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香港-澳大利亚自贸协定为何重要

来源:人报中文网

香港城市景观。PIXABAY

GLENDA KORPORAAL 驻华记者

周五,前外交部长Julie 在香港对澳大利亚商界人士的演讲中透露,她一直是澳大利亚与香港之间自由贸易协定的长期支持者。

她说,与香港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是联邦政府2017年外交政策白皮书中的“关键目标”。

澳大利亚—香港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于2017年5月开始,并于去年11月正式结束,联邦贸易部长Simon Birmingham和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在莫尔兹比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就此发表联合声明。Bishop表示,此举意味着双方“共同致力于开放,畅通和自由的贸易”。

这项协议的最终细节有待正式签署——澳港自由贸易协定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签署,可能会在5月联邦大选之前。

一旦签署,只会为澳大利亚和香港之间更多的贸易和商业联系铺平道路——这是海外澳大利亚人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用澳大利亚外交和贸易部门的话说,香港是亚洲最大的澳大利亚商业代表所在。

尽管近年来澳大利亚在该地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香港在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商业联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估计在香港有10万人持有澳大利亚护照。许多人原先是香港人,后来移居澳大利亚并获得公民身份,现在正在香港工作。

估计在香港有12万名的校友,并且有数千名澳大利亚人在商业,金融,法律,房地产,艺术,旅游和酒店业担任高级职务,长期在亚洲开展业务。

尽管香港是一个只有740万人口的地区(理论上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但香港是澳大利亚的第十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190亿

香港是澳大利亚商品贸易出口的第六大目的地。2017年,出口自澳大利亚的商品——主要是黄金,食品,葡萄酒和电信零件——价值总计120亿澳元。

香港也是澳大利亚服务贸易的第七大目的地,2017年价值30亿澳元,主要是旅游和教育业。

全部五大澳大利亚银行——(ANZ),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联邦银行(CBA),国民银行(NAB)和麦格理银行(Macquarie)—— 都在该市设有办事处,澳大利亚律师事务所也设有许多分所。Telstra 在该市也颇有历史。

Bishop上周五出席的午餐会由在香港的澳大利亚商会(The Australian Chamber of Commerce)主办,有350多名与会者和长长的候补名单,该会也是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最大的商会。

香港是澳大利亚的第五大外国投资者——电力供应,天然气,采矿,运输,食品加工,港口基础设施,轻工业,保险,工程,电信和生物技术等行业,现在的价值超过1160亿澳元。

澳大利亚在香港的投资约为470亿澳元,涉及银行和金融,建筑和工程,健康和医疗服务,电信,保险,法律服务,教育,信息技术,咨询和运输等行业。

在去年11月宣布完成澳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总理Scott Morrison和贸易部长Birmingham对这项协定将涵盖的内容给出了一些暗示。

“澳大利亚农民,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投资者将从这项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确定性中获益匪浅。” 他们在一份声明中说。

该协议“保证了,专业,金融,运输,建筑,旅游和娱乐服务供应商的准入”。

“这也为澳大利亚企业提供了香港相对开放的服务和投资体制将继续的保证”,这项自贸协定显然包括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电信和知识产权领域的“现代”贸易规则。

该协议还将永久锁定所有澳大利亚出口到香港及香港出口到澳大利亚的贸易零关税,预计协议也将涵盖有关投资和贸易的规则。

虽然保持强健,但是澳大利亚与香港之间的关系有其起伏。

由西班牙人拥有的建筑公司Leighton曾经是在香港最引以为豪和最受尊敬的澳大利亚公司之一,而该公司目前就为港铁(MTR)建设的铁路项目卷入与香港政府之间的一场有损声誉的争议。

作为澳大利亚长期受尊敬的投资者,长江基建(CK Infrastructure)受到了一波反中国投资情绪的影响——在对管道公司APA的收购被澳大利亚驳回后,正在暗自疗伤。

多年前,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人都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开放经济之后的香港未来的角色怀有疑问。

虽然中国经济显著增长,上海成为其蓬勃发展的商业中心,但中国未能开放其金融市场和更广泛的经济的许多部分,而且没能放松人民币管制,这确保了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商业中心的重要作用。

随着香港探索与中国大陆的关系,香港正在发生许多的变化,但它仍然是澳大利亚的一个重要且可信赖的关系,而通过自由贸易协定——一旦我们知道其中的内容——这将得到再一次推动。

Glenda Korporaal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报道澳大利亚和世界的商业和财经新闻。她曾在、华盛顿、纽约、伦敦、香港和新加坡工作过,并采访过众多澳大利亚顶尖的商业领袖。她曾担任《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的副主编以及《The Bulletin》杂志的商业编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