眾的想象力。
我們的神仙並非都是白衣飄飄,有愛好者根據元代「朝元圖」壁畫,做出電母仿妝。
冠帶華麗輝煌,衣帶飛舞飄逸,服飾顏色厚重、豐富、協調,哪裡是寡淡的喪葬風。
電母是司掌閃電之神,在古人的想象中,電母?衣朱裳白褲,兩手運光,民間還有電母雷公打跤——撐天拱地」的歇後語。
所以模特的扮相、走路姿勢以及手勢都體現出閃電之神的威嚴與懲惡揚善的姿態,也是合理的想象。
有的劇拿敦煌風妝造當噱頭,結果漏洞百出。
有的劇要為明制漢服正名,製造了一波爭議,結果妝造無甚美感。
雖然相比《玉骨遙》這類流水線服化道強不少。
但都陷入一個問題——
沒有真正把觀眾當審美主體,沒有以引起觀眾審美愉快為已任。
假嗨成災、同質化模版化泛濫,業餘選手吊打專業人士,奉勸觀眾們千萬別縱容。
我們有如此深厚的傳統美學傳承,如今被降級到這個程度,實為一種恥辱。
若中華的古典美學日後只能靠愛好者用愛發電來弘揚,那真真成了笑話了。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柳飄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