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澳洲网
今日
维州确诊新增288例!!
是自疫情爆发以来
维州疫情传播最严重的一天
9栋封锁公屋
确诊人数已增至158人!!
该公屋中的华人怎么样了呢?
人们依然在持续关注…
01
八座公屋解除封锁!唯一封锁阶段公屋内或将有四分之一居民感染!!
自上周六(7月4日)下午开始,维州州长安德鲁斯宣布对墨尔本内西北区邮编地区为3031(Flemmington)和3051(North Melbourne)的九栋政府廉租房大楼实行全面出入限制,住在其中的约3000多居民被强行隔离。
据ABC News今早报道,日前封锁的九栋政府廉租房中,已经有八栋大楼全面解除了封锁!
仅剩33 Alfred St公屋依然处于封锁阶段,并将继续持续九天。
据了解,该大楼内共有472户住户。截至周四,该公屋内已有53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首席卫生官布雷特 萨顿(Brett Sutton)警告称,472名居民中有25%可能感染COVID-19。
02
大楼紧锁,警察严防,医护人员频繁出入
周三下午,澳洲网记者前往North Melbourne其中一栋封锁公屋现场。
在记者的车辆即将驶入North Melbourne封锁公屋区域附近,就可以看到沿路站满了执行任务的警察,正在对过往车辆进行核查与交通指挥。
但在良好的管理秩序之下,为何大楼内部依然会有如此之高的传染率呢?
03
揭秘公屋内部:洗衣房共用、不戴口罩!!
华人:不敢走出房间,良好的心态是对抗封锁的解药
为了解公屋内部的目前状况,澳洲网记者联系到住在North Melbourne另一所曾被封锁公屋内的80岁的独居老人,陈前绣女士。
据陈女士分享,在大楼封锁前的几个小时,她收到了关于公屋即将封闭的短信,于是她立刻赶往附近超市购买生活必须品。
当她从超市回到大楼的时,便看到公屋门口有警察在来回巡逻并进行人员盘查。当天晚上开始,门口便有警察寸步不离地把守。
陈女士表示:“我非常支持政府的工作,为避免疫病的传播,必须采取的措施。我很理解。”
同样,1995年移居澳洲的85岁龚克慧也曾表示:“(封锁)措施可以找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阻止其扩散。这对我们自己和他人都是有益的。我诚恳地认为,许多人在认识到当前情况时并没有规范自己的行为。”
平时热爱跳舞的龚女士表示:“自从圣诞节庆祝活动取消后,华裔社区就没有进行任何集体活动了。”
她说:“华裔居民们共享信息,互相照顾。自从媒体报道了我们被封锁的消息后,那些微信群里的兄弟姐妹们立刻向我表示慰问。这很温暖,也很有爱。
同样,陈前绣女士的儿子、女儿在封楼时非常关心她的状态。
陈女士向澳洲网记者分享了她在大楼封锁期间的生活状态。
陈女士分享大楼封锁期间她的生活状况 来自澳洲网 00:00 00:29
兴趣广泛的陈前绣并不会因为不能走出大楼而感觉无聊。陈女士热爱烹饪,在封楼期间,经常会在家烘培西点。热爱手工艺品的陈女士也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我的状态还可以,就是压力比较大,既然政府要封楼,说明楼里有病例, 感觉病毒离自己太近了。”
同时,依然有很多地方陈女士表示十分担心。最为重要的则是安全防范意识与消毒措施。
她表示,住在楼里人口密度比较大,十分建议各家住户在大楼内活动时要戴好口罩。
此外,据澳洲网记者此前了解,目前,在每栋政府公屋内,各家住户的衣物都集中在公共洗衣房清洗。这大大提升了交叉感染的机率!
同样,她也希望政府为居民提供一些在家能消毒的用品。
听闻此消息,本周三(7月8日)一早,维州大型华人社会服务组织维州华人社团联合会(简称:华联会)便前往各大超市采买物资。当日下午14时许,华联会便为这9栋大楼内的每户华人家庭送去了食物。
“橘子,寓意着平平安安。”
目前,陈女士所在大楼已经解封,但像大多数住在公屋的华人一样,由于依然存在潜在风险,依然不敢外出。
陈女士向澳洲网记者分享解封后的心态与计划 来自澳洲网 00:00 00:51
04
小编结语
据了解,这九栋被封锁的政府廉租房中居住的大部分都是来自各文化的难民。而在这被困的130余户华人家庭中,多是独居老人。
在实地拍摄、跟随进行物资补给活动、以及与陈女士沟通时,小编不由得为被困大楼的独独居中国老人感到无奈。虽然子女担忧,但依然无计可施。不过,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部分大楼已经解禁,而老人们心态也十分良好,同时也在陆陆续续地得到了来自政府、华人社区的物资资助,以及亲朋好友的关心与询问。
如果有有能力的社区或组织,也希望可以尽一份力,为公屋内的华人、甚至是多元文化居民,送去一份关怀。
今天,维州确诊暴增竟然超过280例!这个数值另所有人震惊!面对这样愈演愈烈的疫情,我们唯一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最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隔离,最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做好自身防护。唯有此,每个人才是在真正为控制疫情做自己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