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证发生了两起个人破产申请,极不寻常,引发关注。中国社会现在出现一种畸形的图景:中年失业、青年蛰居、老年养家,哪里出了问题?近期上海市政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的“10大任务”,但遭质疑小修小补解决不了岌岌可危的经济。日本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表示,美中关税谈判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如果中共不知反省悔改,下一波关税大战很快就会来。
中国社会现在出现一种畸形的图景:中年失业、青年蛰居、老年养家,哪里出了问题?
近期上海市政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的“10大任务”,但遭质疑小修小补解决不了岌岌可危的经济。
日本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表示,美中关税谈判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如果中共不知反省悔改,下一波关税大战很快就会来。
现货黄金周一(5月12日)下跌3%,跌至逾一周低点,直逼3200低位。
深圳发生大事,令人细思极恐
博主“中产先生”发文称,最近深圳个人破产事件,极不寻常。
两起个人破产申请都发生在深圳,因为深圳是个人破产制度最先试点的城市:破产并不离奇,离奇的是负债金额。
退休夫妻负债1.2亿,负债是月收入的1万倍。
打工女子负债2544万,负债是月收入的5000多倍。
这两个案例,都是普通人,怎么可能负债过亿,银行风控也不会批吧。
还有人说可能是职业背债人发展了新业务。
以前的职业背债人,背的金额都很小。
比如去找三低人员,或者身患重病的病人,背的债无非就是预付费跑路的,健身房,教培机构,美容院,甚至理发的。
跑路之前,先把法人换成背债人,然后疯狂低价促销,搂最后一笔钱,最多也就几百万,加上存量的预付卡,恐怕1000万到顶了。
跟这次不一样,动辄就几千万甚至上亿,这不是小打小闹能背的起来的。
博主分析,这个背债肯定不是门店的债,甚至可能是企业的债,企业跑路影响就大多了。套路太大,如果是涉及到系统内部人员参与,洗白企业债务,这个不敢想了。
中国困境:中年失业青年蛰居老年养家
中国经济因中共高层一系列政治导向陷入动荡,但后果却由老百姓承担。中国社会现在出现一种畸形的图景:中年失业、青年蛰居、老年养家。
专注于中国青年群体和青年文化研究的青年志(China Youthology)团队对此主题进行了挖掘,文章中说:2001年出生的小花,发现现在想在沈阳找一个双休、扣完保险到手四千以上的工作太难了。可当她得知大学同寝室的四个人全在家“歇菜”,忽然就吐出了胸口憋着的那股气。
像小花一家三代人依靠祖辈养老金来资助生活的情况,不是个例:她的70多岁的奶奶和爷爷的退休金加起来将近六千块钱。这笔钱养活一家五口,不成问题。
以邵东一家三代为例,目前,他们的家庭收入结构是阶梯状的:收入最高的,是作为60后的邵东父母,两人退休金分别为六千多、五千多;第二梯队,是作为40后的邵东爷爷奶奶,两人退休金分别为四千多、三千多;第三梯队就是邵东,2022年以来,他的平均月收入不足3000元。
北京人赵航现在是滴滴司机,妻子是美术老师,二人的月收入加起来只有7000元,而父母二人的退休金超过1万,承担着家庭的主要支出。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对大纪元表示,这是人口结构错位与制度分配滞后交接的结果:年轻人的情况是就业门槛不断提升、市场岗位不断萎缩的结果;中年失业是由于去产能、产业结构重组、产能过剩被边缘化;老年养家是那些过去享受体制红利,如今养老相当稳定的一族,被迫承担家庭保障职能。
原宁波轴承厂广东销售公司职员陆乾坤表示,这种现象不是某一代人的失败,而是中共体制下全面失控的结果,是经济畸形、社会失衡、资源垄断与价值崩塌的集中体现。
上海小修小补不敌中国经济千疮百孔
上海市政府在5月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其在近期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的“10大任务”,包括力挺“街头”和“夜市”的“地摊”经营,让城市有“烟火气”,让市场恢复信心。
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顾军表示,在对企业的行政检查方面将推动“无感监管”、“无事不扰”双清单,至少做到“起码少扰企”。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分析指出,上海推出“轻微免罚”、“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和“应修尽修”经营者信用等一系列措施,只是当局“对当前经济困境的被动回应与形象管理”。
他认为,现在放松监管的举动表明,“过去曾经过度干预、过度严苛,甚至惩罚过度、过强,不合常理,已经对中小企业造成严重的压力和厌恶感与恐惧感”。当局也意识到了错误,但“又不想真正主动认错”,于是就推出这类政策。可这只会被市场解读为,是因为“经济压力太大,才不得不松口”的表现。
黄大卫指出,上海作为经济龙头,当消费与投资同时下滑的时候,他们想释放出欢迎、友好和修复的信号,以拉拢企业留下来,避免资本加速外逃。这可能会有短期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市场信心来自于政策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而不是靠“今天放宽、明天严管”的补救措施。
原大陆维权律师吴绍平认为,中国经济从总体上来看已经是“千疮百孔”,“从根子上就烂了”,因为中国的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共权力掌控下的权贵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介于计划经济跟市场经济之间的怪胎”。
只靠简单的减轻罚款、减少行政处罚这种“外表上的修修补补”,是不能够恢复经济的,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他说:“上海想通过这种小修小补、小恩小惠,施点小利的方式来解决经济问题,根本没有可能的。”
中共一动作,将引爆下波关税大战很快到来
周一(5月12日),美中双方在关税方面暂时达成协议。互相下调关税90天,美国同意对华关税从145%降低115%至30%,中方对美关税从125%降至10%。
对此,日本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表示,美中关税谈判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现在只是先暂时“停火”,如果中共不知反省悔改,下一波关税大战很快就会来。
矢板明夫说,表面上看好像是双方互相让步,其实背后都是算盘打到发烫。因为这一波全面对抗来得太急,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物价、失业率、股市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这次和解并没有解决任何矛盾。而是为了下一次的正面冲突,争取到了时间做准备。
矢板明夫认为,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和中国的关税谈判的主导权,今天还牢牢地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川普今后可以随时发难,而中国手中没有什么像样的好牌。中国如果真的想好好做生意,就要做很多的改革,包括对国内产品出口厂家偷偷补助、破坏环境、不尊重知识产权等等。
黄金多头溃不成军直逼3200
由于美中宣布达成削减对等关税的协议,美元走强,削弱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现货黄金周一(5月12日)下跌3%,跌至逾一周低点。
FX168周一报道,截至发稿,现货黄金下跌3%,至3,224.34美元,日内最低触及3216美元,为5月1日以来最低水平,当日跌幅已经达到100美元。
瑞银分析师Giovanni Staunovo表示:“由于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有所缓解,且关税在未来90天将被下调,避险资产如黄金的需求正在下降。”
他补充称:“短期内金价可能仍将保持波动。不过,较高的关税依然对经济增长造成压力,可能促使各国央行在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降息。同时,各国央行或会借此回调机会增加黄金敞口。”
瑞联证券资深大宗商品分析师Jigar Trivedi表示,随着美元可能继续升值,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下降削弱避险需求,黄金短期内可能跌至3,200美元。
请订阅阿波罗网主频道,订阅链接:请订阅阿波罗网副频道,订阅链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请订阅干净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原文链接:深圳发生大事,令人细思极恐;中共一动作,将引爆下波关税大战很快到来,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