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證發生了兩起個人破產申請,極不尋常,引發關注。中國社會現在出現一種畸形的圖景:中年失業、青年蟄居、老年養家,哪裡出了問題?近期上海市政府為「優化營商環境」推出的「10大任務」,但遭質疑小修小補解決不了岌岌可危的經濟。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表示,美中關稅談判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美國手中,如果中共不知反省悔改,下一波關稅大戰很快就會來。
中國社會現在出現一種畸形的圖景:中年失業、青年蟄居、老年養家,哪裡出了問題?
近期上海市政府為「優化營商環境」推出的「10大任務」,但遭質疑小修小補解決不了岌岌可危的經濟。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表示,美中關稅談判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美國手中,如果中共不知反省悔改,下一波關稅大戰很快就會來。
現貨黃金周一(5月12日)下跌3%,跌至逾一周低點,直逼3200低位。
深圳發生大事,令人細思極恐
博主「中產先生」發文稱,最近深圳個人破產事件,極不尋常。
兩起個人破產申請都發生在深圳,因為深圳是個人破產制度最先試點的城市:破產並不離奇,離奇的是負債金額。
退休夫妻負債1.2億,負債是月收入的1萬倍。
打工女子負債2544萬,負債是月收入的5000多倍。
這兩個案例,都是普通人,怎麼可能負債過億,銀行風控也不會批吧。
還有人說可能是職業背債人發展了新業務。
以前的職業背債人,背的金額都很小。
比如去找三低人員,或者身患重病的病人,背的債無非就是預付費跑路的,健身房,教培機構,美容院,甚至理髮的。
跑路之前,先把法人換成背債人,然後瘋狂低價促銷,摟最後一筆錢,最多也就幾百萬,加上存量的預付卡,恐怕1000萬到頂了。
跟這次不一樣,動輒就幾千萬甚至上億,這不是小打小鬧能背的起來的。
博主分析,這個背債肯定不是門店的債,甚至可能是企業的債,企業跑路影響就大多了。套路太大,如果是涉及到系統內部人員參与,洗白企業債務,這個不敢想了。
中國困境:中年失業青年蟄居老年養家
中國經濟因中共高層一系列政治導向陷入動蕩,但後果卻由老百姓承擔。中國社會現在出現一種畸形的圖景:中年失業、青年蟄居、老年養家。
專註于中國青年群體和青年文化研究的青年志(China Youthology)團隊對此主題進行了挖掘,文章中說:2001年出生的小花,發現現在想在瀋陽找一個雙休、扣完保險到手四千以上的工作太難了。可當她得知大學同寢室的四個人全在家「歇菜」,忽然就吐出了胸口憋著的那股氣。
像小花一家三代人依靠祖輩養老金來資助生活的情況,不是個例:她的70多歲的奶奶和爺爺的退休金加起來將近六千塊錢。這筆錢養活一家五口,不成問題。
以邵東一家三代為例,目前,他們的家庭收入結構是階梯狀的:收入最高的,是作為60后的邵東父母,兩人退休金分別為六千多、五千多;第二梯隊,是作為40后的邵東爺爺奶奶,兩人退休金分別為四千多、三千多;第三梯隊就是邵東,2022年以來,他的平均月收入不足3000元。
北京人趙航現在是滴滴司機,妻子是美術老師,二人的月收入加起來只有7000元,而父母二人的退休金超過1萬,承擔著家庭的主要支出。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對大紀元表示,這是人口結構錯位與制度分配滯后交接的結果:年輕人的情況是就業門檻不斷提升、市場崗位不斷萎縮的結果;中年失業是由於去產能、產業結構重組、產能過剩被邊緣化;老年養家是那些過去享受體制紅利,如今養老相當穩定的一族,被迫承擔家庭保障職能。
原寧波軸承廠廣東銷售公司職員陸乾坤表示,這種現象不是某一代人的失敗,而是中共體制下全面失控的結果,是經濟畸形、社會失衡、資源壟斷與價值崩塌的集中體現。
上海小修小補不敵中國經濟千瘡百孔
上海市政府在5月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傳其在近期為「優化營商環境」推出的「10大任務」,包括力挺「街頭」和「夜市」的「地攤」經營,讓城市有「煙火氣」,讓市場恢複信心。
