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澳洲移民留学网
留学热已经逐渐从本科向更低年龄段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初中生走出国门。
说到这里很多人好奇,难道外国的基础教育真的这么优秀吗?能够吸引家庭不远万里,甚至放弃工作和事业,只为让孩子更早接触西方教育?
1.数学周里的公开课
布丁上的这所学校的宣传和通知单特别多。有活动就会发通知,让家长签字。周一六年级的孩子集体去附近的一个中学参观,问家长是否同意。
这种机会我肯定是立马同意,因为对一个短期体验的孩子来说,恨不得在一个学期内尝尽各种可能。孩子去了一天,结果回来告诉我,他得了个奖,是做手工得的。而班上几乎所有孩子都有奖。
具体活动在周三下午放学后,三点开始。去得太早了,签名是第一个。校长和副校长打招呼,说隔壁有咖啡有茶有甜点,可以吃吃喝喝。
陆陆续续有家长到,放学的孩子,报名参加活动的也来了和家长汇合,办公室热闹起来了。时间到了,校长致词,大意是老师担心参加的人数不多,看现在,教室满满当当,可以开始了。
当时主讲是一位男老师,他给每个家长发了一张纸,上面列了三道题。题干是这么写的:玛塞娜家里的后院长着一颗巨大的橙子树,每年这颗树都长出很多橙子,她们家里的成员可以分享。
她家有很多不同有趣的方法分享橙子。问题一:今年玛塞娜家的橙子树产的果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去年结的果有360个,问今年结了多少颗橙子?
看到这题我在想,这道题估计随便问一个中国小学生,都能很快回答出来。不就是360÷3=120吗?有什么难的?
看到我给出的答案,她说,你是对的,but how?What how? 我又把360除以3,列了个竖式出来,以为老师要这个过程。显然不对,因为老师看了,继续在问:how?
当天我在朋友圈吐槽,移民加拿大的亲同学补充证明说,她家娃在加拿大也不背,她看着很着急。好吧!那我们就静下心来看看澳洲人民怎么分橙子。。。
3.千奇百怪的分法
第一组的家长站起来,在360的旁边写了3/3,然后分成三个1/3,每个120,加起来就是360。嗯,这就是解释···第一次知道,乘法居然还能分解成这样。
我看到这,心中大惊!难道这和第一种有什么不同吗?但很显然,其他的家长并不这么想,而且给出了热烈的掌声。
但当时我的内心是,真的给跪了!这是在上数学课?
第五位家长给出的方法更直接,列除法竖式解决问题,360÷3。没有分步骤,下面写了三个零。喂,你们小学老师是怎么教的?可是台下依然响起了掌声…
第六种两个妈咪组合上台,一个念,一个写:300÷3=100,60÷3=20,100+20=120这跟第二种答案异曲同工,只是更简洁些,直接列算式了。
不得不服,澳洲的数学课很任性。
17. 做一些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4.东西差异
早些时候,看到中国人黑老外数学不好的各种段子,也听说过中国孩子出国后数学一骑绝尘的各种例子。但是这次实际参与了一堂澳洲的数学公开课后,有脑袋被撞的感觉,感觉自己被上了一课。
我开始反思自己孩子在国内接受的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是否合理,也开始怀疑那种只能追求一种正确答案的教育是否合理,澳洲的这节数学课,让我明白了:1:不同的方法远比提供正确的答案更重要。
2:解决的答案不是单纯为了更快更准,还可以各出奇招儿。
3:再微小的差异也是被认可,可以独立存在的。
4:每个答案都被尊重,认可,受到鼓励。对同一道题,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哪怕做错了都没关系,老师依然会鼓励学生继续做下去。
而且,做题的快慢根本不是重点,而是,是否你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对于一道简单的题,可能所有的解法都是大同小异,可就是再微小的不同,也是两种独特的存在。
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答案,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们独立、会自主思考、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有自信。
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中国五年级的数学公开课,花了一小时讨论这么简单的题目,老师早就被投诉了。我听过布丁在中国的数学公开课,说实话,三年级的题目我就得开始全力以赴了。
