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澳大利亚联合时报
尽管澳中贸易局势紧张,而且中国通过关税有效地将一些澳洲企业拒之门外,但澳洲食品出口商仍将中国视为一个增长市场。
但这些食品公司也担心遭到中国的贸易报复,同时也在加紧努力寻找其他市场,包括日本、英国和美国。
林先生《澳洲人报》与Visy合作举办的全球食品论坛(Global Food Forum)上说,在中国,澳洲仍然被视为“清洁和绿色”产品的来源。
“关税发生了变化,一些法规也发生了变化……但基本供应和需求仍然存在。”
林先生说,Bubs是一家婴儿奶粉生产商,疫情阻止了以澳洲为基地的中国购物者,当中许多是中国游客和留学生,他们购买产品是为了寄回家给朋友和家人,Bubs花了12个月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其进入中国的分销渠道。
他说,在重新组织分销渠道,将更多产品直接运往中国后,中国对Bubs产品的需求仍然很大。
他说,Tattarang公司通过其Harvey Beef部门向中国出口牛肉,但由于中国当局去年对澳洲肉类加工厂采取的行动而受到打击。
但他说,中国仍然是该公司牛肉的一个重要市场。
他说,Tattarang公司还在研究能否从西澳的Albany向中国出口Akoya珍珠贝,这是该公司去年收购的一项业务。“我们期待着将Akoya介绍给全亚洲的消费者。”他说。
Maggie Beer Holdings的首席执行官米拉德(Chantale Millard)说,她的公司正在寻求向中国出售一些有机产品。
“我们在去年6月获得了中国的有机认证,就在一切开始变得有点紧张的时候,”她说,“但我们在(在市场上)还有一些机会。
“我们已经听说了关税和葡萄酒行业的情况,”他说,“这确实给烈酒市场留下了一个机会,因为我们不受影响。”
“我们在过去的12个月里,用我们的社交媒体和所有这些东西建立了一个商业计划和模式,以进入中国市场。”
Barossa Valley葡萄酒公司Chateau Tanunda的首席执行官戈贝尔(Michelle Geber)说,她的公司在去年11月与其他澳洲葡萄酒制造商一起受到惩罚性关税的打击之前,已经向中国出口了高达20%的产量。
中国商务部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葡萄酒关税将在未来五年内保持不变。
在中国拥有3000多名员工并在亚洲10个国家开展业务的Compass Group的区域总经理范戴克(Mark Van Dyck)说,在新冠大流行发生后,中国对优质食品的需求大增。
他说,在开发澳洲品牌方面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便向亚洲销售澳洲食品。
Bubs的林先生说,中国市场的基本面仍然具有吸引力,他指出,中国每年有1200万婴儿出生,而澳洲只有25万。本周中国公布的三胎政策可能带来进一步增长。
林先生说,Bubs也有潜力扩大向中国销售的产品。“如果我们能为家庭中最珍贵的成员(婴儿)提供营养,这个品牌还可以有很多延伸,提供家庭营养,并进入维生素领域。”
但他说,Bubs也有潜力扩展到其他市场,包括美国,那里越来越重视食品来源的认证。
*以上内容转载自澳大利亚联合时报,指点山河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