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爆增75例! 又回大爆发边缘? 澳媒: “跟中国学!” 武汉日测90万人,墨尔本检测难上难

2020年06月29日 13:50

来源:

坏消息!!

今日维州确诊新增75例!!

创下自3月3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增幅…

同时内城Abbotsford区Guardian Childcare&Education早教中心将立刻关闭3天!!

上周六(6月27日)位于Tullamarine的一名清洁工也被检测为新冠呈阳性

首席卫生官Brett Sutton也在今天表示,维州可能会要求所有人在超市或搭乘公共交通时强制戴口罩..

增长趋于紧张,但在上个周末各检测中心却出现不少问题:大排长龙、人力不足。

现在也有澳媒出来喊话了!

呼吁澳洲学学的检测模式!!

但问题是,学的来吗?

01

墨尔本检测中心挤爆!! 排队3.5小时被告知下班了??上门检查还遭拒绝…

随着维州确诊不断增加,该州展开了大规模测试,但直到今天部分检测点排队等待检测的人仍旧大排长队…

根据ABC的报道,在上个周末,维州高风险感染的区域,各个检查点都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

ABC采访了一位Kumarini女士,她表示她所在的检测点在早上9点左右开门,但当她开车到检测点时,却被叫去Chadstone的检测点排队…

在那之后,她在车上等了3.5小时…

才轮到自己,但这还不是最糟的…

过了没几分钟,医护人员竟告诉她,检测中心已经准备下班了,请她下次再来….

而在上上周末,在墨尔本的Southland购物中心附设的检测中心,许多维州人也开车排起了长队,就为了做一次核酸检测…

不光是检测中心出现问题

维州在这两周实行的上门检测行动也屡屡碰壁…

维州副首席卫生官员Annaliese van Diemen在上周五透露,

在卫生官员进行的上门检测中,并非所有人都同意接受测试。

她对此表示失望,并表示:“正在努力使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容易接受测试。”

维州副首席卫生官员Annaliese van Diemen

而人们拒绝检测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让人摸不着头绪…

有人认为人们待在自己的家中不应该被打扰。有人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人们的生活。很明显,维州如果不实施惩罚或是强制检测,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防疫漏洞也不可避免…

新南威尔士大学传染病教授、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顾问小组成员Marylouise McLaws也在报道中,对维州以及澳洲现有的检测机制表示担忧。

新南威尔士大学传染病教授Marylouise McLaws

Marylouise McLaws教授表示,澳洲与中国的防疫检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澳洲的检测到目前为止,都还是”被动而非主动”。

而维州现在非常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抗疫做法

尤其是中国的检测速度!

02

澳洲可学习”中国模式”检测! 但医疗资源、医护人员却严重匮乏…

在报道中,Marylouise McLaws教授提到疫情爆发初期,中国武汉设立了多达250个检测点,根据官方数据,在10天内对900万人进行了检测。

而这检测速度与强制力恐怕正是维州目前所缺乏的

Marylouise McLaws教授也提到,目前的检测速度有待加强,如今二次爆发的主要原因,多半出自于无症状的感染者,若要短时间内找出这些无症状感染者,最好的方式也只能透过检测来实行…

同样是二次爆发,若我们比对北京方面的情况更是可以感受到维州的警觉仍然不足…

在昨日28号的北京疫情防控记者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副组长、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强指出,

截至6月28日12时,北京全市累计完成采样829.9万人,已完成检测768.7万人,基本完成”应检尽检”人员动态清零。

真可谓实现了这张图片的景象…

但从北京模式中,Marylouise McLaws教授也指出澳洲在防疫检测中的第二个致命问题,那便是医疗资源的数量,究竟能否配合这种高传染性的疫情?

根据传染病医师和微生物学家保罗·格里芬(Paul Griffin)的说法,尽管到目前为止抗疫的表现跟其他国家相比,已经好上不少,

但很明显地,澳洲医疗资源的后勤问题,存在很大的缺陷…

他表明:”在澳大利亚,我们的实验室质量确实很高,但是我们并没有为此(疫情爆发)做好准备。”

而这边的资源问题,不光是检测所使用的器材或是设备,有没有足够的人员能进行病毒检测,这才是澳洲目前最严重的状况…

一州大检测全澳都必须支援才能完成…

许多人不知道,目前为了响应维多利亚州的大规模疫情检测突击,新南威尔士州,州,州和州都必须腾出人手,来协助处理检测样本的检验…

前些日子提到的澳洲国军协助维州,他们的一项任务就是将这些测试样本送往各州的检测中心来处理…

03

小编结语

所以最终的问题,或许正如澳媒ABC所言,维州乃至澳洲,都可以向其他国家包含中国学习。但在澳洲医疗人员资源匮乏的根基上,有些问题是不论怎样学习都无法根除的。

或许熬过这次新冠疫情后,澳洲政府需要在好好思考下步该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