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政府官宣新政,华人妈妈一定要注意看!国内校园寻常的小事儿,在澳洲却是犯罪!大家千万别再这么做啦…

2020年12月05日 19:31

来源:辣妈帮

许多虽然移民多年,但还是继续着国内的那套做派…

说的是中文,吃的是中餐,为人处事,也是按国内的“老规矩”来,最近随着各种节日来临,有些家长就有了点“小心思”,想要给老师送点礼物。

毕竟班级里那么多,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多一点关注或是照顾。

但各位家长要注意了!

在澳洲,千万不要搞国内的老一套。

这种文化的差异,不仅有时会闹出误会,贻笑大方,更严重的,可能会触犯法律!

人在家中坐,传票天上来,一不小心做错话办错事,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在人家的土地上,不按人家的规矩来,到时候真摊上事儿了,可是追悔莫及!!

华人父母给老师送红包,却收到法院传票!

之前在澳洲,有一对华人夫妇,就是因为给老师送红包,居然被当地的法院传唤了!

一开始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比窦娥都冤,给个小红包而已,也没贪赃枉法啊!

事情是这样,这对夫妇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可爱女儿,因为是独生女,夫妇二人自然是百般宠爱。

小女孩上学的区域并不是华人区,因此,同班同学也大多都是澳洲小朋友。

这让夫妇二人不禁担心,孩子那么小,万一在学校被排挤了怎么办?

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该打点的地方,可不能含糊啊!

只能找老师帮忙“关照关照”了…

夫妇二人思来想去,为了表示诚意,在今年中秋节,给老师包了一个红包以表心意。

在红包里包了600澳币,硬塞到了老师手中!

看到老师费解地端详着这个特别的红色小袋子,夫妇二人还“贴心”地附耳解释一下:“老师,这钱也不多,就是意思意思…”

这“意思”一下不要紧,老师一打开红包,看到里面的现金,脸色瞬间变了!

夫妇二人心里还“咯噔”一下,这什么意思,难道老师嫌钱太少了吗?

还不等他俩反应过来,老师就一个箭步地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直奔校长室!

校长打开了红包,看到里面的钱,气得整个人都颤抖…

想都没想,就拨通了报警电话!

等到被法院传唤的那一刻,这对夫妇的内心还是懵逼的!!

“我们只是跟老师表达善意啊…咋想到事情闹到这步田地啊…”

他们觉得自己也真是real无辜了…

结果,老师人家不仅不领情,在法庭上,气得脸颊涨红。

他们简直是居心叵测,是对我的侮辱,对法律的亵渎!

夫妇连忙在法庭上辩解,就是单纯想趁着中秋佳节给老师表示表示,绝对没有违法犯法的意思啊。

一个劲地给老师赔礼道歉,老师这才罢休,接受了他们的道歉,这才免去牢狱之灾。

事后,也有人跟夫妇俩解释,在澳洲,老师私底下收红包,就是受贿行为,他们自己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也怪不得老师当时的反应那么激动了,这是把人家老师,往火坑里推啊!

在国内,逢年过节送个礼,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

甚至有些家长觉得,只有送了礼,才能确保自家孩子可以被老师关照,否则就会被忽视,甚至影响孩子的成绩。

虽然教育部明令禁止,但是这样的风气,一时半会,还是停不住…

而在澳洲,老师对每一个小孩都是平等的,并不会根据家长给送了什么礼物,就去“特别关照”…

更不要说这样的行为,在他们眼中,已经触犯了法律的底线…

教育厅出新规!超过这个数的礼物等同受贿!

