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凌宇澳洲移民
疫情之下,澳洲要求中国归澳的人员自我隔离14天。于是华人社区涌现了许多“隔离互助群”,成百上千名志愿者自发地帮助隔离在家、不能出门的同胞解决日常所需的采购问题。
自我隔离者可以在互助群里与附近的志愿者对接,列出购物清单,志愿者采购好物品后送至隔离者住址,将商品放在家门口,离开时通过手机通知隔离者商品已送到。
从回澳的第一天起,爱心就开始了。志愿者的爱心,比你先到家。
这样既帮助了隔离者解决不能出门的最大困扰,又最大程度地降低互相感染的可能性。
这些天,虽然病毒肆虐,禁令不断升级,但华人社区满满的正能量。
上周末,澳洲东海岸迎来了30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雨。新州地区一直经历着自90年代以来最强的降雨。树木倒塌、交通阻断;数万居民正在经历断水断电的困境。
工会都呼吁工人停止工作待在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华人社区依然有志愿者“逆行”为隔离的同胞代采购。
50公里 转身离开
隔离结束 把爱心传递下去
有些“隔离互助群”里的朋友,已经顺利结束了14天的隔离期,但是却没有退群,而是摇身一变成了新的志愿者,为新的隔离朋友服务。
这大概就是爱心传递的意义!
这20个瞬间,道出近期澳洲华人最真实的生活。
一位刚刚归澳的华人,主动要求家人一起隔离:“让自己心安,让别人心安。”一个小小的决定,却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看得出,这是一位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朋友,内心满满的感恩。
除了志愿者提供的爱心服务,不少隔离同胞在群里学会了使用本地的各种线上送货平台。
每个人的时间都很珍贵,不到万不得已,绝不麻烦志愿者!
比如家里停电断气……还好我们有志愿者送来煤气炉!
更有贴心的志愿者,知道附近社区停电了,连充电宝都准备好了。
近期听过最感人的承诺。
一人当志愿者,全家都是志愿者!
父母们可能手机用得不如年轻人好,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心里的社会责任感。
志愿者不辞辛苦,让同胞“吃饭工作”两不耽误。
就连隔离的心理需求,细心的志愿者也关照到了。
一位志愿者说:“有些隔离的同胞会感到疏离感,但我想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被尊重、被感谢的。”
又是一位不愿麻烦志愿者的隔离朋友,从自己院子里摘菜吃:
然而,闭关在家,难免遇到超市网购平台做不到的事。
看着一个女生志愿者拎着沉甸甸的大包小包送上门,又心疼又感恩!
隔离14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知道有一群志愿者一直都在,是一件多么有安全感的事。这解决隔离者最大的后顾之忧。
“一回到家,就有温暖”
1月26日,一名墨尔本华人因为GP的误诊,被错误地告知自己没有感染新冠状病毒,而同家人一同前往了一家墨尔本中餐厅用餐,随后确诊为新冠状病毒肺炎。该餐厅一时间被推上风口浪尖,虽然卫生部门表示该餐厅已经没有风险,可以前往。
让全澳看见华人的努力
最近,针对中国人的一些不太友好的新闻出现在某些西方媒体上。但是,通过大家的努力,华人社区正能量的真相总会被全澳看到。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不代表我站观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请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