澳洲的这堂数学课下来,觉得像以数学之名,行party之实的一场亲子聚会。将近一个月的感觉,来澳洲是一个松绑的过程,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都慢慢放松下来了。
Have a good day!Enjoy everyday in your life!每天早上送孩子出门时会这样叮嘱他。就像那些数学题,想怎么解,就怎么解。
以上就是这位妈妈在澳洲陪儿子上课的经历,其实,澳洲的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课堂,还体现在课下。前段时间澳洲迎来了一波学生假期,各大中小学纷纷放假,澳洲的熊孩子也领着假期作业回家了。
那最后还不是要回到2×8上?我不解。 儿子说,他也奇怪,难道他们这里就不背乘法口诀表吗?我试着用英文背了背, two two four, four four sixteen,还好,two nine eighteen,是绕口啊,不好背。
2. 再看上一本书。
3. 别忘了看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男高中生改进电子板得1.5万赞助费
4. 记得保持微笑。
5. 美味的小吃也必不可少。
6. 记得和你最爱的人共度时光。
7. 试一下笑到肚子疼是什么感觉。
8. 不要总在屋子里待着,去户外感受自然。
9. 出门多溜达,没事到处逛逛。
10. 多花点时间在你喜欢的爱好上。
11. 但是要保证休息。
12. 一定要记得去拜访你的朋友们。
13. 试着用尽全力奔跑。
而他们的作业单,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长下面这样:
15. 再吃一些的美味小吃。
16. 在花园里玩。
这些作业,比如做运动、做家务、体验美食、亲近大自然,虽然不是书本上的学识,也不能增长考试分数,但却非常有实践性,让孩子的动手能力,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提高。
有了这些生活常识,他们走上社会以后才不会无所适从,不仅有着健康的心理,与人友好沟通的能力以及自我价值的认同,独立生活更是不在话下。
比如有的孩子有爱心,很体贴,很懂事,并且每一天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再比如有的孩子是朋友们忧伤时的依靠;有的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有的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有的是弟弟妹妹们最好的玩伴。
Ben还发起了一项名为Kickstarter的活动,以筹集1500澳元来改进他的概念,这个项目一经发起,得到了澳洲社会各界的支持,没多久筹款就超过了1.5万澳元!
仅仅因为他们考试成绩不好,就否定他们的所有价值,这样的教育,在澳洲人眼里看起来是无法理喻的。
14. 烹饪美食或者做些手工。
亚裔高中生配出救命药
就在去年,有一则新闻震惊了世界。因为看不过垄断商不停抬高药价,肆意压榨患者们的血汗钱!于是一群高中生便下定决心要重新研究一个药物配方! BBC:Martin Shkreli:澳洲男孩们造出了救命药!
但是,没有一个人对他们提出质疑 。家长,老师给予的是毫无保留的帮助,告诉他们怎么去找资料,怎么独立做实验。
同学,朋友给出的是支持的目光,觉得他们做的是世界上最炫酷的事情!因为这些支持,他们真的成功了!售价高达$11万的救命药,被他们,一群亚裔高中生花20刀就给配出来了!
10岁小孩获邀苹果开发者大会
另一个在澳洲的亚裔小孩,在10岁的年纪里,就完成了全世界的码农的梦想。他被邀请参加苹果公司全球开发者大会。这不只因为他是天才,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支持
名叫Ben Wang的澳洲华裔男生也年纪轻轻就成为圈中有名人才了!他发明了一种改进过后的电子原型版,可以让创建电路和自定义电子设计变得更加简单。
另一组的家长表示,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首先,把360分成300和60。然后先把300分成三份,每份100。再把60分成三份,每份20。这样两个加在一起,就是100+20+120。
看完之后,是不是有点怀疑人生?这就是小学三年级的作业?!这份看似不可能的作业,正是体现了澳洲教育的核心概念:不以成绩论英雄,因材施教,不一定每一个孩子,都必须成为数学天才,成为医生、成为律师,才算成功。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不代表我站观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请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