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情系中華

分析:對胡友平事件 中共翻雲覆雨

  

近日,中國蘇州女子胡友平,捨命保護孩童,不幸離世。阻止民間悼念,但同時也開始整治網路上「反對日本」的極端言論,來看專家解析。

6月24日,蘇州市學校一對日本人母子,在等待校車時,被一名男子持刀砍傷。胡友平阻止被刺傷,由於傷勢嚴重,6月27日不幸離世。

在大量網民感佩悼念胡友平的同時,也有一些反日仇日的極端言論,一直充斥多家網路平台。

微博、網易、抖音、騰訊等社交平台,近日又連發公告,宣稱打擊所謂「煽動中日對立、挑動極端民族主義」的相關言論,對一些所謂「違規」賬號,進行禁言或封禁。

外界分析,在胡友平事件中,翻雲覆雨的作法,透出「既要、又要」的複雜心態。

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他們(中共)需要來轉移他們施政不力(的視線),但是如果任意發酵的話,最後就是傷害到自己(中共)政權的穩定。一方面需要它(民族主義),二方面又怕它過於操作。」

科技大學:「最近冒出來的用刀捅外國人,這是一個極端方式,跟義和團一樣。盲目排外這種思維和(中共)官方的民族主義宣傳是一致的。但是如果你做得很過分了,就像,它需要西方的技術、市場,資金,來去給這個苟延殘喘的政權輸血輸氧。沒有外面的支援它也就垮了。所以它是處於一種矛盾狀態。」

另據「」披露,有蘇州民眾前往事發公交站台,為胡友平獻花,卻遭到數十名便衣的阻擾和刁難。蘇州公民成懷山因轉發日本人遇襲的消息也被警方傳喚。

馮崇義:「(中共)它就要控制一切,就是對民間自發的東西,都要打壓的,不管你是支持它還是反對它,它就擔心你失控。你不能自發,你必須聽指揮,你要聽黨的。」

中共官方最早聲稱,這是一起「偶發事件」。但在日本駐華大使館28日發文致哀后,也低調表彰胡友平為「見義勇為模範」。至於行兇男子,只說是一名「52歲無業男子」,具體身份和行兇動機迄今沒有公布。

賴榮偉:「(中共)為什麼會遮遮掩掩?真正的結構性的最大的兇手是誰?整個結構的氛圍,催促了某些人的極端行為的產生,而且是不斷的爆發出來。」

今年四月份,就在離這次事發地點不遠處,也曾有一名日本男子被疑似中國男子割傷頸部。六月份,四名美國大學教師在吉林一個公園被刺傷。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