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政府官宣新政,華人媽媽一定要注意看!國內校園尋常的小事兒,在澳洲卻是犯罪!大家千萬別再這麼做啦…

2020年12月05日 19:31

來源:辣媽幫

許多雖然移民多年,但還是繼續著國內的那套做派…

說的是中文,吃的是中餐,為人處事,也是按國內的「老規矩」來,最近隨著各種節日來臨,有些家長就有了點「小心思」,想要給老師送點禮物。

畢竟班級里那麼多,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師多一點關注或是照顧。

但各位家長要注意了!

在澳洲,千萬不要搞國內的老一套。

這種文化的差異,不僅有時會鬧出誤會,貽笑大方,更嚴重的,可能會觸犯法律!

人在家中坐,傳票天上來,一不小心做錯話辦錯事,甚至面臨牢獄之災!

在人家的土地上,不按人家的規矩來,到時候真攤上事兒了,可是追悔莫及!!

華人父母給老師送紅包,卻收到法院傳票!

之前在澳洲,有一對華人夫婦,就是因為給老師送紅包,居然被當地的法院傳喚了!

一開始他們真的覺得自己比竇娥都冤,給個小紅包而已,也沒貪贓枉法啊!

事情是這樣,這對夫婦有一個剛上小學的可愛女兒,因為是獨生女,夫婦二人自然是百般寵愛。

小女孩上學的區域並不是華人區,因此,同班同學也大多都是澳洲小朋友。

這讓夫婦二人不禁擔心,孩子那麼小,萬一在學校被排擠了怎麼辦?

家裡就這麼一個寶貝閨女,該打點的地方,可不能含糊啊!

只能找老師幫忙「關照關照」了…

夫婦二人思來想去,為了表示誠意,在今年中秋節,給老師包了一個紅包以表心意。

在紅包里包了600澳幣,硬塞到了老師手中!

看到老師費解地端詳著這個特別的紅色小袋子,夫婦二人還「貼心」地附耳解釋一下:「老師,這錢也不多,就是意思意思…」

這「意思」一下不要緊,老師一打開紅包,看到裏面的現金,臉色瞬間變了!

夫婦二人心裏還「咯噔」一下,這什麼意思,難道老師嫌錢太少了嗎?

還不等他倆反應過來,老師就一個箭步地離開了自己的辦公室,直奔校長室!

校長打開了紅包,看到裏面的錢,氣得整個人都顫抖…

想都沒想,就撥通了報警電話!

等到被法院傳喚的那一刻,這對夫婦的內心還是懵逼的!!

「我們只是跟老師表達善意啊…咋想到事情鬧到這步田地啊…」

他們覺得自己也真是real無辜了…

結果,老師人家不僅不領情,在法庭上,氣得臉頰漲紅。

他們簡直是居心叵測,是對我的侮辱,對法律的褻瀆!

夫婦連忙在法庭上辯解,就是單純想趁著中秋佳節給老師表示表示,絕對沒有違法犯法的意思啊。

一個勁地給老師賠禮道歉,老師這才罷休,接受了他們的道歉,這才免去牢獄之災。

事後,也有人跟夫婦倆解釋,在澳洲,老師私底下收紅包,就是受賄行為,他們自己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也怪不得老師當時的反應那麼激動了,這是把人家老師,往火坑裡推啊!

在國內,逢年過節送個禮,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

甚至有些家長覺得,只有送了禮,才能確保自家孩子可以被老師關照,否則就會被忽視,甚至影響孩子的成績。

雖然教育部明令禁止,但是這樣的風氣,一時半會,還是停不住…

而在澳洲,老師對每一個小孩都是平等的,並不會根據家長給送了什麼禮物,就去「特別關照」…

更不要說這樣的行為,在他們眼中,已經觸犯了法律的底線…

教育廳出新規!超過這個數的禮物等同受賄!