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顧軍表示,在對企業的行政檢查方面將推動「無感監管」、「無事不擾」雙清單,至少做到「起碼少擾企」。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分析指出,上海推出「輕微免罰」、「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和「應修盡修」經營者信用等一系列措施,只是當局「對當前經濟困境的被動回應與形象管理」。
他認為,現在放鬆監管的舉動表明,「過去曾經過度干預、過度嚴苛,甚至懲罰過度、過強,不合常理,已經對中小企業造成嚴重的壓力和厭惡感與恐懼感」。當局也意識到了錯誤,但「又不想真正主動認錯」,於是就推出這類政策。可這隻會被市場解讀為,是因為「經濟壓力太大,才不得不鬆口」的表現。
黃大衛指出,上海作為經濟龍頭,當消費與投資同時下滑的時候,他們想釋放出歡迎、友好和修復的信號,以拉攏企業留下來,避免資本加速外逃。這可能會有短期效果,但從長期來看,市場信心來自於政策的可預期性和穩定性,而不是靠「今天放寬、明天嚴管」的補救措施。
原大陸維權律師吳紹平認為,中國經濟從總體上來看已經是「千瘡百孔」,「從根子上就爛了」,因為中國的經濟體制從根本上來說,是「中共權力掌控下的權貴資本主義經濟」,是一個「介於計劃經濟跟市場經濟之間的怪胎」。
只靠簡單的減輕罰款、減少行政處罰這種「外表上的修修補補」,是不能夠恢復經濟的,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
他說:「上海想通過這種小修小補、小恩小惠,施點小利的方式來解決經濟問題,根本沒有可能的。」
中共一動作,將引爆下波關稅大戰很快到來
周一(5月12日),美中雙方在關稅方面暫時達成協議。互相下調關稅90天,美國同意對華關稅從145%降低115%至30%,中方對美關稅從125%降至10%。
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表示,美中關稅談判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美國手中,現在只是先暫時「停火」,如果中共不知反省悔改,下一波關稅大戰很快就會來。
矢板明夫說,表面上看好像是雙方互相讓步,其實背後都是算盤打到發燙。因為這一波全面對抗來得太急,雙方都沒有做好準備。物價、失業率、股市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這次和解並沒有解決任何矛盾。而是為了下一次的正面衝突,爭取到了時間做準備。
矢板明夫認為,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和中國的關稅談判的主導權,今天還牢牢地掌握在美國人手中。川普今後可以隨時發難,而中國手中沒有什麼像樣的好牌。中國如果真的想好好做生意,就要做很多的改革,包括對國內產品出口廠家偷偷補助、破壞環境、不尊重知識產權等等。
黃金多頭潰不成軍直逼3200
由於美中宣布達成削減對等關稅的協議,美元走強,削弱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現貨黃金周一(5月12日)下跌3%,跌至逾一周低點。
FX168周一報道,截至發稿,現貨黃金下跌3%,至3,224.34美元,日內最低觸及3216美元,為5月1日以來最低水平,當日跌幅已經達到100美元。
瑞銀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由於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有所緩解,且關稅在未來90天將被下調,避險資產如黃金的需求正在下降。」
他補充稱:「短期內金價可能仍將保持波動。不過,較高的關稅依然對經濟增長造成壓力,可能促使各國央行在今年晚些時候進一步降息。同時,各國央行或會藉此回調機會增加黃金敞口。」
瑞聯證券資深大宗商品分析師Jigar Trivedi表示,隨著美元可能繼續升值,以及地緣政治風險下降削弱避險需求,黃金短期內可能跌至3,200美元。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鏈接: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鏈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原文鏈接:深圳發生大事,令人細思極恐;中共一動作,將引爆下波關稅大戰很快到來,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