就在上周,新州教育厅刚刚更新了,

有关教师收礼的相关政策。

这次新规就明确要求了,教师不可以收受家长的现金,甚至连某些礼品卡或代金券都不能收。

而且教育厅对礼物的金额要求十分严格,只要超过50的礼物,就“应该被拒绝”。

而制定这条新规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长试图贿赂老师校长的情况,真的在很多学校都并不少见。

新州家长和公民联合会的Tim Spencer说,虽然简单的感谢礼物是好的,但其实他知道家长们,试图用奢侈品或一叠现金来赠与校长,只是为了方便让校长为自己的孩子“挑选老师”。

“他们向学校或直接向校长送礼,以确保他们的孩子在下一年,可以进入一个更好的班级。

多年来,有不少校长告诉我,他们经历过这种程度的胁迫,但家长们的礼品都被婉言谢绝了。”

据《每日电讯报》此前披露,悉尼一些学校的家长将。

300澳元现金和465澳元的Visa礼品卡等,当做礼品送给老师。

其实新州早就有了不能给老师送礼的规定,别看只是一张简单的礼品卡,就有可能被认为在贿赂公职人员!

但今年因为疫情这个特殊情况,不少家长还是坚持想送点礼物给老师,来感谢老师一年来对孩子的辛苦付出。

只能说家长们的心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在澳洲坚决不可取!

Seaforth Public School校长Trudy Bates告诉家长,新规定意味着,礼券和现金被禁止送给老师,而礼物的价值上限,被严格限制为不超过50澳元。

虽然送礼物是为了表达谢意,但家长们更需要的是换位思考。

看似一份普通的谢礼,很可能会让老师陷入,违反教育厅行为准则的尴尬境地!

而且Central Coast P and C主席Sharryn Brownlee表示,家长们只是想向敬业的老师们表示感谢。

而现在这可以被理解为贿赂,这对绝大多数辛勤工作的老师来说,是很有冒犯性的。

“如果说给老师的礼物,应该被单列出来,那是愚蠢的。”

“他们的依据是如果老师收礼了,那么家长就可以获得对老师的影响力。

这说明他们认为老师可以被家长收买或影响,也就是说老师是可以拿来卖的。”

也就是说,这种谢礼,并不再是对老师辛苦付出的回馈,反而会严重侮辱一个老师的尊严!

当然,教育厅的这项新规,也不代表着老师就一定不可以。

接受50澳元以上的礼物,只不过想接受的话就必须先登记申报。

教育厅发言人表示,如果在被登记申报,那么教师仍然可以接受价值50澳元的礼物,如果认为不合适则可以拒绝。

50澳元的是一个申报门槛,这个金额以下的则不需要申报。

Beverly Hills Public School校长Danny Squires也警告家长,如果真的想给老师送礼,请确保赠送的礼品金额不超过50澳元,同时还Danny提醒家长,其实送礼并不是强制性的,真的没必要在礼物上面费太多心思。

辣妈这里也给各位家长提个建议,如果真的想给老师送礼的话,最好是送些巧克力、护手霜、香皂之类的小礼品。近几年送购物卡也比较流行,但一定要注意购物卡的金额。

无论是礼物还是购物卡,一般来说25澳元就可以了,50澳元的礼物在老师眼里,真的就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了。

其实对于给老师送礼这事,老师看的并不是东西好坏,而是家长对老师的谢意,和对老师工作的认可。

送一点小礼物,在情真意切地在礼物卡里,写下一些感谢老师的话,这样的“送礼”方式反而会更加打动老师。

盲目送贵重礼物,不仅没有向老师表达谢意,反而还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新州教育厅的行为准则政策规定:教师决不能主动向家长,索要现金、礼物或其它好处。

教师决不能接受家长的任何现金,也不可以接受超过50澳元价值的礼物。

不然可能构成受贿,这是一种犯罪行为。

辣妈结语

妈妈们这种关心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记住,这里是澳洲,原来国内的一些方式在这里是不适用的。

可能有些在澳工作学习的华人们觉得,国内的一些歪风邪气,只要没有太过分,就不会受到什么严厉的惩罚。

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则,在定好的规矩面前,“文化差异”并不是自己犯错的借口。

绝对不能打着“不知者无过”的旗号,抱着侥幸心理,在危险的边缘试探。

否则,就算没有真的受到法律惩罚,闹出误会,贻笑大方,丢的也是自己同胞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