就在上周,新州教育廳剛剛更新了,

有關教師收禮的相關政策。

這次新規就明確要求了,教師不可以收受家長的現金,甚至連某些禮品卡或代金券都不能收。

而且教育廳對禮物的金額要求十分嚴格,只要超過50的禮物,就「應該被拒絕」。

而制定這條新規的原因,就是因為家長試圖賄賂老師校長的情況,真的在很多學校都並不少見。

新州家長和公民聯合會的Tim Spencer說,雖然簡單的感謝禮物是好的,但其實他知道家長們,試圖用奢侈品或一疊現金來贈與校長,只是為了方便讓校長為自己的孩子「挑選老師」。

「他們向學校或直接向校長送禮,以確保他們的孩子在下一年,可以進入一個更好的班級。

多年來,有不少校長告訴我,他們經歷過這種程度的脅迫,但家長們的禮品都被婉言謝絕了。」

據《每日電訊報》此前披露,悉尼一些學校的家長將。

300澳元現金和465澳元的Visa禮品卡等,當做禮品送給老師。

其實新州早就有了不能給老師送禮的規定,別看只是一張簡單的禮品卡,就有可能被認為在賄賂公職人員!

但今年因為疫情這個特殊情況,不少家長還是堅持想送點禮物給老師,來感謝老師一年來對孩子的辛苦付出。

只能說家長們的心是好的,但這種做法在澳洲堅決不可取!

Seaforth Public School校長Trudy Bates告訴家長,新規定意味著,禮券和現金被禁止送給老師,而禮物的價值上限,被嚴格限製為不超過50澳元。

雖然送禮物是為了表達謝意,但家長們更需要的是換位思考。

看似一份普通的謝禮,很可能會讓老師陷入,違反教育廳行為準則的尷尬境地!

而且Central Coast P and C主席Sharryn Brownlee表示,家長們只是想向敬業的老師們表示感謝。

而現在這可以被理解為賄賂,這對絕大多數辛勤工作的老師來說,是很有冒犯性的。

「如果說給老師的禮物,應該被單列出來,那是愚蠢的。」

「他們的依據是如果老師收禮了,那麼家長就可以獲得對老師的影響力。

這說明他們認為老師可以被家長收買或影響,也就是說老師是可以拿來賣的。」

也就是說,這種謝禮,並不再是對老師辛苦付出的回饋,反而會嚴重侮辱一個老師的尊嚴!

當然,教育廳的這項新規,也不代表著老師就一定不可以。

接受50澳元以上的禮物,只不過想接受的話就必須先登記申報。

教育廳發言人表示,如果在被登記申報,那麼教師仍然可以接受價值50澳元的禮物,如果認為不合適則可以拒絕。

50澳元的是一個申報門檻,這個金額以下的則不需要申報。

Beverly Hills Public School校長Danny Squires也警告家長,如果真的想給老師送禮,請確保贈送的禮品金額不超過50澳元,同時還Danny提醒家長,其實送禮並不是強制性的,真的沒必要在禮物上面費太多心思。

辣媽這裏也給各位家長提個建議,如果真的想給老師送禮的話,最好是送些巧克力、護手霜、香皂之類的小禮品。近幾年送購物卡也比較流行,但一定要注意購物卡的金額。

無論是禮物還是購物卡,一般來說25澳元就可以了,50澳元的禮物在老師眼裡,真的就是非常貴重的禮物了。

其實對於給老師送禮這事,老師看的並不是東西好壞,而是家長對老師的謝意,和對老師工作的認可。

送一點小禮物,在情真意切地在禮物卡里,寫下一些感謝老師的話,這樣的「送禮」方式反而會更加打動老師。

盲目送貴重禮物,不僅沒有向老師表達謝意,反而還會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新州教育廳的行為準則政策規定:教師決不能主動向家長,索要現金、禮物或其它好處。

教師決不能接受家長的任何現金,也不可以接受超過50澳元價值的禮物。

不然可能構成受賄,這是一種犯罪行為。

辣媽結語

媽媽們這種關心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記住,這裡是澳洲,原來國內的一些方式在這裡是不適用的。

可能有些在澳工作學習的華人們覺得,國內的一些歪風邪氣,只要沒有太過分,就不會受到什麼嚴厲的懲罰。

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規則,在定好的規矩面前,「文化差異」並不是自己犯錯的借口。

絕對不能打著「不知者無過」的旗號,抱著僥倖心理,在危險的邊緣試探。

否則,就算沒有真的受到法律懲罰,鬧出誤會,貽笑大方,丟的也是自己同胞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