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被污名化的澳大利亚华人餐厅如何活下去?
来源:搜狐旅游
在堪培拉,你现在只需要下一次单、花一份运费,就会有不同品牌的小面、煎饼、火锅或者奶茶同时送到你家。
这是几家华人餐厅为了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而想出来的新点子,推出“跨店点单,一单运费”活动。
“疫情对澳大利亚的餐饮业影响很大。”王宇轩说。“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抱团取暖’。”
今年27岁的王宇轩是“大圣火锅”店的老板。堪培拉的火锅店并不多,因此“大圣火锅”去年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尤其是冬天,店里总是坐满了顾客,围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
▲4月22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一家参加“跨店点单 一单运费”活动的面馆,工作人员捞起煮好的面条。图片均由新华社发(储晨摄)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节奏。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3月23日起,澳政府升级防疫措施,关闭文体娱乐聚集场所,只允许餐馆和咖啡厅做外卖。
这个决定对于“大圣火锅”的影响几乎是百分之百,因为火锅很难被装到餐盒里面做成外卖。
其他华人餐厅同样举步维艰。
澳大利亚第九新闻网上个月一篇报道称,澳大利亚酒店业已有88000人下岗,而在未来的数周或者数月内,失业人数可能增加20万。
华人餐厅受到的冲击首当其冲。澳大利亚很早就对中国公民关闭了边境,这导致作为华人餐厅主要客源的留学生等无法入境,而一些外媒对中国污名化的报道也对华人餐厅的生意造成了巨大打击。
▲4月22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拍摄的面馆顾客预定的食物。
“猫婆小面”是一家网红店,该品牌由于上过《舌尖上的中国2》而颇受欢迎。然而店主李先生告诉记者,堂食禁令颁布后餐厅的营业额下降了70%。餐厅原本有十余个全职和兼职店员,目前由于有些滞留国内无法回来,有的担心被传染不再工作,店里只剩下三四个员工了。
“猫婆小面”和“大圣火锅”都在堪培拉的迪克森,那里立着孔子雕像,被称为是澳大利亚首都的“唐人街”。
“我们这些店离得很近,大家都很熟悉了,平时经常一起聊天。”33岁的李先生说。“生意受到影响以后,我们就一起商量,怎么能够生存下去。”
餐厅遭受损失的同时,顾客吃饭也要承担额外的送餐费。“因此我们就想,能不能把我们的食物和饮料放在一张大的菜单上面,让顾客只花一次运费,就能吃上不同店里的招牌菜。”他说。
▲4月22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一家参加“跨店点单 一单运费”活动的火锅店,工作人员核对顾客订单。
王宇轩表示赞同。“我们几家距离近,有区位优势。比如点猫婆小面的顾客不知道我们的饮料,就可以在菜单上了解我们的饮料,通过这样的联合服务给各个店也做了推广。”他本人也是另一家店“超级喵の茶”的老板。
在堪培拉,一般通过Uber Eat点餐运费是5.99到7.99澳元(约合人民币27到36元),为了降低成本,各家店决定让自己的员工送餐,这样每次运费只需要5澳元。
“最初有五家店参与,一共有大约30名员工。”王宇轩说。一般来讲,不需要值班烧菜或者打包的员工就会选择去送餐。“这个时候必须尽可能开源节流。互帮互助,谁有空谁就做什么。”他说。
▲4月22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一家奶茶店,工作人员准备打包做好的奶茶。
▲4月22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一家参加“跨店点单 一单运费”活动的奶茶店,工作人员制作奶茶。
“超级喵の茶”有两名员工的额外工作是记账。他们会记下一周内每一单各个店餐点饮料所占比例,之后这些店就按照这样的比例承担运费。
李先生承认,他们最初也有分歧。“五个人达成一致本身就是很难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所以不如先开始做,不行的话后期再调整。困难时期没必要计较太多。”他说。
谈到受益,他表示,由于这种做法只尝试了两周,还很难计算具体的增长数字,“但是订单的数量是有显著增长的,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
▲4月22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拍摄的火锅店顾客预定的快餐。
为了做外卖,“大圣火锅”在两天内开发了新的菜单,订了新的餐盒,制作了冒菜、南瓜饼、酥肉等适合外卖和打包的菜品。
“现在我们外卖的营业额到了正常时期的30%左右,虽然跟旺季比起来相差甚远,但是也算到了可以维持下去的水平。”王宇轩说。
“这算是没有退路的退路,不过有时候危机说不定也是转机。”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永远不会想做外卖,开发更多新的产品。”
目前至少有六家店加入了这一合作。王宇轩和李先生都说,现在看起来这样的合作效果很不错,不过现在讨论这个模式疫情之后是否还能保留为时过早。
“现阶段我们考虑的还是如何渡过难关。”李先生说,“现在只有一起合作才能有出路”。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监 制:胡艳芬 责任编辑:林睎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