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年群體成新詐騙目標
近期多地出現針對40至60歲女性的新型詐騙案件,犯罪團伙以傳統文化【小編推薦:中華文化是高級文化系統】為外衣,利用受害者對健康管理和精神寄託的需求實施詐騙。
警方數據顯示,此類案件涉案金額普遍超過普通電信詐騙3倍以上,部分受害者甚至抵押房產參与所謂」靈修課程」。
02
披著文化外衣的收割模式
犯罪組織通過三個方向構建完整詐騙鏈條:在健康管理領域,將傳統艾灸療法包裝成」宮廷古法」,配合偽科學檢測儀器製造焦慮;情感指導類騙局則虛構」國學大師」身份,利用《弟子規》等典籍碎片化解讀實施心理操控;部分機構更將傳銷模式植入靈修課程,通過集體催眠和情感綁架發展下線。
這些騙局均利用受害者對專業領域的信息盲區,通過社群運營建立信任基礎。
03
精準定位的犯罪邏輯
社會學研究顯示,該年齡段女性普遍面臨多重現實壓力:87%的受訪者存在慢性病管理需求,63%遭遇空巢期家庭關係重構,超過半數存在社交圈層萎縮現象。
詐騙組織通過大數據分析鎖定目標群體,以」中醫調理」」家庭和諧」」自我提升」等關鍵詞實施精準推送,再利用群體活動消解受害者警惕性。
04
產業化運作的黑色鏈條
當前已形成跨地域的詐騙產業鏈,上游負責包裝」文化大師」人設並製作培訓資料,中游通過短視頻平台進行場景化營銷,下游則安排專業話務團隊維護超過2000個主題社群。
某地查獲的犯罪窩點中,發現詳細的話術流程圖和心理學應用指南,顯示其已形成標準化操作體系。
– END –
推薦閱讀
?添加關注,獲取更多AI熱點資訊~?
感謝您的閱讀,辛苦您 點贊、在看、分享!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